《肖申克的救赎》:解决问题在于问题本身,而不在于如何解决问题
《肖申克的救赎》:解决问题在于问题本身,而不在于如何解决问题
首先,这部电影让我知道了,解决问题在于问题本身,而不是在于如何解决问题。也就是说,解决方法在于发生问题的本身,问题本身就是解决方法。人就是问题本身的解决方法,世界本身是死的,人让世界运动起来,同时世界与人的连接中,让世界活得起来,因此解决问题在于人本身。在现实情况下,除了人与物的问题还有人与人的问题,但是可以通过改变物,从而让人的改变,所以改变思维不是最重要的在于行动。

其次,安迪入狱的第一个月总是独自徘徊,那时的他应该还没有想过要越狱,他只是在慢慢熟悉接受这个环境。做石雕,看书,帮助狱警们报税,建立图书馆等等,他找到了这个环境中的生活之道。注意是生活不是生存,生活中精神与物质相互碰撞。安于境遇时,安迪认为自己是蒙受了不白之冤,是倒霉的结果。决定走时,才是安迪认为自己罪有应得之时。

再者,与安迪相比,瑞德在狱中待了40年,那可真是大半辈子了,足够磨平心中的棱角,足够一个人和社会完全脱节。我看着他从头发乌黑到两鬓斑斑,从积极争取假释到放弃挣扎,从充满希望到接受绝望,一个人在那么长时光的磋磨下哪能不动摇呢?所幸他没有失去生活的信心,他没有被绝望吞没。看到他假释后被安排到阿布曾经住过的房间,做着和阿布一样的工作,我好怕他被绝望打倒,步入阿布的后尘。还好没有,他比阿布更坚强,还有朋友需要他,多好。

在经历多年的苦难之后,他终于能放下心中日复一日的忏悔与绝望,和老友一起过上新生活。另外,电影中同样触动很深的是老布这个角色,近乎半生的时间都在监狱之中,黑暗是如何腐蚀人性的,也许就是如此,首先是从精神上压迫你“四十年的时间里我都需要得到许可才能去小便,否则我就无法尿出一滴。”“在这监狱之中,我可以弄到许多东西,但一旦走出了这里,你只需要翻开电话黄页本”。

长久的环境教育会完全改变一个人,从一个新角度告诉我们监狱的迫害,我们可以同情他们吗,他们又是犯下了什么罪名以至于进来了这里呢。另外,安迪教给我们的第件事情是耐心。我们很难想象一个人能够有足够的耐心花费20年的时间去挖一条暗道。但是如果我们回看前面的情节,会发现安迪挖暗道早已做好了铺垫。当他通过狱友买到那把小锤子时,狱友曾经开玩笑问他是不是想越狱,当看到那把小锤子时,又自嘲到,用这个东西挖洞,恐怕要挖600年。

随后安迪坚持每周写信给州议会的情节也暗示了安迪是一个极有耐心的人。最后,本片反映的主题很多,安迪苦心经营,只为最后出狱并且有一条后路是为隐忍;得知真相不顾一切请求重判,为命运奋力一搏是为纯正:明辨善恶,学会逢源,顾全大局,绝地反击是为明智;与弗里曼互帮互助,和狱友相互帮扶是为友善;最后功成身退,与朋友共同经营海边旅馆是为归真。

同样,在弗里曼,典狱长还有许多人物身上,我们都可以发掘出闪光点、阴暗面。真诚友善,勾心斗角,左右逢源。人性,现实,贪污,腐败,变态,正直,诚实,希望,坚守充斥在一所小小的肖申克监狱中,可是依然有人心有所向,心向阳光,救赎自我,救赎他人。何为救赎,怎样救赎,谁被救赎,再次回味电影名称《肖申克的救赎》,仿佛有更多的东西值得我们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