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停水之中

2022-06-26 19:35 作者:是被窝发明了人类  | 我要投稿

今日,停水一天。

我本来想说内心毫无波澜的,但仔细一想,没有水,任谁都无法起什么波澜。我还是不要多此一举的好。


谈谈《海边的卡夫卡》好了。

我在好几年前曾经被人扔到脸上过,关于这本书。于是在我浅薄的认知里,我一直以为这是一本家喻户晓、有着几十年历史的畅销书籍——不然何以至此,被一个几乎从不读书的人那么推崇,恨不得能砸到我的脑子里,让里面的内容直接灌输进我的意识之中。

然后悲惨的是,那时的我看不进去。只看了没有十几页,我就把书放到一边,转身去看吐槽视频了。村上春树,从此就成为了我的某种禁忌作家。写的都是这种书籍,我不能看。


大家由此可见,安利就是这么一件费力不讨好的事情。原本一本书被你喜欢,然后想要分享给自己的朋友,结果却只能见到一张兴致缺缺的大脸,最后这人还暗地里把你喜欢的作家划入了黑名单。世间的残酷莫过于此了。

所以即便世道如此艰难,却还依然坚持不懈地朝你安利作品的朋友,请一定要珍惜TA。TA可是跨越了无数艰难险阻,经历了各种人情冷漠,最后才走到你的面前,给你递出一份安利的。

写到这里,不禁悲从中来,想到了自己当年安利无果,还被人殴打的场景。呜呜呜,我真是太伟大了。


不过,依着我最近的情况,安利大概不是一件短时间内就会生长的事情。当年朋友在我脑上留下的印记,如今才突然灵光一现,起到了它若干年前应该起到的作用——让我去读完《海边的卡夫卡》。所以我大概也不用着急,总有一天我的诸多安利也会开花结果,随着朋友们的尸体一一沉入海底的。

我内心如此坚信。


总之,我花了三天读完了这本《海边的卡夫卡》,感觉很好,很适合老年人读。在垂垂老矣,人生已至难以挽回之境,来看一个关于十五岁少年的故事,应该会有很不同凡响的心声吧。

这是我的第一感受。

而我的第二感受,便是作品在主题上的散漫。比起一些西方的作家,村上春树似乎并不追求整本书的立意,于是这样的作品几乎去掉了所有说教的意味,让人在阅读的时候少有烦闷的瞬间。这是我喜欢的地方。

第三个感受的话,作品有黄色。这很好。


没了。




如果硬要说的话,捕捉下来,整本书的关键句子大概是这句:世界是隐喻。


以及关键的一段:

某种情况下,命运这东西类似不断改变前进方向的局部沙尘暴。你变换脚步力图避开它,不料沙尘暴就像配合你似的同样变换脚步。你再次变换脚步,沙尘暴也变换脚步——如此无数次周而复始,恰如黎明前同死神一起跳的不吉利的舞。这是因为,沙尘暴不是来自远处什么地方的两不相关的什么。就是说,那家伙是你本身,是你本身中的什么。所以你能做的,不外乎乖乖地径直跨入那片沙尘暴之中,紧紧捂住眼睛耳朵以免沙尘进入,一步一步从中穿过。那里面大概没有太阳,没有月亮,没有方向,有时甚至没有时间,惟有碎骨一样细细白白的沙尘在高空盘旋——就想像那样的沙尘暴。


由于这本书本身没什么明显的主题,于是我也不写什么让人扫兴的分析了。

唯独有一句话可以在结尾处说一下:或许人的生命中确乎有某种命运存在,是无论如何也无可阻挡的,但于这种消极之下,书中有一个似乎是积极的角度——然而无论如何,经历过命运的你,也不是开始的那个你了。

这是一个很让人玩味的话题:你以为自己被命运操纵,只是个傀儡,但这个你以为认清了的“自我”,难道真是永恒不变之物嘛?

如果它并非永恒不变之物,那么,经历过命运的你,是否真会觉得过去的自己被迫害了呢?


我对这个问题有自己的答案。但事到如今,一切都已不再重要了。

因为水至今没来。


停水之中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