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第95回《何氏鬼本也》评

2021-06-18 17:47 作者:BG-没风  | 我要投稿

【吾拟一回目“醉金刚風雨行侠义 痴丫鬟危难献忠贞”,可作筛选。松斋】


(散人评:回目起的妙,原十二官被水月庵姑子带走而现此回目,亦一功矣,龄官与贾蔷之情必无果,一戏子配一花花公子,都是浪荡之人,亦为浪荡之情,你戏我亦戏,此情乃戏文矣。)


诗云:

黄巾电扫苑已暮,哀弦一曲向谁诉?

天地变幻敌我用,人情反复鬟救主。


        水月庵龄官挞贾蔷  嶽神庙茜雪慰宝玉


         话说贾芸道:“这儿不远有处水月庵,离水月庵一里之外有处嶽神庙。往日我外出买香料多次经过,故而很熟。这一带十分荒凉,没有几处人家。芳官定是和贼寇住在这尼姑庵了,咱们不如去打探一番。”(散人评:芸二爷有识人之明,前视凤姐之贪酷,今视芳官之品行。均不差矣)走不多远,忽见远远走来两人,与他二人打了个照面。仔细一看,不是别人,却是倪二和一个面善的丫头。小红道:“这不是宝玉屋里的茜雪吗,已被宝玉赶出府里多年,怎么跟倪二走在一块?”原来这倪二是个泼皮,专放重利债,时时混迹于赌博场,专管打降吃酒。近年因世道不兴,几处场子都关了,他也不知了下落。今日竟然巧遇,倒也意外。茜雪自从被逐出贾府,往恒舒典当铺当钗环,[三主批:‘恒舒典’ 为下回填伏]遇见同街的倪二是个仗义疏财的汉子,同他诉了遭遇。倪二生了怜悯之情,要他有了难处去找他接济,二人日子久了便常来往了。茜雪时时在街上卖些菜果度日,倪二见有恶霸欺凌他了,就上前解难,茜雪尚未出嫁,便拜了倪二做干哥哥。因近年天灾人祸不断,地里收成不好,茜雪也进不到菜果去卖,只好替人做些零活。言归正传,【小陈批:四字乃假】(散人评:茜雪被撵出后文,一描生存之艰难,二描宝钗之助,三描倪二之侠。恒舒典乃薛府之业,想茜雪能至恒舒典,亦有宝钗之功。)且说倪二大笑着迎上来道:“敢是芸儿不成?多年不见了,这又是去往那里?”贾芸道:“倪大哥从那里来?那年多谢你借我十五两银子,小弟才解了燃眉之急,大哥真是侠义心肠。”倪二笑道:“区区小事,何足挂齿。哥哥我要到城里办件急事,回去咱们摆了酒菜好好聊。”贾芸道:“那就不妨碍大哥了。”倪二和茜雪告辞离去,贾芸、小红仍往前边赶路,不多时,果见一庵,便和小红信步走来。那几个看门的强贼都持着刀眼神凶凶的迎上来道:“从那里来的,干什么的?”上来便要抓人。贾芸急忙笑道:“我们是来找人的。你们庵里有叫芳官、藕官、龄官的没有?我是他们的老乡,来探望他们,望各位大哥行个方便,容我们进去找找。”那几个听了都道:“这里头可都是帮会,是要杀人的,你们就不怕被人抢了伤了?”贾芸笑道:“俺们就是投奔你们来了,是芳官他们引荐的,快叫了他们出来和我们一见,我们好好说。”那几个贼听他说的合乎情理,忙叫其中一个进庵里把芳官等叫出来。(散人评:乱世之贼,治世亦乃良人,大多非为心乱,乃为苟活,虽不义之事为之不少,或为梁山泊豪杰之类亦不少。)贾芸、小红稍等片刻,只见芳官、藕官、葵官、豆官、艾官走了出来。一见了他二人,愣了一下,都转身要回去。贾芸、小红急忙赶上去笑道:“诸位混的威风了也不理老乡了,也帮衬帮衬咱们罢。” 藕官忒斜着眼道:“可是胡说!我们和你们又不熟,只是认识而已,何谈交情呢?”小红笑道:“看在认识的份上就帮帮咱罢,咱是诚心来投奔众位大哥的,讨碗饭吃,诸位就忍心看咱夫妻俩饿死?”门口那几个都笑道:“既然认识,他们又是诚心来投靠,就让他们进来罢。”芳官道:“你那里懂的,他们是为何而来,是不是来救人的还不好说呢。”[小胖批:你是不是喜欢宝玉也不好说呢? ]贾芸、小红都道:“救什么人?姑娘这真是冤枉我们了,我们真是来讨碗饭吃的啊。”葵官、艾官不耐烦道:“好了好了,就让他们进来罢,又能吃了谁,怕他们做甚!”贾芸、小红道了谢往庵里走来,只见里面站着、坐着、躺着一大片贼人,都在嘻嘻哈哈打闹。【三主批:险恶之极】 (散人评:芸红乃聪明睿智之人,如此小戏,有何难哉,且前有芳官居引路,准备久矣。)一见了贾芸、小红进来,都不认识,瞪着眼拥上来问道:“他们是做甚的?”艾官道:“是来投奔咱们的,有什么稀罕的!”那些贼都笑道:“我们只稀罕你们十二个,晚上要服侍殷勤点,别挑挑拣拣的,叫弟兄们埋怨吃醋。毕竟僧多粥少,众姑娘就将就点罢,男人还不都一样!”芳官吐了一口道:“也不撒泡尿照照自己什么德性,就这獐头鼠目的还想和本姑娘好,连门也没有。”众贼都笑道:“不依就强来,看姑娘们怎么躲来。”芳官几个气的举手要打,被他们闪开了,只得往里面来,贾芸、小红跟了进去。(散人评:芳官等人此时应也是及笈之年之美人矣,不比在大观园时之孩童心性。)芳官道:“那后院有个厨房,你们先进去洗碗涮碟去。等柳二哥冷大哥回来了,我再和他们说你们的事。”贾芸、小红都笑道:“那谢谢诸位了,俺们这就去洗碗。”芳官便带二人来到厨房,对里面两个洗碗的小尼姑道:“你们可以歇着了,叫他二人洗罢。”二尼求之不得,起身走了出去,芳官也往那边去了。(散人评:柳冷二位不知何方势力,亦或是一摇摆之人,柳乃木,冷而雪,待价而沽而矣,非为成大事之人。)贾芸蹲下洗碗,叫小红到四下里探探,小红会意,轻轻放慢脚步往院子里来。忽然听见那边有人喊:“柳二哥、冷大哥回来了,都倒茶去!”小红透过窗子打量,只见柳湘莲、冷子兴领一个人进来了,不是别人,正是贾蔷,不觉唬了一跳,心想:叫这狗贼看见我和芸哥可就糟了,前儿在园子里一战,我们打过照面。若就这样走了,恐难探出消息。他又看不到我这里,不妨先听听他们说些什么。只听冷子兴笑道:“蔷兄弟日后就跟咱们一块干了,有难同当,有福同享。”贾蔷笑道:“小弟遵命。”【三主批:伏 “平安州” 一回】(散人评:蔷二爷乃贾蓉辈,前与龄官之处易误为良辈,东府之人斗鸡走狗久矣,且有出淤泥之人,蔷乃骑墙之物,与十二官本为同类。古之戏子非今之戏子,古之戏子乃下九流,与锦香院云儿无异。作者乃当时之豪贵,看戏子等人必亦同当时之公论。不与今人同)


         忽见芳官进来道:“蔷大哥,有人找你,叫你去一趟。”小红吓了一跳,忙往树多的地方藏,不觉找到一处叶稠枝繁的茂树草丛,蹲了下去,忽听旁边屋里有人道:“等那个没良心的负心人进来了,咱们都上去拿树枝敲他。”小红有些不解,抬眼往窗子里一望,只见芳官引贾蔷刚进了庵堂里,忽然从观音像后面跳下来十一个女子,都拿着树枝道:“薄情人,吃我等一打!”贾蔷吓的用手护着头要逃,只见龄官含泪骂道:“我为你痴情守候甚苦,却换来薄情人的抛弃,今儿不打你不能泄恨。”【红字批语:前回龄官用树枝在地上画蔷字,本回直划贾蔷自身,不觉一笑。】十二人都上来举树枝打来,贾蔷道:“何出此言,不过几日不见而已,谈甚抛弃,日后我们仍可以重归于好,有话好好说嘛。”龄官执意要打,贾蔷抱头窜出庵堂,往柳湘莲那儿跑来。(散人评:龄官画蔷再现,前一人画蔷,今合十二人共划。前画于地,今画于身。)冷子兴笑着走来拍手道:“好一段风流佳话,羡煞人也。”贾蔷没好气道:“冷兄何时学会说风凉话了,这些妇道人家很烦的。”冷子兴笑着引他进屋畅谈。(散人评:冷子兴乃见过世面之人,虽非大族,所娶乃周瑞之女,然经营古董,家中之资不少,又有柳湘莲之勇武,方有此番作为。)小红蹲着正要挪动,忽听芳官道:“便宜这行人了,咱们待在这里也没有好结果,白白的叫男人占了便宜,不如到嶽神庙把宝玉劫了,与咱某一个成了亲,也好接管他们贾家的宅院。”又听藕官笑道:“我们不去,你去罢,你喜欢宝玉就明说,干嘛转着弯儿把我们也带上。”芳官道:“呸!你们都别装正经人,那一个没有算计过和宝玉结姻。”小红听了,心内一惊,暗想:原来宝玉关在嶽神庙,今儿没有白费,终于查了出来。急忙离了这里,往厨房去告诉贾芸知晓。(散人评:大戏演完,芸红卸妆)贾芸听了,把碗放下,急忙走了出来,和小红往庵外走去,守门的见他二人出来了,都道:“又上那里去?”贾芸笑道:“回去拿礼物孝敬冷大哥。”说着便匆忙告辞,看门的不以为意,依旧说笑打闹。贾蔷进了内堂,冷子兴见他拿帕子不住拭汗,笑道:“蔷兄弟不必忧虑,为兄这就过去劝那几个妮子去。”一语未了,忽见芳官十二个进来道:“负心人在那里,休要逃走。”冷子兴忙起身迎上去笑道:“什么大不了的,那屋里男人多的是,姑娘们随便去拣,何必又生事端?咱们可不能学贾家,自己人打自己人,要以和为贵。”【批语:“学别人家”一句指的那家?谁家是“自己打自己”?】芳官等都哼了一声出去了,冷子兴、柳湘莲哈哈一笑。


        话说夕阳渐渐退去,薄暮笼罩村驿,路上行人越发稀少。云淡风轻,飘出一弯皎月,惊起枝上乌鹊。钱槐和一个强贼醉醺醺的相扒着肩头往庙里走来,只见那匾额书着“嶽神庙”三字,已被蒙上一层灰尘。二人踉踉跄跄进了庙堂,见那梁上蛛网密挂,泥像脱去鲜彩。(俊俊评:符合第80回对天齐庙的描述:这天齐庙本系前朝所修,极其宏壮。如今年深岁久,又极其荒凉。里面泥胎塑像皆极其凶恶……)二人都笑道:“怎不叫人打扫了,尽是些陈灰。”一贼兵站在阶矶上笑道:“钱大哥又去花柳巷找快活去了,怎不带兄弟同去?叫兄弟日日除了吃酒,就没有别的可解闷的事,好没趣味!”钱槐道:“明儿带兄弟们占了姓柳的尼姑庵,把那十二个小戏子都抓了来供弟兄们消受。”又嚷着再到里面痛饮几杯,只见庙里前院后房都站满了贼寇,各个禅房灯火通明,时时传来众人的嘲骂声。钱槐推开那人,磕磕撞撞差点被门槛绊倒,不觉骂了一声。只见两个小兄弟按着宝玉的头喝斥他跪下,宝玉挣了半天才被二人踢倒跪了,绷着脸把头扭到一边。贾环手拿着酒杯往宝玉脸上一浇,喝道:“一刀结果了你的狗命又太容易了点,不多陪你玩几天岂不便宜了你?来人,把纸笔拿来,叫他写字。”一时有人递过纸笔来,叫宝玉接了。赵姨娘笑道:“平日里就老爷夸他,说他诗写的好,园子里的匾额都是他起的名字,俺们环儿就写的不好了?”贾环冷笑道:“你不是写的好吗,我叫你写几个字你写不写?”宝玉仍是望着一边不语。贾环道:“你给我写‘我宝玉是个贱狗’七个字就行了。”见宝玉没动静,又道:“还愣着干什么,快写啊!”说完朝宝玉背上狠踹几脚。宝玉骂道:“没人心的畜生,连亲哥哥也欺负,算什么英雄!”贾环朝脸就是几个嘴巴子,喝道:“你是谁的哥哥,平日里你叫过我兄弟吗?你们欺负我不是太太养的,冷落俺娘俩。你不过是个废物罢了,快写,不然打你个满脸开花!”有几个小兄弟按着宝玉的手往纸上凑,又往头上扇了几下。宝玉痛的只捂头,贾环又往脸上狠踹了两脚,立马肿了一片,鼻子也流出血来,宝玉无奈低头写了。贾环故意拿着念了一遍道:“原来你是个贱货啊,哈哈!”众人都笑了起来。宝玉道:“真就这么有趣?父亲待你也不薄,干嘛争这闲气?”贾环骂道:“你再吭一声试试,这里是你讲理的地方吗?”又踢了几脚道:“宝玉就交给你们耍两天,耍够了再把他宰了,拔去这眼中钉、肉中刺。”旁边几个弟兄笑着把宝玉提溜着带至后院,把他往禅房里一推,用绳子捆了,连踢带赶要他靠墙坐了,把门儿一关,都出去了。宝玉望着屋子昏暗,正在流泪嗟叹,忽见门儿一开,进来一人,因看不清脸面,心里又是一惊,吓的往墙角蹭来。只听那人低声道:“宝二爷,我来看你了。”宝玉只觉声儿熟惯,是个女孩子,却想不起是那一个来。只听那人道:“二爷还记得我吗,我是那年被你撵出去的茜雪啊。”宝玉大吃一惊,道:“怎么是你?你何时到这里来了?”茜雪道:“我是这几日才混进来的,打听到二爷在这里受苦,我放心不下,赶来探望二爷。”宝玉听了心里一热,不觉落下泪来道:“我对你那样,你还不忘旧情前来看我,我怎不惭愧?”茜雪也哭道:“二爷莫再提起了,那都是过去的事了,如今把二爷救出去才是要紧。”又安慰了他一番话,要他莫要焦虑,他这就回去找人来救他出去。宝玉感激涕泣道:“多谢你搭救,只是他们人多势众,你能找着几个人来救我?还是罢了,别为了我一个人,反把你也害了。”茜雪道:“二爷不必过虑,我那边有好多弟兄,[三主批:芹溪动笔《水浒》改红楼,一笑。]都有些本领,若救不出二爷,我也不好意思活着了。”说完,又开门出去了。宝玉见他走了,一时触动往事,又哭了起来。这里钱槐对贾环道:“香料铺的老板卜世仁昨儿来说了,如今世道不济,想有一番作为,要关了铺子投奔咱们呢!过一会儿他们一家三口就要往这里来,咱们还欠他二十两银子的香料钱,既然他来了,就让他们住下罢。”贾环道:“也好。”忽见门口乱嚷,只见一贼来报:“外头有三个人找钱大哥。”钱槐道:“就带他们进来罢。”这人答应一声出去把人带进来,正是卜世仁和他娘子、闺女银姐。贾环打量银姐半天笑道:“好俊的小娘子,吃过饭了没有?”银姐嚷着要走,被卜世仁骂了一声道:“环三爷问你是看的起你,再不听话就打你。”他娘子笑道:“环三爷现今是有本事的人,以后还要多关照着点。”贾环笑道:“走了也有一程了,快坐着歇歇。”又打量了银姐几眼。卜世仁道:“这闺女怎么犯起傻来,我养了你这么大,你花了我多少银子,你多早晚能还的清?既然来了这里就多动动脑子,你还要我养你多时?”【批语:此公实吝啬无情之徒,不是人也!】一语未了,忽见门口那几个弟兄跑进来道:“外面下欢了,都进来避避雨。”贾环道:“外面下雨了吗?咱们也到后院掷色子顽去。”正说着,忽见外头跑进来四个人,都用手护着头,道:“恰好这里有个庙宇,进来躲躲雨。”众贼都喝道:“谁叫你们进来的,这里是我们的地盘,不想活了?”贾环一看四人,内中有两个认识的,便道:“你不是那府里的芸儿吗,怎么黑灯瞎火的跑了这里来?”贾芸一抬头望见贾环,一跺脚道:“哎哟!原来是环三爷,我们正找你呢!多月没见,比往常更威武了些,既然今儿遇见了,就得照顾着咱点,俺们也加进队伍里来罢,还请环三爷不要推辞。”贾环道:“这两位是?”贾芸道:“这都是生意场上的朋友,也是诚心诚意来投奔的。”王短腿、瘦子都点头哈腰笑道:“给环三爷请安。”赵姨娘过来道:“我记的你好象常去宝玉那里,你不是跟了宝玉吗?”贾芸道:“宝二爷那有环三爷有本事!环三爷是有大作为的人,宝二爷不过是个没能耐的白面书生罢了。”贾环听了,也颇为得意道:“宝玉给我提鞋我都不要,来人,给他们四位收拾两间屋子,让他们住下了。”贾芸、小红、王短腿、瘦子都谢之不尽。卜世仁和他娘子过来道:“外甥这几年都干过什么,怎么不大见着了?”贾芸笑道:“舅舅什么时候来的,外甥这厢有礼了。”卜世仁道:“你能来投奔,俺们就不能凑凑份子?”贾芸笑道:“不是这个意思,我今儿见了舅舅着实高兴,以后咱们都陪着环三爷干一番事业,舅舅要多帮衬着外甥才好。”卜世仁道:“明儿你买些东西孝敬舅舅,舅舅就欢喜你。”贾芸道:“要不是外头下着雨,外甥早回去拿些礼物去了。”一边说,一边都往后院来。到了后院禅房,贾芸和卜世仁、几个贼寇挤了一屋,小红、银姐、卜妻住了一屋。


        到了半夜,贾芸蹑手蹑脚下了床,见院内众人都睡了,门口几个守护的也歪在门槛上睡着了,便往关宝玉的屋子来。只见有四个贼寇睡在里面,宝玉缩在墙角捆着手脚,却不曾睡着,呆呆的发怔。贾芸悄悄走过去,宝玉愣了一下,贾芸帮宝玉把绳子解了,拍拍身子,二人轻手轻脚赶往院里来,正见小红站在花树后面等着,三人正要往门口走去,忽听卜世仁喊道:“芸儿把宝玉放走了,都出来抓人啊!”这一喊不打紧,门口四个守门的都惊醒了,拿起缨枪便要过来抓贾芸三个。贾芸、小红、宝玉大惊,都捡了石块向那四贼扔去。四贼躲开,又扑了上来。贾芸、小红、宝玉与他四个撕打一团。院子里众贼也都穿了衣服拥了过来。贾环、赵姨娘、钱槐都嚷道:“别叫他们跑了,抓住照死里打!他奶奶的,我说怎么这么殷勤的投奔咱来了,原来竟是为救主子来了。”正说着,忽然从门外又闯进一干人,和众贼打作一团。众贼寇举着火把一照,原来是醉金刚倪二、茜雪和几个壮汉,贾芸、小红、宝玉都怔了。雨下的愈发大,把火把都浇灭了。那倪二果然有些身手,三拳两脚把近身的人都打倒在地,忙命宝玉快快出去。贾芸、小红、宝玉急忙往门外跑去,倪二、茜雪仍在和众贼搏斗。贾环急命众贼射箭,只听嗖嗖几声,倪二、茜雪急忙躲开,跑向门口,众贼都追了出去。钱槐赶上茜雪,往腹部狠捅了几刀,茜雪惨叫一声倒地。倪二忙背起茜雪就跑,背后染满了血晕。眼看众贼就要追上,忽然从那边呐喊着奔来一伙人,都扬着大刀。宝玉一瞧,竟是柳湘莲来了,又是惊讶又是感激,恨不得上前道谢一番,只是正值乱糟糟的,不好表白。【批语:湘莲拼死救友真侠义之人也】却见柳湘莲在雨里拿刀和众贼拼杀多时,砍倒几人,又转身拉了宝玉就往林子里钻。贾芸、小红浑身湿透,因夜黑看不清路面,找不到宝玉。正在焦虑,忽听赵姨娘喊道:“宝玉叫他们带到林子里去了,大伙快追啊!”又听贾环道:“不必追了,咱们的弟兄伤亡了好几个,着实不合算。”又都退回庙里。贾芸、小红躲在树后听的一清二楚,知道宝玉被倪二、柳湘莲救去了,也就舒了一口气,也匆忙逃到林子里去追他们几个,谁知东绕西转,倪二、宝玉他们竟全不见了。(散人评:此一番乱战,宝玉前有二路,偏又跟了倪二柳湘莲,难怪嶽神庙反复提及,实乃大关键处。)[三主批:偏跟别处,后文 “嫁祸” 文字必写,可恨也!][小陈批:“离间计?” 纯属硬对写史,实属无尊死人来写!]二人坐在青石上喘气,互相埋怨道:“这回可该怎么回去交差,把个人也弄丢了。”于是赶回贾家。正见黛玉、卫若兰在潇湘馆和一干奴仆说着什么,忙向黛玉回禀了一番。黛玉开始听二人说宝玉救出来了,甚为高兴,又听他们说叫别人救去了,颇感意外,叹道:“宝玉已经平安了,我也放下心了,以后不信他不回来看看。那起狗贼都散去了,有一日没来骚扰了,咱们也不能大意,仍要守好园门,以防万一。” 贾芸、小红、卫若兰都应了一声散去和众仆人商议去了。黛玉拿起铜镜照了照,只见镜中之人憔悴呆滞,都瘦了一圈了。忽见紫鹃进来,说道:“你给我端一碗粥去,我有些饿了。”紫鹃见他今儿高兴,亦不禁跟着高兴,到厨房里端了一碗粥过来。黛玉梳理了鬓发,气色也好了些,紫鹃、雪雁都站在身后笑着看着不语。黛玉想起宝玉被人救去,那些人又不是正道中人,不免又有些顾虑,到了晚间见宝玉仍然没有消息,心中不免发闷,乃伏案独自落泪。紫鹃、雪雁在院子里搭衣裳,春纤进来见他无端哭了,劝道:“姑娘莫要伤心过甚了,宝二爷想是不久就要回来了。”黛玉勉强笑道:“我不是为他哭了,是想起家乡父母了。”春纤笑道:“姑娘等宝二爷回来了,大家又能在一处开开心心吟诗作赋了。”黛玉道:“这些日子家里风波不断,我也想通了,什么主子奴才的,什么宝二奶奶的位子,都是无关紧要之事。正如李后主的诗:一桌春风一叶舟,一纶茧缕一轻钩。花满渚,酒满瓯,万顷波中得自由。权势征战乃吾所不尚,春风暖雨、落絮飞雁乃我所求。想人生苦短,乱世纷争,若能讨取独善一己,不作歹恶,虽未能为国效力,然亦无大恶,比起祸殃国之贼强之甚矣。”春纤听不大明白,只是笑着不语。黛玉一时兴起,命春纤到套间找来笔墨纸砚,思量多时,提笔赋诗道:


桃李俏绽春又度,数点莺语柳约住。
谁知风狂雨来急,芳菲不见尽愁楚。
红锦扯烂地衣皱,金炉坠地香兽无。
佳人惊色金钗堕,馆苑遥闻尽悲呼。
家山萧瑟矢刃摧,君恩未报死生赴。
一腔忿怨千万绪,白骨恨无安排处。
风华绮丽变颓垣,哗兵蜂至南北路。
遭际艰险忧众境,丹心托与烟云渡。
座中当年多豪英,往事凄咽余累骨。
千里万里故客稀,山水皆非生死苦。
此际薄命无可避,不肯合流誓绝污。

若可红妆照汗青,宁化白骨散尘土。

题罢又看了一遍,歪在炕上沉思不语。


        且说倪二背着茜雪、柳湘莲拉着宝玉浑身湿漉漉的往城外奔去,见后面确实没有追兵了,才坐在石头上喘气歇息。雨忽然停住了,倪二把茜雪抱着,哭道:“姑娘别吓我啊,快醒醒啊!”湘莲、宝玉也围上来瞧看,只见茜雪捂着胸口喘气道:“我支撑不了多久了,你们快逃罢。”宝玉哭着抱住茜雪道:“我真糊涂啊,当初不该为了一点小事把你撵走,太对不住你了。”茜雪喘吁吁道:“二爷别自怪自责的,奴婢不怨你。今生能为二爷死了,也是值了。”【红字批语:一句骂死宝玉,也喝醒天下识浅之徒。】宝玉涕泪交流,哭个不住。忽然山上有人喊道:“倪哥,柳兄,你们来了吗?”柳湘莲道:“薛大哥,宝姑娘,姨妈已经在山上等候多时了,我们快去罢。”倪二抱着茜雪起来,见四周黑漆漆的,辨不出东西,一边和宝玉、湘莲走着,一边喊道:“我们在这里呢!” 走不多时,只见薛蟠、宝钗、薛姨妈站在山上等着,一见他们来了,都欣喜道:“宝兄弟可救回来了。”围上来道:“茜雪姑娘这是怎么了,伤的这么重,快背到紫檀堡去抢治!”大家赶往紫檀堡,蒋玉菡、袭人夫妇已起来了,见宝玉被救了回来,茜雪受了重伤,都吃惊不小。袭人打量宝玉多日羁留在外,已瘦得不成样子,脸上还肿起一块,身上也有多处伤痕,不觉哭道:“二爷受苦了,我来迟了。”宝玉亦泪如雨下。一时大家进了屋子,七手八脚把茜雪放在床上。宝钗道:“我这里有些止血药,我到里面拿去。”转身往里间来,只见夏金桂披了衣裳进来观看多时,撇撇嘴又出去了。宝蟾也慌忙过来帮忙,大家围着茜雪七嘴八舌说个不停。忽见茜雪身子一挣,头一歪,竟是去了。满屋子的人都大哭起来,宝玉更是哭的肝肠寸断,用力晃着茜雪道:“恩人醒醒罢,玉儿不让你死!”宝钗拿了药出来看了也怔住了。不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俊俊回末评:


一、“宝玉”,这个名字取自《和氏献璧》


以下是《韩非子·和氏》原文:
和氏献璧:楚人卞和,得玉璞楚山中,奉而献之厉王。厉王使玉人相之,玉人曰:“石也。”王以和为诳,而刖其左足。
及厉王薨,武王即位,和又奉其璞而献之武王。武王使玉人相之,又曰:“石也。”王又以和为诳,而刖其右足。
武王薨,文王即位,和乃抱其璞而哭于楚山之下,三日三夜,泣尽而继之以血。王闻之,使人问其故。曰:“天下之刖者多矣,子奚哭之悲也?”和曰:“吾非悲刖也,悲夫宝玉而题之以石,贞士而名之以诳,此吾所以悲也。”
王乃使玉人理其璞而得宝焉。遂命曰:“和氏之璧。”


以下是《韩非子·和氏》译文:
楚国的卞和在楚山中得到一块未经雕琢的璞玉,拿去献给楚国国君厉王。厉王叫玉匠鉴别。玉匠说:“这是一块普通的石头呀!”厉王认为卞和是个骗子,把卞和的左脚砍掉了。楚厉王死了以后,武王当了楚国的国君。卞和又捧着那块璞玉献给武王。武王又叫玉匠鉴定。玉匠又说:“这是一块普通的石头呀!”武王也认为卞和是个骗子,又把卞和的右脚砍掉了。武王死了以后,文王继承了王位。卞和于是抱着璞玉在楚山脚下痛哭了几天几夜,眼泪哭干了,连血也哭出来了。


(红楼梦第一回:因见众石俱得补天,独自己无材不堪入选,遂自怨自叹,日夜悲号惭愧。 )——作者通过这一句将通灵宝玉跟《韩非子·和氏》联系起来,为我们的考证留下线索。文王听到这事,便派人去问卞和,说:“天下被砍掉双脚的人多得很,为什么唯独你哭得这样伤心呢?”卞和回答说:“我并不是伤心自己的脚被砍掉了,我所悲痛的是宝玉竟被说成石头,忠诚的好人被当成骗子,这才是我最伤心的原因啊。”文王便叫玉匠认真加工琢磨这块璞玉,果然发现这是一块稀世的宝玉,于是把它命名为“和氏之璧”。

和氏璧后来被做成传国玉玺,象征皇权,传了很多朝代 。红楼梦中石头在大荒山无稽崖的怀才不遇跟和氏璧为璞玉时的怀才不遇如出一辙,作者其实是有意这么写,让我们明白贾宝玉和通灵玉都象征玉玺,通灵玉丢了影射玉玺丢了,(第32回:史湘云笑道:“幸而是这个,明儿倘或把印也丢了,难道也就罢了不成?”——玉玺也属于印章)所以阖府上下才会那么紧张。蒋玉菡(谐音“将玉含”)和“紫檀堡”都影射装玉玺的盒子。由此可见,红楼梦中确实有政治斗争,而且是涉及皇权的改朝换代。第1回“非伤时骂世之旨”和“毫不干涉时世”这两句话应该是作者在决定不流传后28回之后才加入的。



二、第95回和第24回遥相呼应,体现了本书的结构美

1.回目呼应: 第24回回目:醉金刚轻财尚义侠 痴女儿遗帕惹相思,
第95回回目:醉金刚风雨行狭义 痴丫鬟危难献忠贞。


正文涉及到一组相同的人物,情节前后对比,又有因果关系。


(1) 第24回:贾芸巧遇倪二,倪二给宝玉借钱,然后去找王短腿。贾芸捡到小红故意遗落的帕子,种下情根。第95回:倪二、王短腿一伙来搭救宝玉,碰巧遇上了同来搭救宝玉的贾芸、小红夫妻俩。


(2)第24回:贾芸去舅舅卜世仁家寻求帮衬。被卜世仁回绝。贾芸匆忙告辞,卜世仁又假意挽留。第95回:贾芸、小红在嶽神庙救出宝玉,正匆忙逃走时,被卜世仁发觉,引起一场争夺战。


(3)第24回:养尊处优的宝玉和贾芸第一次认识,并且要认比他大的贾芸做干儿子,等贾芸赴约去书房找宝玉 ,宝玉却不在。贾芸在此结识了小红;第95回:宝玉由主子沦为阶下囚,贾芸和小红夫妻俩由奴仆变为施救者,到嶽神庙去救宝玉。这段故事跟 刘姥姥救巧姐类似,前后形成了对比,耐人寻味。


【有个观众觉得探讨这些是是狭隘的民族主义,有些过时了,不利于民族大团结。我认为,中华民族的概念是不断发展的,但是热爱中华民族的道理是一样的。我们应该学习古人的精神,热爱现代意义上的中华民族,这种爱国精神有利于我们应对日本右翼势力、美国反华势力等新的外敌。】

第95回《何氏鬼本也》评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