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志书评之贾诩传》
前言:
贾诩其人,谓之三国最奇,出身并不算好,武威姑臧人,类似于山区,比不上农村,更不说城市,而最后却与荀彧攸并传。后世多有不解,为三国志做注解的裴松之也表达了疑问,我想说的是,如果贾诩的身份好些就可以少些争论,然而正是因为他出生于微寒,他的洞悉人心才铸就了他这传奇的一生。他的传记是我读过最爽最容易懂的,没有之一,即便是文言文,我也能看见一个做人到了极致是什么境界。
(一)
年少时候大家都不欣赏他,只有汉阳阎忠称赞他有良平之奇,忠为何人,简单来说是造反头子,他曾经鼓动大破黄巾军的皇莆嵩造反,不从,忠于是跑啦!
(二)
在做郎官因病辞官归乡途中,类似于今天的公务员,遇到了类似土匪的氐族人,同行的十多人都被杀了,只有他诈称,我段公的外孙,你不用埋我,我家人会高价赎我的。语言的艺术是多么重要,如果你说出类似于我爸是李刚这种语气中带有凌人的气势,跺跺脚,真有可能把你埋了,至于脸上的微表情,贾诩肯定是细致入微,假的都是真的。说谎不可怕,可怕的是临机扯谎还能不动声色,自然如常。
(三)
他的一句话让李郭二人带兵杀回洛阳。他俩都敬他也怕他,多次以官爵相赠,十动然拒。他的语言艺术是真的出神入化,润物无声。如果接受了就代表加入了他们,也是认为他们不会长远,还在李郭二人下救助了许多大臣,这也是后来不被清算的原因。后面是段张,不想再多说了,简直就是主角光环,然而又十分真实。
(四)
贾诩最后在魏国仕官也是十分低调,只是偶尔出谋划策,不与高门联姻。讲真的,越打字越觉得浪费笔墨,这人是真的夸张。最后世说新语作结尾。
(五)
诩年七十七,薨,谥曰肃侯。子穆嗣,历任郡守,穆薨,子模嗣。
世语曰:模,晋惠帝时为散骑常侍,护军将军,模子胤,胤弟long,从第,皆大官。
不仅自己显赫,后世也能如此,真三国第一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