饲养环境篇(下)
————————书接上文————————
因为个人经历的原因,这几年在不同时期试用过不同的饲养方法,比如在读书的时候在学校宿舍里饲养采用的是裸缸圈养的方式,刚工作出租房饲养圈养+散养,最后到现在定居后开始尝试造景饲养。几种方式各有千秋吧,主要还是看你自己的需求,以及实际情况,找到最适合自己的饲养方式,本篇对几种我尝试过的方法的使用感受做一下分享。
1.裸缸圈养
最开始在学校宿舍里,因为要考虑到宿舍“人多脚杂”,而且不同人的兴趣爱好有区别的原因。为了不影响他人或者是因为兴趣爱好而产生额外的纠纷,在宿舍的时候,我用的裸缸圈养的方式,当然那时候也不懂,就觉得活着就行……甚至第一年给锯喂了大半年的白米饭🍚。裸缸圈养的工作准备很简单,也是最简单的饲养方式之一,只需要买个稍微大一点整理箱,或者结合实际环境采用一些挡板圈一个区域出来,然后放一个水盆和躲避(有些甚至没有躲避)就行。


这样饲养的好处有两点:
第一,环境布置简单,而且容易看到龟,对于刚到家的龟来说,能很好的观察它的状态和排泄情况,有问题早发现早处理。毕竟对于第一次接触锯这个品种的新手而言,基本上是控制不住手贱的自己。如果用复杂的环境,龟一丢进去就没影了,然后就会天天担心有一天突然收壳,要不就是忍不住每天去折腾龟,这样容易引起应激反应,善后很麻烦。
第二,简单的环境进行拆卸、清洗时会非常的方便,而且清洗勤快一点不会有异味。龟拉了大小便后马上就能处理,很方便,不过就是清理的时候有点上头,毕竟杂食性物种的大小便哪有香的呢……而且拆卸、组装方便这一点,对于未定居需要经常搬家的人来说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尤其是大学期间,又会涉及到毕业找工作一系列的问题,搬家是常态(大户人家请忽略这一点),见过当年不少的学长学姐走的时候不方便带,只能忍痛割爱把宠物送给别人。
再说说这样养的缺点或者说是需要注意的地方:如果是北方区域这样养,湿度是第一难题,这样饲养就不得不考虑,如何提高环境湿度的问题。我这边湿度已经算不低的了(日常50~60),锯的头部和壳都一直是呈发白的状态,眼睛也经常会分泌液体,这都是空气太干的表现。短期饲养来说还看不出问题,如果长期如此,龟就容易出问题,特别对于还处于生长期的碌仔来说,粘甲塌背基本上不可避免。


总体来说,裸缸圈养的方式个人认为短期使用,比如到家调理的那段时间饲养是没问题的,如果做为长期的饲养环境选择还是不恰当的。
2.圈养PLUS
因为各种客观和主观的原因,而不得不选择圈养方式的小伙伴来说,其实我更加推荐这种方式。那就是稍微大一点的整理箱,不采用裸缸的方式,可以直接铺一些干苔藓(椰土太散了,打理不方便,个人不推荐),加上水盆,能很好的提高环境的湿度问题(躲避也就不需要了)。虽然那时候我还没有设备测量环境的湿度,但是从红塔山的表现来看,湿度基本能保证锯缘的生活要求。苔藓可以在角落厚一点,两三天喷一次水就足够保障湿度问题。要注意一点就是苔藓不要堆积了太多的水,一般等上层的苔藓干了以后喷水打湿上层苔藓就行(第一次可以多喷一点),长期底层苔藓积水加上通风不良的话容易发霉。


这样一来既能解决湿度问题(北方我没试过),使用以后红塔山头皮发白的情况消失了。还能防止便便异味的散发,一般排泄到苔藓里的便便(前提是成型的)味道会被苔藓盖住,等自然风干(其实也就是很久以后我翻动苔藓才摸到的)已经闻不到味道了,哪怕离的很近(不信的可以试试)。缺点还是有的,那就是搬家需要搬一个大整理箱,而且苔藓是属于消耗品(不过也很便宜),如果龟拉稀了,那么打理起来就会麻烦一点,没有裸缸那么方便。
3.家庭散养
个人一直觉得散养,是对于养锯的体验感最好的一种方式,因为锯普遍的性格都是非常好的,很容易和人进行一些互动,而散养是这种互动最好的体验方式。散养的锯缘因为环境足够大,对于锯这个普遍爱好自由的物种来说,这是最解放天性的一种方式。长期圈养的锯会明显感觉到呆板,经常发呆,而散养基本没有这个问题。散养的锯会显得十分有灵性,有散养的龟友经常分享他们的日常,比如听到开门的声音锯就会从沙发下面跑出来看看是谁,也会饿了就蹲在厨房门口等着投喂,甚至还会扒人的脚……当然我自己在散养的适合也体验过这些乐趣,除了可以几天才吃一顿,基本和条小狗没有区别。环境布置就相当的简单,一个水盆足够了,只需要结合实际情况选择水盆的深浅即可。





优点就不用赘述了,互动一级棒!不过散养的缺点也是不少,首当其冲的还是湿度问题,对于非成体的锯缘来说,最好不要进行散养(容易畸形),成体因为基本定型了,散养其实问题已经不大了。除了湿度问题外,就是锯的天性就喜欢钻角落,而且喜欢在角落拉屎,那么如何清理大小便,这个就是一个很大的问题了,不然味道是真的上头……不过锯也是非常容易训练定点拉屎的,饲养稳定的锯十分容易实现固定周期的排便甚至是水盆排便的习惯(仅限于大便),至于小便当然是……(都懂的)。如果家人有洁癖,或者意见大的话慎选,而且不勤快的话也很影响体验。我放弃散养的原因很大程度就是因为这个排便的问题,我经常出差就是一周,回来的早还行,红塔山经常会跑出来看我一眼,感觉家里还有个东西在等我,其实心里还是有点小温暖,就算要收拾一下满屋子的龟屎(夏天代谢旺盛),也不是不可以接受。但是普遍回来都很晚了,一开门还是一股上头的味道,拖着疲惫不堪的身躯,还要先收拾屋子才能睡觉,这体验我是真的受不了……至于网友遇到的被锯袭脚这个我没遇到过,因为我手里的锯第一个要训练的就是区分手和食物,几个龟我都可以直接手喂龟粮而不会被咬,这个会在驯养篇提及。散养的方式,望各位小伙伴慎重考虑!
4.造景饲养
这个也是目前我正在使用的饲养方式,仿野生环境提供了锯缘足够的湿度以及再也不用为清理便便而发愁了,而且也是变相的拥有了一个小花园。目前整个环境已经运行了近三年,龟也在这里面冬眠第二次了,就目前来看是十分省心的,除了喂食和偶尔的水盆换水,其他都不需要操心(定期喷水还是有必要,一般夏天两三周一次,其他时节就看心情了)。土壤能较大程度的保存水分以及缓慢的蒸发水汽,而植物以及躲避的苔藓又能保留一部分水汽,使空气湿度有一个较高的水平。

因为环境是在室内阳台,基本无法晒到太阳,所以不用担心夏天温度过高的问题。如果是在室外,还需要注意夏日高温,遮荫和降温是必须要考虑的。鉴于成体锯缘“推土机”的自带属性,除了文竹和一株茉莉直接栽种在土里,其余植物都是种植在盆中。其实如果提前把环境布置好,运行一段时间等植物扎好根后,其实也还是能抵抗住锯缘的强推(前提是大型一点的植物)。这个环境的土大概有8cm左右,水盆深度刚好能够没过龟背(因为经常不在,这样可以少换一点水,浅了回来水都干了)。
不过在室内造景饲养还是有一些小问题需要注意,第一就是室内空气流通不畅,如果没有很好的采光,植物不易成活;第二就是垫土较为潮湿,小飞虫以及一些其他的小虫是难以避免的;第三如果混养锯有个体比较凶狠的话,发生打斗咬伤的话,复杂的环境不利于康复。
当然如果不想用土做垫材也可以,这样一些小虫子都是可以避免,不过需要勤喷水,不然湿度无法保证,下面这个就是我好几年前短期使用过几个月的小环境,可以参考一下。

这样饲养可以解决小飞虫和各种虫子的问题,环境也相对简单一点,除了粪便需要手动清理外,整体还是很不错。
以上就是我尝试过的几种饲养方式,其他没有试过的就不谈了,毕竟没有实践就没有发言权!如果怎么饲养锯缘还很纠结的小伙伴可以进行参考,希望能让各位对锯缘饲养有个思路,打造一个适合自己的饲养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