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Tyler心情日记06-《论死亡》

2022-04-16 12:46 作者:Tyler-泰勒  | 我要投稿

正视死亡,便是对生命最大的敬意。

近日,从新闻得知法国著名影星阿兰德龙决定实施“安乐死”,在感叹这位曾经在银幕上风姿卓绝的大侠“佐罗”即将离我们渐行渐远的同时,也不得不感叹其在面对死亡时所展现的坦然大度与对生命所表现出的尊重敬意。

仔细想想,自古以来对于中国人来说有关死亡的话题似乎都是一种“禁忌”,能避则避,能模糊则模糊。在面对亲人朋友的离世时,我们通常用“走了””去了“”离开了“代替“死了”。死这个字眼,似乎太过扎眼。可自古我们却很注重葬礼文化,从厚葬,头七,守灵,到披麻戴孝等等。但这些统统都是人死后对其进行的“补偿”仪式。可在如何面对死前这一段难熬的时光,以及如何帮助别人面对,都是在我们中国文化与哲学里所缺乏的。

儒家,深耕于道德,避开生死,“未知生,焉知死”,它叫我们着眼当下,摒弃对不可知领域的兴趣道家形式上淡然面对死亡,但背后其实是隐忍悲痛。庄子丧妻,鼓盆而歌。深受道家熏陶的魏晋名士居丧食肉,临吊抚琴。看似洒脱,其实是一种优雅的逃避。相比之下佛家最乐于讨论死亡,但都是教人不以死为悲,生死轮回,今生结束还有来世,从哲学上模糊生与死之间的界限。

儒,释,道三家统统没有教我们当死亡来临时,在生命的末期该如何去面对。

其实,死亡也仅仅是生命组成当中的一部分而已。我们尊重死亡,便是对生命的尊重;我们认可死亡的存在,便是认可生命的存在;我们面对死亡的态度,也就是我们面对生命的态度。死的意义,和生的意义一样精彩。当死亡来临时,我们从容的接受,坦然的面对,不仅是一个人勇气的体现,更是一个人对自己生命的肯定与尊重。阿兰德龙主动选择“安乐死”,不正是接受死亡,尊重生命,并想让自己的生命在最后体面的离去吗?正视死亡,敬畏死亡,否则即便活到百岁,在面对死亡时战战兢兢,患得患失,也不能叫做灿烂的生命。


Tyler心情日记06-《论死亡》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