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藏在衣服吊牌中的化学秘密!
今天科普一下衣服吊牌中的化学秘密!
安全技术类别说明
分类依据之一:甲醛含量(≤mg/kg)
A类≤20mg/kg;B类:≤75mg/kg;C类:≤300mg/kg
A类是婴幼儿纺织产品,其甲醛含量最低;B类是直接接触皮肤的纺织产品,如内衣、睡衣、秋裤等;C类是非直接接触皮肤的产品,如夹克、大衣、外套等。
(甲醛分子,又称蚁醛)
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公布的致癌物清单初步整理参考,甲醛在一类致癌物清单中。
服装的污染物质从哪儿来?
A:服装的污染源主要有两个:一是服装原料,例如棉等,在种植过程中,农民为控制病虫害使用杀虫剂、化肥、除草剂等,这些有毒有害物质残留在原材料上,易引起皮肤过敏、呼吸道疾病或中毒等其他反应;二是在加工制造过程中,厂家使用氧化剂、催化剂、阻燃剂、增白荧光剂等多种化学物质残留在纺织品上,使服装再度受污染;此外,成衣的后期整形步骤还会用到含有甲醛的化学物质,也会对服装造成污染。
那么衣服中为什么需要添加甲醛?
因为甲醛成本低,而且无色、易溶于水,被广泛使用在衣服制造的过程中,可以起到增加色牢度(如在直接染料与活性染料染色过程中通常使用含有甲醛的阳离子树脂进行后处理)、防皱(含有甲醛的活性树脂作为交联剂)、增加面料挺括性等作用,在涂料印花工艺中,往往也会使用到含有甲醛的物质。
满满的甲醛既视感啊!
棉:就是通常讲的纤维素。
纤维棉不是传统意义上说的“棉花”的棉,虽然叫纤维棉,只是外观上看起来跟棉花一样,实际上它是一种特殊的超细的涤纶化纤材料。市面上所谓的四孔棉、七孔棉、九孔棉、十孔棉就是这种纤维棉,只是称谓不一样而已。
涤纶是合成纤维中的一个重要品种,是我国聚酯纤维的商品名称。是以对苯二甲酸(PTA)或对苯二甲酸二甲酯(DMT)和乙二醇(MEG)为原料经酯化或酯交换和缩聚反应而制得的成纤高聚物——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经纺丝和后处理制成的纤维。抗起球、抗静电。
锦纶是美国杰出的科学家卡罗瑟斯(Carothers)及其领导下的一个科研小组研制出来的,是世界上出现的第一种合成纤维,尼龙是聚酰胺纤维(锦纶)的一种说法。
常用的锦纶纤维可分为两大类。
一类是由二胺和二酸缩聚而得的聚己二酸己二胺,其长链分子的化学结构式为:H—[HN(CH2)XNHCO(CH2)YCO]—OH
例如锦纶66,说明它是由己二胺和己二酸缩聚制得;锦纶610,说明它是由己二胺和癸二酸制得。
另一类是由己内酰胺缩聚或开环聚合得到的,其长链分子的化学结构式为:H—[NH(CH2)XCO]—OH
根据其单元结构所含碳原子数目,可得到不同品种的命名。例如锦纶6,说明它是由含6个碳原子的己内酰胺开环聚合而得。
锦纶6、锦纶66及其他脂肪族锦纶都由带有酰胺键(—NHCO—)的线型大分子组成。锦纶分子中有—CO—、—NH—基团,可以在分子间或分子内形成氢键结合,也可以与其他分子相结合,所以锦纶吸湿能力较好,并且能够形成较好的结晶结构。
锦纶分子中的—CH2—(亚甲基)之间因只能产生较弱的范德华力,所以—CH2—链段部分的分子链卷曲度较大。各种锦纶因今—CH2—的个数不同,使分子间氢键的结合形式不完全相同,同时分子卷曲的概率也不一样。另外,有些锦纶分子还有方向性。分子的方向性不同,纤维的结构性质也不完全相同。
氨纶是聚氨基甲酸酯纤维的简称,是一种弹性纤维。其分子结构为一个像链状的、柔软及可伸长性的聚氨基甲酸酯,它具有高度弹性,通过与硬链段连接在一起而增强其特性。
腈纶一般是指聚丙烯腈或丙烯腈含量大于85%(质量百分比)的丙烯腈共聚物制成的合成纤维。
聚丙烯腈纤维的性能极似羊毛,弹性较好,伸长20%时回弹率仍可保持蓬松卷曲而柔软,保暖性比羊毛高15%,有合成羊毛之称。具有柔软、膨松、易染、色泽鲜艳、耐光、抗菌、不怕虫蛀等优点。
吊牌不用轻易扔掉!
1 、清理灶台缝隙
2 、收纳耳机
3、 清理键盘
清洁电脑键盘很简单,在吊牌一边粘上双面胶,注意要留一截出来,然后翻过来将留的这一截贴在另一边。双面胶把吊牌的一边给包住了,撕掉双面胶把吊牌卡进键盘缝隙里,轻松来回刷一刷,灰尘污垢就都跑到双面胶上啦!
4 、当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