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2019法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法治思维

2019-08-10 15:47 作者:蔚蓝的⑤  | 我要投稿


法治思维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中的法治思维

  • 现代国家的三种权力

    • 有职必有权、有权必有责、违法必追责

      • 立法权(决策)

        • 科学

        • 民主

        • 法治

      • 行政权(执行)

        • 法定职责必须为

        • 法无授权不可为

        • 政务信息要公开

      • 司法权(判断)

        • 审检独立

          • ≠          司法独立(资本主义)

        • 审判中心

        • 司法公开

  • 我国的国家结构形式和行政区划

    • 结构形式

      • 我国是单一制国家

        • 地方权力来自于中央

        • 中央领导地方

    • 行政区划

      • 横向划分

        • 普通行政区划

        • 民族自治地方区划

        • 特别行政区划

      • 纵向划分

        • 四级行政区划(省市县乡)

          • 省、自治区

          • (设区的)市、自治州

          • 县、自治县、市辖区、县级市

          • 乡、镇

        • 三级行政区划(省县乡)

          • 直辖市

          • 县、自治县、市辖区

          • 乡、镇

  • 我国的国家机构

    • 最核心的国家机关是人大,其他机关都是由人大产生,对人大负责,受人大监督

    • 中央国家机关

      •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 开会存在,闭会解散

      •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 常设机构

      • 国家主席

        • 正主席

        • 副主席

      • 国务院

        • 最高行政机关

      • 中央军事委员会

      • 国家监察委员会

      • 最高人民法院

      • 最高人民检察院

    • 地方国家机关

        • 省、自治区、直辖市人大及其常委会

        • 省、自治区、直辖市政府

        • 高级人民法院

        • 省级检察院

        • 监察委员会

        • 市、自治州人大及其常委会

        • 市、自治州政府

        • 中级人民法院

        • 市级人民检察院

        • 监察委员会

        • 县、县级市、市辖区人大及其常委会

        • 县、县级市、市辖区政府

        • 基层人民法院

        • 检察院

        • 监察委员会

        • 乡人大

          • 无常委会

        • 乡政府

          • 无工作部门

          • 仅2人

    • 注意

      • 人大、法院上下级是监督关系

        • 监督关系,只撤不改

      • 检察院、监察委员会、政府上下是领导关系

        • 领导关系,既撤又改

      • 城市的基层政权是县级市和市辖区

      • 农村的基层政权是乡镇

      • 检察院、法院、监察委设到县级

  • 不能违法是底线的核心思维

    • 依法治国的核心

      • 以法律约束国家权力

      • 目的是保障公民的权利

    • 如何约束国家权力

      • 更加精确、具体的法律制度

        • 科学立法

          • 主体

          • 权限

          • 内容

          • 程序

          • 责任

      • 权力要精确细分(=        更多的监督和制约)

        • 横向

          • 立法权、行政权、司法权要分工

        • 纵向

          • 中央和地方的权力要分工

    • 需要更多的法律制度

      • 法律制度的基本取向

        • 控制国家权力

        • 保证公民权利

      • 5+2的法律制度

        • 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         → 五位一体

        • 人权、国安

      • 需要更多的立法者贯彻科学、民主、法治的立法三原则进行立法

        • 建立立法专家顾问制度

      • 有更多的法律,则需要

        • 更多的普法

          • 谁执法,谁普法

        • 更多的学习法律

          • 全民学法,领导干部是关键少数

            • 建立政府法律顾问制度

              • 以政府法制机构人员为主体,聘请律师和专家

            • 领导干部:有法治思维的优先提拔

              • 目的:让所有单位依法行政

            • 人民群众:聘请律师

              • 请不起律师,则纳入法律援助范围

            • 青少年:中小学开设法治课程

            • 加强诚信建设

              • 健全公民和组织守法信用记录,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 更多的法律会产生更多的纠纷

      • 需要更多的司法人员

        • 省级统一招录法官检察官

          • 一律在基层任职,建立逐级遴选制度

      • 需要更多的法律专业人士

        • 律师

          • 公职律师

          • 公司律师

          • 社会律师

        • 公证员

        • 人民调解员

        • 基层法律工作者

        • 法律志愿者

      • 更多的纠纷解决机制

        • 调解、仲裁、行政裁决、行政复议、诉讼有机衔接

          • 调解: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三位一体

      • 让人民群众合理合法的诉求,通过合理合法的途径及时得到合理合法的结果

        • 不能无理取闹,也不能有理取闹

  • “分”的基本思维

    • 党政分工

      • 党领导一切,但党要依法领导,带头守法

        • 党绝对不能干涉国家机关的具体事务

      • 法与政策的关系

        • 政策和法律具有相同的经济基础和社会目标

        • 政策和法律要相衔接

        • 政策要转化为法律

        • 法律的实施以政策为指导

        • 政策不能代替法律

        • 政策约束党员,违背政策承担纪律责任

        • 法律是所有人的底线,违反法律承担法律责任

      • 依据党内法规管党治党

        • 党内法规是由省部级以上党委制定

        • 到建党100周年(1921-2021年)形成党内法规制度体系

      • 党的领导如何实现

        • 政法委要把握政治方向,政法机关党组织要建立健全重大事项向党委报告制度

    • 政企分开

      • 实行(1993年)并发展(1999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 国家机关绝对不能经营企业

        • 国有企业:国家具有所有权         ≠ 国营企业

      • 加强企业社会责任立法,防止企业作恶

    • 政社分开

      • 让社会组织自我管理,加强社会组织立法

    • 国家机关内部的分工

      • 人大体系在同级国家机关中居于核心地位

      • 立法

        • 有立法权的人大主导立法全过程:提案、审议、表决与通过、公布

          • 如何主导

            • 以人大为主,组织有关部门参与起草重要法律草案

          • 需要更多的立法人员

            • 建立健全立法专家顾问制度

          • 立什么法

            • 腐败零容忍

            • 环境污染零容忍

          • 完善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宪法监督制度,健全宪法解释程序

            • 加强宪法实施和监督,推进合宪性审查工作

              • 我国没有违宪性审查

          • 立法和改革决策相衔接

      • 行政

        • 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

        • 推进各级政府事权规范化、法律化

          • 中央政府宏观管理

          • 省级政府统筹推进

          • 市县政府执行职责

        • 我国在国家机构的安排上必须精简和效率

          • 减少层次,整合队伍,综合执法,一支行政执法队伍包打天下

        • 需要更专业的执法队伍,持证上岗

          • 临时工没有执法权

        • 更多的监督

          • 审计监督:未来,省以下审计机关人财物统一管理

            • 目的:防止地方政府的干涉

      • 司法

        • 司法权的关键:独立行使职权,不受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

          • 独立行使审判权与检察权          ≠ 司法独立

            • 领导干预司法记录、通报制度

            • 行政机关出庭应诉、尊重生效裁判

            • 完善拒不执行生效裁判、藐视法庭权威等违法犯罪的法律规定

            • 建立健全司法人员履行法定职责保护机制

          • 最高法设立巡回法庭

            • 审级与最高院相同

            • 审理跨行政区域重大行政和民商事案件

          • 审执分离

          • 诉访分离,逐步终结涉诉信访

            • 信访是个好制度,纳入法治化轨道

          • 办案责任制

            • 终身负责

            • 故意和重大过失责任必须追责

            • 一般过失责任不追责

          • 人民群众参与司法

            • 法院引进人民陪审员制度

              • 扩大参审范围

              • 完善随机抽选方式

              • 逐步实现人民陪审员不再审理法律适用问题,只参与审理事实认定问题

            • 检察院引进人民监督员制度

          • 加强监督

            • 完善监察机关行使监督权的法律制度

          • 司法公开(四大机关:最高法、最高检、公安部、司法部)

            • 审判公开

            • 检务公开

            • 警务公开

            • 狱务公开

          • 舆论监督

  • 做法治理论客观选择题的关键思路

    • 82宪法是个好宪法,82宪法中的各项制度,第一,要坚持,第二,要完善

    • 建立更多的法律制度,完善更多的法律程序

    • 对每一个国家权力精确细分立法,建立制度

    • 对国家机关建立更多的监督与制约制度

    • 约束国家权力,保障公民权利的措施

    • 控制和约束国家权力,保障公民权利,规范国家机关和公民的行为

    • 需要更多的立法专业人士、司法专业人士,行政执法人士精简与效率

    • 领导干部是关键少数

    • 国家正在实施的各项政策和制度都是正确的,除非国家明确该政策和制度需要废止

ヾ(◍°∇°◍)ノ゙Fighting~


2019法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法治思维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