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小辞典》6.68 阶级结构
【本文转载自吉林人民出版社1983年 仅供学习参考】
68、阶级结构
指阶级社会的阶级区分和这些阶级的相互关系。它由社会生产方式所决定,并随着生产方式的变化而变化。在剥削阶级占统治地位的阶级社会中,都有和当时的生产资料私有制形式相适应的两个基本的对立阶级 剥削阶级和被剥削阶级。在这些社会里,由于存在着旧生产方式的残余和新生产方式的萌芽,除基本的阶级外,还有一些非基本的阶级和阶层。如在奴隶社会,除奴隶主阶级和奴隶阶级外,还有小自由农、手工业者和商人;在封建社会,除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外,还有手工业者和新产生的资产阶级和第一批无产者;在资本主义社会,除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外,还有地主、农民和其它小资产阶级。
在中国,经过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消灭了剥削制度,对剥削阶级分子进行了长期的社会主义改造,阶级结构发生了根本的变化。目前,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和其它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是我们国家的主人。而作为阶级的地主阶级、富农阶级、资产阶级已经不再存在,他们当中有劳动能力的绝大多数人已经改造成为自食其力的劳动者。当然,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还有反革命分子和敌特分子,还有各种严重破坏社会秩序的犯罪分子和蜕化变质分子,还有贪污盗窃、投机倒把的新剥削分子,还有极少数没有改造好的地主富农分子和其它旧剥削阶级的某些残余,对他们必须实行无产阶级专政,但是,他们已不再可能形成一个完整的阶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