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脑血栓动物模型【动物实验代做】
急性脑血栓动物模型【动物实验代做】
【造模机制】采用绿光光照诱导建立大鼠脑血栓模型,这种光化学诱导大脑中动脉血栓形成的机制主要是四碘四氯荧光素钠(虎红 B)在绿色单光作用下产生并释放单态氧,使血管内皮细胞膜上的多种不饱和脂肪酸发生脂质过氧化,不仅使细胞膜的通透性改变,Ca+内流增加,而且可促进血小板聚集与黏附,血栓形成。凝血过程活化产生大量血管活性物质及神经毒性物质,破坏脑细胞及血脑屏障,同时光化学诱导大脑中动脉闭塞导致脑组织缺血性损害,
【造模方法】选用 SD雌性大鼠,体重 250~300g,12 周龄。1%戊***钠(30mg/kg)腹腔注射麻醉动物,经左侧颞部入路,在实验鼠的左耳至左眼外呲连线近眼外眦 1/3 处做一垂直长约 2cm的弧形切口,分离颞肌,拉开下颌关节,于卵圆孔前上方用牙科钻做一直径约为5mm的骨窗,切开硬脑膜可见大脑中动脉(MCA),选择 MCA 表面血管约5mm,将光纤所射出的光束垂直投射于MCA,光照分两步,首先将光纤移至MCA起始部,经股静脉注入光敏剂,1.5%四碘四氯荧光素钠(2ml/kg),5分钟后,持续光照10分钟;再将光纤移至嗅束至大脑下静脉段的MCA血管表面,再注入半量的四碘四氯荧光素钠,再持续照射 10分钟,光照结束后,依次缝合肌肉及皮肤,模型制作完毕,单笼饲养。观察指标:
1.神经行为学检测 造模后0.5天、1天、2天、5天,根据Berdson 评分分级法,分别观察其神经和行为变化:①动物一般情况差,活动减少,倦曲为1分;②将动物置于平面上,推其双肩,使其向对侧移动。如双侧阻力对等且有力记0分,不对称根据不同程度轻、中、重分别记为:1分、2分、3分;③提鼠尾,使其前肢伸展爬行,观察两前肢着地情况,若对称为0分,若两前肢着地不对称时,提鼠尾使前肢离开地面,观察两肢屈曲情况,如腕屈曲,肘屈曲,肩内旋,每出现一项记1分,三项均出现记3分;④将鼠置笼壁上,向后拉,观察其两前肢抓握笼壁能力大小,从而判定两前肢的肌张力,若双侧肌张力对等且有力为0,若不对称,根据手术对侧前肢肌张力下降程度轻、中、重记分为1分、2分、3分;⑤观察动物有无自发不停地向一侧转圈运动,出现者记2分。以上4项满分12分,分数越高,则损伤越重。
2.病理形态学改变(光镜和电镜) 于造模后1天断头取脑,迅速进行肉眼观察后,去除嗅脑、小脑、低位脑干,在视交叉前后等分间隔2mm连续做6个脑冠状切片,将其放入提前预热的37℃,2%TTC生理盐水溶液中,保温15分钟后翻片,染色30分钟,染色后白色区域为脑梗死部,脑片再浸入10%甲醛固定,石蜡包埋,HE染色光镜观察。造模后1天时,先在实验侧脑表面滴加4%戊二醛固定液后,于顶叶皮质病灶部取1mm脑组织,浸泡电镜固定液中,制备超薄切片,在透射电镜下观察脑组织超微结构的改变。
3.脑组织中脂质过氧化产物及自由基和抗氧化系统检测 如丙二醛(MDA)、一氧化氮(NO)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等含量变化。
【模型特点】模型组造模清醒后出现神经行为学改变,TTC染色脑冠状切面出现明显的梗死灶,HE染色及透射电镜可见神经元细胞呈不同程度的缺血性血栓形成的典型改变、脑组织中脂质过氧化产物及自由基增加和抗氧化酶活性变化。)
【应用范围】适于急性脑血栓形成机制与康复理疗等防治措施疗效评价的实验研究。【注意事项】避免手术中出血过多等副损伤;实验操作者对光照损伤的防护。
【模型评估】在冷光源条件下建立的大鼠大脑中动脉血栓模型稳定可靠,其神经行为学、脑组织病理变化对临床研究具有指导意义。
文章转载于北京吉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可承接动物实验外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