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qwerty鍵盤布局沒有想象中的差

2021-07-17 00:09 作者:有電  | 我要投稿

qwerty鍵盤布局沒有想象中的差


我查看過各種資料,用過各種鍵盤布局打過很多字,中文英文的,也自己設計過鍵盤布局打字,這個結論都是經過實踐和思攷得出的。


引用:

普遍认为 QWERT 的排序方式非常没效率。【並不是這樣的】

qwerty布局

优点

1、普及率和兼容性接近100%

2、有史以来的各种软件的快捷键都默认为此布局设计

3、最常用的快捷键(^a, ^s, ^c, ^v, ^x, ^z, ^w)都可用左手完成

缺点

1、高频键大多不在中排,都需要移动手指才能按到,导致需要大量的手指移动【別認爲不移動手指就是好】

2、高频键左右分布不均衡,左手负担比右手重【在打字中,標點符號也占一定比例,所以左手和右手都算均衡了】

3、经常出现单手连续击键(尤其是左手)的情况,容易疲劳也容易出错【可以調,但真正去調時,你會發現常用字詞數量大,要全部都避開單手連擊是不太可能。因爲我調過】

4、常用标点符号;/’都要用小指输入,容易疲劳也容易出错【可以分配給其他手指,但其他手指負擔也會加大】



为了让打字员使用起来更困难,还故意将常用的字母分散开,让人不得不用孱弱的尾指、无名指来操作。


打字员一天使用8小时的QWERTY键盘,手指的移动距离长达25.7公里,比半个马拉松还长。


大多数人都惯用右手,但使用 QWERTY 键盘时,左手却负担了 57% 的工作。两根小指及左无名指是最没力气的指头,却频频要使用它们。排在中列的字母,其使用率仅占整个打字工作的 30% 左右(指英文输入)。为了打一个字,时常要上上下下移动指头。

【這些人覺得不移動手指打字爲佳,但手指在打字不這樣覺得】


我初看那些說法,也是覺得的確如此,有道理,可是當我深入去瞭解就會發現,有些東西只是看上去有道理而已。

他們忽略了一個重要的指標來衡量鍵盤布局的優劣,這就是打字是一個連續擊打的過程,在增加速度下,調用這鍵盤布局是否能順暢、不易錯?!


1 原地踏步式和跳躍式比較

原地踏步式

容易產生粘手感覺,太相似的手型,易錯,想加速打字,因易錯的干擾,速度提不上來。

把常用字詞放在中間鍵盤位,容易出現兩個食指打字,缺少四指跳動打字。


跳躍式

有各種不同的手型變化,因爲各個不同所以不易錯。

高頻字、常用字詞的首位擊鍵位,應該放置在ERUIOVNM鍵位上,以滿足跳躍式打字的要求。

而次常用字詞就應該設計在與ERUIOVNM鍵位配合連打的順手舒適的鍵位上。


在qwerty鍵盤上,上鍵区W、E、I、O及下鍵区V、M是最適合放置常用字詞的首字母,即是第一次擊鍵的鍵位。可以產生跳躍感的打字方式!

2 變化多的手型

衡量好的鍵盤布局應從這些角度入手:由常用字詞(字母组合)而形成的手型、節奏、分段击打的順暢度


打字快和舒服,重點不在於中間、中排放置常用字母。

把常用字母放在中排和中間,會在那塊小區域裏重複擊打相同的手型,變化少,打字速度加快了,會因爲相同的手型,變化少產生打錯問題。

字母組合順序上也會容易出現混亂,打不準鍵位。比如:akd、kad、dak,這三個就是相似的手型,一打快就要注意到字母組合順序不同的干擾,打錯了再修改,會影響打字的流暢性,降低打字速度。也增加了打字的難度!


最常用的字母全都放在中間排,不利於速度提高和速度持續。

變化少的手型,雖縮短了手指移動距離,擊鍵速度快,但手指興奮度不持久,擊鍵容易產生錯誤,速度維持不久。打着打着,速度會因手型相似,要放慢速度來分辨所打的字順序對錯問題。



不集中常用字母在中間,會有更多的手型變化,節奏組合,加快打字速度不會打錯字母排列順序。

當你練習打字,想進一步加快擊鍵速度時,就會不受「相似手型問題」干擾而加快速度,隨着更熟練,速度更快更順暢。


只有連續性、多變化手型,才能保持速度。

變化多的手型,雖拉開了手指移動距離,但連擊之間形成個緩衝,爲保持速度奠定了基礎。


3 如何用手指

關鍵在于左右手交替組合打法,更利於快和舒服。


在單手擊鍵中,食指和尾指、食指和無名指、食指和中指,這幾個手指組合打法最能維持速度。

次之的是,中指和無名指、中指和小指,

最不好打的是,無名指和小指這個組合打法。


qwerty鍵盤布局沒有想象中的差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