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好......

看完《马戏之王》又有关于愧疚这一话题的产物
建议看完影片再阅读~
我们又一起坐在岸边。
风静静地吹过,你的蓝围巾如清晨的雾霭,飘飘忽忽。
我看着已经白发的你,看到你眼中也苍老的我,
“突然这么深情啊!”夏洛蒂看着我有些痴情的样子道。
“嘿嘿……”我笑了笑,
“好啦都是老太太老爷爷了,还想浪漫一下,”夏洛蒂轻笑,又转头看向远方。
“还记得我们初遇吗?”

曾经在岸边的时光又重浮现我脑海……
那是我们的初遇,我带着在岸边吹着风低落的你,逛遍我发现的秘密基地。
我是穷人家的孩子,一个被你的父亲看不起的裁缝的儿子。
在父亲死后,我偷过店铺的面包,我还记得一位穷苦的老太太给我的苹果。
现在看过书,有点想感叹自己的幸运,要是在《悲惨世界》中……
那时你寄来的书信,是我活下去的动力。
但现在的我,说不定还在很多人的脑子里挥之不去。
嗯,大概是差不多世界闻名的马戏团团长呢。
最初撑起这个马戏团,初衷不过是赚到钱,改善我们的生活罢了。我舍不得看到跟着我爱着我的妻子就和我一起过贫苦、家徒四壁的生活。
那位报社的记者面孔我还清晰地记得,他恐怕也是个老头了。
我知道他那句赞扬我的话没好意思直接说出口,而是拐弯抹角地说别人或许会称我为那些人博得平等、给他们尊重。
但最初我也没想得那么高大上,我想通过那些奇异的人吸引人们的目光。
嗯,那些奇异的人,那些因为长相、外貌、地位被社会排斥的人。
这么说起来,我选择接受他们,还真如那记者的话那么高大上呢。
初衷是改善我们的生活。
不过一些事情,不是自己所能控制的了的。
金钱于我,意义不大,穷的日子过了那么久,钱实在是身外之物。
但是名声与地位,
这本来我也并不是多么在乎的东西,终于潜移默化中影响了我的一言一行。
我后悔当时那么做,但如过我回到那一刻,即使已经知道我会那么做,我可能还是会做出一样的选择。
你一定知道《圣经》里彼得三次不认主的故事。
或许这里这样类比并不恰当,但我想说,这真的不是我想改变就能改变的。
比如在会场羞辱了夏洛蒂的父母。
比如在皇家会场没有让我的那群奇异朋友们进入。
比如,我终于为了上层社会需要的名声,选择了珍妮去全国巡演。
和珍妮最后的事,是我最愧疚的事。
虽说责任并不一定全在我。
我只是纯粹的喜欢珍妮歌声的力量,她歌声的魅力远超她本身让我感受到的魅力。
现在想起那歌声,仍是会向往。
但她误解我的感情了。我没有对她动过什么感情。我的心全在夏洛蒂那儿。
她对于社会舆论的利用,可真比我强。我天真地以为她会完成巡演的。
但我没想到她以那样的做法结束。
看到报纸上那些绯闻消息,我呆了。
可一想,这也确实是由我自己造成的。
我匆忙赶到家中,妻子正要走。
现在想来,那一刻我还没醒悟过来,我还在强词夺理,那是为了我的事业。
我的事业,已经不知何时充满了钱的铜臭味,为了一个所谓的地位,孤注一掷放手一搏,把所有的筹码压在珍妮身上。
她退出巡演,也就意味这我濒临破产。
没有银行再愿意借钱给我。
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沉闷低落地一个人在酒馆喝酒,完全不知道怎么办才好。
我看到门口我的伙伴们来了。
我没脸见他们,选择珍妮的时候,我差不多就是抛弃了他们。
他们还愿意接受我吗?
愿意,这就是他们的答复。
亡羊补牢,为时不晚。
我环顾着那些我获得过的荣誉,看着珍妮为我赢得的名声。
这不是我想要的。
“我想要一双芭蕾舞鞋。”
“……虚假……”
小女儿的两句话冒了出来。
那是推动我最终去做马戏团、去和珍妮全国巡演的两个契机。
所以不要忘了啊,本意都是为了我深爱的人,我的家庭出发。
不是为了地位。
我最愧疚的事,是在创业路上偏了本心。
还好还好,我选择了回来。
亲情、陪伴、不用在乎他人对你出身的看法,想必在我不在的日子,小女儿也想明白这个道理了。
她成为了整个舞台的中心。
我回来了,又是岸边,这个我们故事开始、继续的地方。
我向你倾诉我的内心,倾诉我的后悔与愧疚,说着我再也不会重蹈覆辙的誓言。

我确实做到了。
斜阳昏黄的光温柔的铺下来,我终与你长相厮守。
风轻轻吹动你雪白的发丝,拂过你带上了皱纹的脸,飘荡起你浅蓝色的围巾。
虽然会愧疚于曾经,但选择了改正,那么仍旧为时不晚。
我也转头看向远方,看飞起成双成对的水鸟。
(写完搜了一下百度,发现对这部影片的评论并不高?我是在学校看的,我们音乐课看了3、4节课看完的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