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ND1 RF Miata

2021-01-09 11:52 作者:咖加车评Carplus  | 我要投稿

作者 —— 咖加用户:风pin



MX-5或者叫miata一直在车迷心目中有着重要的位置,曾经一举扛起roadster复兴的大旗,也是全球最畅销的敞篷车。Miata的配方一直很简单,小尺寸小马力轻量化,两门两座前中置小跑车。可就是一台用着2.0昂克赛拉同源引擎的小跑车(前期款只有158匹马力,后期nd2全面升级性能有了大幅提升)究竟能有怎么样的魔力,直到前一段我才有机会一探究竟。比较深度体验过miata之后,我相信你会和我一样说出,真香!二字,因为她真的很有魔力。


关于性能

这台2.0升自然吸气引擎和马自达聪明的6AT波箱在昂克赛拉上表现不错,虽有着无与伦比的响应性但以现在标准中段扭矩储备很平淡。可能是miata上的重新调教(适用油品从92变为95)又或是减掉几百公斤仅为A0级小车的重量让这台引擎在miata上明显更有活力。8秒出头的加速虽然不快但自吸引擎美妙的响应,更加厚实的中段扭矩,纯正的声线,极快的手动模式响应只要不与人斗,一切都很美好。


但仍然有吐槽的地方,稀疏的齿轮比或者说偏向买菜的尾牙让miata在一些上山2档慢弯的出弯过程略显无力,高速再加速基本上要降到3档。这样设定对于她本身动力储备我认为是拖了后腿。如果有着大尾牙的加持mx-5的加速能力会得到明显提升。另外,原厂刹车制动力建立速度也是个问题,慢一拍的制动力响应和绵软的脚感都很不跑车,这点可能只有换上多活塞卡钳才能有明显的改善。



关于操控

这是miata上最有魔力的地方,几乎完全位于前轴之后的引擎布局,低矮的重心(可以轻松小手摸地),双叉臂的前悬结构意味着极好的操控基础。试车之前,我有着这样的预期,避震器设定可能是硬中带韧,敏捷轻快。

但刚开出去一公里我就惊了,这避震器怎么这么软?行程这么长?毫不夸张的讲,miata原厂避震设定面对高减速带那种从容感是不少运动型车无法想象的,比许多买菜家用车都要舒服的多。在不少车行程用完,开始后段加硬弹跳的速度miata压过去依然轻描淡写,气定神闲,毫无颤动或者避震器打底的生硬感。但是如此柔软的避震器在日常驾驶中感觉是比较奇怪的,小角度输入动作几乎全都化为避震器压缩。速度快一些左右打方向,车身甚至会跟着摇起来。这种敏感而快速的转向手感配上过软阻尼的避震简直就是在开船好吧,我这种定制避震绞牙党完全没法接受。


好在山路上,miata避震器在中后段阻尼终于有了明显增加,拉得住车身了,弯中每一点转向动作变化、每一点油门深度的变化、刹车力度的改变都会非常直接的反应到车身动态上。驾驶员可以很清晰的感知每个轮胎受压的状态,车尾车头的动态。柔软的避震没有向轮胎传递过大的压力,这让4条型号都不一样的买菜胎始终能抓住地面。当然若是换上更抓地的半R或者R胎这套避震器十有八九是撑不住的。


山路上即使不去push很凶也很有乐趣,这种乐趣是来自一种放大你动作的快乐,一种轻盈且可控的快乐。弯中这台miata几乎不会推头出弯宽容度是非常高的,即使挑逗油门换来一些车尾向外走的动态也不会紧张。开着篷游走在山间,会不由自主的嘴角上扬。当然要是配上后轴lsd和手波,那真的就完美了。


关于敞篷

硬顶版的miata敞篷虽然开启面积感觉不是很大,但是由于驾驶舱非常拥挤狭小因而几何式放大了开扬感。举个反例就是野马的敞篷,挡在视野正前方厚厚的横梁,除了吹进来的风敞篷感并不算明显。中规miata贴心的座椅加热让冬天兜风也不至于冻成狗,顶多算是单面煎蛋吧。打开暖风,穿上棉衣,带上帽子,冬季80km/h以内开蓬行驶都是可以接受的。



关于外观内饰

笔者最爱NA和ND mx-5的设计。在不少主流品牌设计崩盘,越来越迷惑,吃藕的情况下,再来看nd miata 简直就是一股清流。特别是对于一部跑车,没有自己的味道、没有动人的外形设计那将毫无意义,直接扔进垃圾桶算了。


Miata人见人爱的可爱风,没有凶狠的线条和横眉立目的风刀非常吸引人。当然内部就相当乏善可陈了,狭小拥挤的驾驶舱和仅有的一个杯座时刻提醒着你这是一部实用性0分的跑车。不过还算好用的中控屏幕,bose音响,设计和风格很棒的仪表比86纯直男上世纪内饰还是强一些。


关于价值

这真的是一部可以日常很省油、很好开、非常舒服的玩具,开过还会经常回想起的一部车。可能没有手波,没有密齿、没有lsd,没有nd2新引擎有些遗憾,二手还要30+的售价也让人下不去手。就算有机会购买,指标可能又成问题,但是这都不能阻止我们对miata的喜爱,因为miata is always the answer(M I A T A)



ND1 RF Miata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