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松首发|2023中国粽子市场十大现象调研报告

前言:这是一份三松团队靠双脚做出来的粽子市场一线研究报告!这是一份能让企业老板、高管听到看到真实一线粽子战场现状的报告!这是一份能让不同区域企业真实触摸全国粽子市场竞争环境的报告!
2023端午季,三松调研小组兵分5路,走访全国东南西北中13座城市,106家商超,耗时近两个月,只为给您呈上一份中国市场的真实报告《2023中国粽子市场十大现象》,7月将继续首发《2024中国粽子市场十大趋势报告》,希望助力您打胜明年的端午粽子市场战役!
端
午
安
康

公开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粽子市场销售额同比下跌近20%,2023年疫消云散。众多企业都准备在端午节大干一场。
但春江水暖鸭先知,今年规模上工业企业净利润同比下降20.6%,46万家中小型企业倒闭,餐饮闭店约37.3万家,青年失业率突破20%,多方面数据显示,2023年中国经济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在这样的情况下,2023年的粽子市场真实现状是什么?明年企业的端午该如何决策?
“脚踏实地,粽有出路”,三松调研小组按照地域文化、区域品牌分布、消费层级等维度,精选全国东南西北中13座城市,106家商超,耗时近两个月深入一线,调研粽子市场真实现状,从“端午文化、品牌格局、产品布局、包装现状、终端氛围”五大关键维度,提出十大现象。今天以直播课分享的形式,希望为大家提供一点参考,让2024年端午过的更好。
现象一: 一方水土,一方粽味
每年端午都会有“咸甜大战”, 通过我们的实际调研及市场走访发现,粽子大的口味虽然分为甜和咸,但实际是“一区一味”,东南西北中每个区域都有本地的粽子口味。
例如甜粽,北京甜粽、陕西蜂蜜凉粽、河南白米粽、山西黄米粽……不同甜度,不同吃法。咸粽也是,福建烧肉粽、云南竹筒粽、四川辣粽、客家灰水粽……不同咸度,不同口感。
面对这样的情况,像三全品牌,它就有专门的南北方组合式礼粽,连产品配料表都是针对南北不同口味分配的,区隔的很明显。

甚至在北方市场,通过我们对消费者访谈后的真实反映,“虽然礼盒里面有的会有咸粽,但咸的一般都没人吃”, 北方咸粽真难卖,是事实。
我们还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甜粽销量不一定比咸粽差!以往很多粽子市场报告显示,咸粽销量超过甜粽,甚至是四倍多,但实际走访发现并非如此。越往北,选择自己包粽子的人群比例就越大,因为,相比较咸粽配料比例掌握不好就容易又腻又腥,红枣、蜜枣等甜粽的制作简单。而且,很多超市可能没有粽子礼盒,但一定会有散称的糯米、红枣、花生、粽叶售卖,大部分更喜欢自己动手。
现象二:粽子龙头,名副其实
通过统计全国106个商超品牌终端铺货率占比,发现:五芳斋全国商超铺货率82%,相当于100家商超里面就有82家五芳斋,座实粽子龙头地位!而且,五芳斋在江浙沪核心区域、华东势力范围、西南重点区域、华东重点区域分别占比36%、35.6%、34.3%、31.8%,关键区域产品占比超30%!

现象三:区域品牌,群雄逐鹿
除了全国第一品牌五芳斋品牌之外,还有区域品牌。一个很有趣的现象叫“群雄逐鹿”。 比如浙江区域,除五芳斋外,还有知味观、真真老老、诸老大等品牌。其中,知味观突出,占比24%。诸老大在部分市场崛起,可以说,整个华东区域,就是嘉兴粽的天下。
北京市场:稻香村的根据地
稻香村在全国的特定渠道都有铺货,但它的根据地是北京,占率北京粽子产品的66%的份额,其余的被除全国品牌以外的“仿膳、天福号、故宫食品”等本地品牌瓜分。
哈尔滨市场:老鼎丰/桃李领先, 李氏随其后
作为哈尔滨老字号,老鼎丰专注糕点制作,其粽子产品占据整个哈尔滨市场的33%,桃李作为东北起家的面包品牌,其粽子产品占据24%的份额。其余像李氏占据17%。

西安市场:米旗暂时领先,西安饭庄随后
其中,米旗在西北市场商超的品项占比最高,为18.8%,西安饭庄为16.3%,安旗为13.1%,心特软为9%,红星为8.1%。其他品牌还有御品轩、麦里金等。
郑州市场,三全、思念强势,铺货率100%
其中,三全品项占据27.2%,思念品项占据32.3%。
长沙市场,舜华、九丰斋、喜临龙、溢湘斋、绿食园斗争激烈,不分伯仲
五芳斋在长沙市场非常有一定的领先地位。其他本地品牌斗争激烈,不分伯仲!例如舜华的品项占据10%,九丰斋占据9%,喜临龙占据8%,溢湘斋占据6%,绿食园占据5%。但没有一个主导性的区域性的品牌。
广州市场,商超42%C位,广州酒家占据
广州商超中最好的陈列堆头42%都被广州酒家占据,混合堆头最好的位置也是广州酒家。而且在广州,每四个粽子产品中就有一个是广州酒家的。

贵阳/成都,成都没有明显第二品牌,贵州贵州龙、黔贵坊占统治位置
成都也有一个很明显的现象,五芳斋占有率最高34%,没有明显的第二品牌。贵州贵州龙、黔贵坊占60%份额,处于统治地位。
云南市场:德和/昆明冠生园/潘祥记斗争激烈,不分伯仲
云南市场以本地品牌粽子为主,德和粽主打云南味占据领先位置,潘祥记鲜花饼跨界做粽子凭借其影响力拿下16%的份额。
现象四:粽子品类 精耕细作
现在,很多品牌在做细分化。
例如知味观主打“杭帮粽”,强调地域特色;
思念主打“大黄米粽”,强调产品材质;
三全主打“龙舟粽”,强调文化特色;
桃李主打“蒸粽”,强调吃法不同;
米旗主打“大师粽”,强调大师的故事;
稻花香主打“私房粽”,强调产品的高品质;
神丹主打“金蛋粽”,强调产品特色;
立家主打“家粽”,强调家文化;
真真老老主打“高汤鲜粽”,强调口味特色;
黔贵坊主打“黔粽”,强调地域特色。

现象五:低价礼盒,广受欢迎
今年粽子包装有一个现象,叫低价礼盒,广受欢迎。
我们对调查的所有产品的价格做了一个统计。
50元以下价格的礼盒占比2.7%,
50-99元价格的礼盒占比31%,
100-149元价格的礼盒占比25%,
150-199元价格的礼盒占比20%,
200-249元价格的礼盒占比7%,
250-299元价格的礼盒占比6%,
300-399元价格的礼盒占比5%,
400-499元价格的礼盒占比2.5%。
这里特别提到一点,我们在调研贵阳市场中发现,贵州龙79元礼盒提前售完,要货需付定金才生产。还有像黑松露这些口味,200-300元都成了高端礼盒的标配了。
现象六:粽子口味 经典永驻
通过对我们调研的所有的粽子产品统计,粽子大概有340种口味。甜口产品最多达到194种。
甜咸粽当中,咸口占比43%,甜口占比57%。
三大经典肉粽在咸口中占比43.2%,其中肉粽在三大经典肉粽中占比21%,蛋黄肉粽占比13%,板栗肉占比9%。
四大经典蜜枣、红枣、八宝、豆沙口味在甜口中占比63%。
而且,今年的粽子市场格外冷清,专业粽子品牌,全国食品品牌,跨界品牌往年在端午节前一个月就开始炒作,并推出各种新奇特口味的粽子,但今年几乎都销声匿迹。
现象七:礼盒瘦身,颜值担当
颜值担当、礼盒瘦身,是今年粽子礼盒包装的一个重要现象。
据三全促销员反映,今年粽子礼盒明显比去年小三分之一。
在我们分析的1000款礼盒数据中,纸盒最多,占比77.1%,竹篮占比11.9%,铁盒占比8.9%,其中,纸盒礼盒中瓦楞盒最具性价比,占比65%,裱糊盒占比35%。


这是什么概念?这跟之前礼盒价位数据低价礼盒广受欢迎不谋而合。说明消费者消费越来越理性了,不敢乱花钱了。
礼盒要想好卖,颜值要高,寓意要好。在现场发现,有很多礼盒被消费者或促销员赋予极有寓意的谐音名字(行李箱、钓鱼盒、竹节盒、食盒),受到消费者的追捧。
现象八:品牌包装 格调出众
我们可以看到现在很多品牌都在建立品牌专属的设计格调。
比如五芳斋的中国红,红色是中国人的钟情色,代表喜庆,有吉祥如意之意;
知味观粉色调,代表时尚年轻;
真真老老的真心符,传递真真老老用心做好产品;
三全龙舟黄,形成独特的固定视觉刺激;
锦华元素风,各种元素形成品牌固定的专属色;
桃李绿色编,鲜明的绿色引人注目,竹编特色材质跟纸盒包装明显区隔。

现象九:终端排面,销量保障
很多品牌都在建设渠道账户,希望在市面上占领主导的位置,拥有一定的话语权。
如何做?争夺更大的排面。
比如在盒马,诸老大和五芳斋表现蛮突出的,麦德龙这个渠道,五芳斋在这里算是一枝独秀,神丹作为一个鸭蛋品牌,动作很大很强势。OLE里,锦华今年的表现不错,立家、锋味平分秋色。华润超市里,五芳斋为主、本地品牌其次,诸老大最后~
现象十:氛围缩水 拦截战酣
我们走访了全国106个商超发现,今年端午氛围大不如前。
从门口开始就有端午节氛围陈列的超市有4家,
从进入超市后开始有氛围陈列氛围的超市有14家,
从进入粽子对应楼层或过道开始陈列氛围的超市有67家,仅有粽子礼盒堆头,其他造型、立牌等都没有的超市有21家。
另外,终端抢人更激烈。几乎每个商超每个本地品牌,或者部分渠道的全国品牌都有促销员引导,并且会有比较明显的话术培训,主动邀请客户留电话、加微信。
而且,今年端午战线周期拉长。比如盒马,清明节刚过就开始上线销售五花肉、咸蛋黄、豆沙等经典口味的粽子。
最后,我们总结了十个关键词,来概括2023中国粽子市场十大现象。
一域一味、龙头座实、区牌割据、品类细做、礼盒惠销、回味经典、品牌出格、瘦身融颜、排面为王、拦截战酣。
感谢大家的聆听。
三松特别声明:本次报告内容仅为一家之言,仅供参考!有任何不足之处,欢迎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