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则天正传》读书笔记
第13页,初唐皇帝的后妃名额:
一后,四妃(贵淑德贤),九昭仪、九婕妤、四美人、五才人;
第85页,这本书关于高宗与武后权力滑移的判断:
在武后初为皇后的十年,高宗是日日临朝,武后临朝只是偶然;
在中间十年,从上官仪之死,到咸亨四年,高宗与武后是照例同时临朝,号称“二圣”;
在后十年,武后是日日临朝,高宗临朝成为偶然,这是“天后“”时期。
第99页,这本书对于明崇俨之死的判断:
在高宗调露元年(679年)的冬天,明崇俨在待返长安洛阳的途中,为人所害。凶手始终没能擒获,也没有先父串谋的证据。如果说先父曾与此事有关,我也不敢说断无其事。总之,宫廷之中,最好是灭绝这种江湖术士毒恶有害的影响。
第111页,对于《黄台瓜词》的解读:
种瓜黄台下,瓜熟子离离.
一摘使瓜好,再摘使瓜稀.
三摘犹为可,四摘抱蔓归.
这是在暗讽武则天为了权力杀害/囚禁自己四个儿子。(李弘、李贤、李显、李旦)
第132页,书中对三位酷吏的评价:
索元礼:罪恶昭彰的第一个告密者;
周兴:处决唐室王公的第一名刽子手;
来俊臣:野心最大,最为人所痛恨。亦最为人所恐惧。武后灭唐之后,他还谋杀
多人,作恶多年。朝中文武百官之生死大权,都操在来俊臣一人之手。
第150页,书中对李贞起兵原因的推测:
若说武后与她侄儿武氏兄弟故意散播谣言,说将在京都将诸王一网打尽,用以激起诸王仓卒举事,然后像狱吏故意纵放囚犯逃走而自背后射杀之那样,并非无理,而且极为有理。诸王将凭借什么自卫呢?还是慎重从事,在武后挑拨刺激之下,隐忍不发呢?还是奉召入都,齐集一处,像成群的猪羊遭受屠宰呢?还是含羞忍辱,受刽子手周兴的酷刑呢?像个男子大丈夫挺身而起不比在监狱中憔悴而死好得多吗?
第233页:这本书的精华所在:武后谋杀表



虽然说这些谋杀事件在三大部头——两唐书+资治通鉴中都有记载。但林语堂先生把他们整理出来对我们的统计工作仍大有益处,节省了很多精力。这个我将来整理以后会收录在我的数据库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