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转化疗法”疗愈口吃
我在直播的时候,有一位初二的小男孩与我连麦提问,问口吃怎么解决,一听到他说话就感觉他口吃挺严重的,说不出来话非常着急痛苦,都急的哭了,我引导他做深呼吸放松,安抚他不着急,他说自己上课回答问题的时候非常紧张,就口吃,严重的时候甚至会发出怪叫,我就引导的问他上课的时候怕什么,他说老师太可怕了,我就问他是否被老师伤害过,原来他在小学六年级的时候,一次他在办公室听到他的老师跟别的老师说下午的课不上了,然后他可能高兴地笑出声了,结果那个老师上去就踹了他几脚,用他的话说叫“夺命五连踢”,当时他整个人猝不及防,都吓傻了,事后也没敢跟父母说,就不了了之了,从那以后见到那个老师就非常恐惧,进而发展到一上课就恐惧,哪怕是别的老师,特别是被提问题,都会紧张到口吃,最后就真的成了口吃。 那么,为什么当时被打受了惊吓,后面就会发展成口吃呢?这就是我们一直讲的,小男孩当时被那个老师踹的时候,受到惊吓进入“应激状态”,而始终没有结束,用通俗的话说就是“吓着了”,一般来讲,个体在遇到危险的时候,会自动进入到“应激状态”,同时启动“战斗—逃跑”行为来消除危险或者逃离危险,危险消失后,个体的应激状态也会逐渐结束,事后个体就会恢复正常平衡,并不会有什么心理阴影,更不会得心理疾病。但是,如果当时危险过大,不可抗力,或者个体过于弱小,根本没办法战胜危险或者逃离危险,那么就会陷入“僵住”的状态,即使危险结束了,事情过去了,个体的应激状态依然不会结束,对个体的“本能心理系统”来讲,危险依然存在,所以就会表现出特别恐惧、紧张、焦虑,风声鹤唳,草木皆兵,,就如同这个小男孩,后面虽然事情过去了,但是却变得只要看到老师就恐惧,上课一被提问就紧张的口吃,最后彻底患上了口吃。 那么,治疗的关键就是结束“应激状态”,具体做法就是首先找一个大的抱枕来作为道具,然后引导他回想当时的情景,唤醒当时的记忆,进入到那个情景的记忆中的时候,他会感觉非常恐惧,这时候鼓励他把那个抱枕当成踹他的老师,去反击他,勇敢的打出来和骂出来,这就是把“僵住”转化为“战斗”行为,这个转化非常关键,这种愤怒的反击的战斗行为,会使得个体的“本能心理系统”感受到自己战胜了危险,逐渐的个体就会平静下来,应激状态就结束了,所以我引导那个男孩把攻击行为和愤怒呈现出来,边打边骂,持续了一会之后,再听他说话,口吃明显地减轻,能比较流利地说几句话,这代表那个恐惧被化解了很多,如果再继续重复上述做法,直到他的情绪彻底平复,那么应激状态就能完全解除了,口吃也必然会完全治愈。
其实,基本上所有的心理疾病都是都属于这样的情况,只不过所谓的伤害方式不一样,但是不外乎就是打骂、指责否定、分离、失去、忽视等等,造成个体的基本心理需要不能得到满足,而个体由于弱小无法采取有效行动解决问题,满足自身需要,那么就使得个体始终处于一种“应激状态”,进而发展出各种焦虑症、恐惧症、强迫症、疑病症,长时间不解决最后发展为抑郁症,因为抑郁症就是个体长时期处于“应激状态”中,身心能量被大量消耗,却得不到很好的补充,导致身心能量处于“耗竭状态”。 所以,通过这种“心理转化”就可以有效地使得个体的应激状态结束,使身心恢复平衡状态,所谓的心理疾病自然而然就会消失,这就是内观心理的“心理转化”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