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明朝编撰的《元史》在“二十四史”中的评价为什么最差?

2019-06-06 09:23 作者:御鬼人  | 我要投稿

“二十四史”是中国古代最重要的纪传体史书系列,但各部史书的评价却褒贬不一。其中评价最低的就是明朝编撰的《元史》,被称为“文之陋劣,亦无如《元史》者”。这又是怎么回事呢?


在“二十四史”中,《元史》的编撰时间是最短的。洪武二年(1369年)二月初一,明朝官方的《元史》编纂工程正式开始。当年八月十一,《元史》主体部分便编纂完成,用时仅188天。


洪武三年(1370年)二月六日至七月初一, 210卷的《元史》编撰全部完成,仅用了331天。《元史》编撰速度快的主要原因是直接堆砌现成史料,很少进行甄别考证,文本整理的工作。


正因如此,《元史》中存在很多错误,连有些元朝皇帝的庙号都没写对。另外,因为编撰者不懂蒙文和草原风俗,所以《元史》有关蒙古族的记载也是错漏频出,有些元朝的开国重臣都没传记。


因此在《元史》成书之后,明清两朝的官方机构和民间学者都对《元史》进行订正和补充,但依然不足以弥补《元史》的问题。1921年,北洋政府干脆重新编撰《新元史》来取代《元史》。


不过要指出的是,《元史》的评价最差是与其他“二十四史”相比的。《元史》依然是今天研究元朝历史最重要的史料文献之一,不少散佚的文献更是依靠《元史》才得以保存至今的。


明朝编撰的《元史》在“二十四史”中的评价为什么最差?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