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thebeauty学习,12-15伪缺点/12细心详细分析~
伪缺点和一些化妆或者装扮思路
传统变美思路,往往是「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式的,第一步先找到明显缺点,第二步尽力修饰。
但要提升整体美感,这种思路往往南辕北辙。
比如,鼻子塌就把鼻影打很重,试图让鼻子显得高,但效果却是显脏+一眼注意到鼻子。
一个视觉原理:脸上某处颜色越多、越重,反而会越吸引注意力。
比起「一味遮掩修饰缺点」,更高阶的打扮思路是对缺点「恰当修饰+(通过强化优点或特定风格)自然弱化」。
伪缺点
第一是不影响舒适度的不标准地方
一般来说,嘴巴或眼睛长得个性些,如略阔、略窄、略圆、略尖等,都不太影响整体舒服度,如果整体缺乏个性和辨识度,反而可以强调强化。
相对的,那些明显指向「不舒服」(包括不面善)的特征,如人中长、鼻头过于下勾、嘴唇过薄、肿眼泡且无神、面部纹路凹陷憔悴等,就并不适合拿来「放大」
第二是与总体风格相配的不标准
如果你的「缺点」是那种跟整体和风格符合的「缺点」,也完全可以强化,反而可加强个人特色。
这个得慢慢理解了,整体风格有什么娇美千金啦,野马风啦,这样五官的问题放在风格下就是特点
第三是问题点但不至于严重到拖累整体成为缺点
「凸」也只是嘴这部位的一个维度,即使嘴巴略凸,但唇形唇色好看,嘴巴整体依然是好看的,并不需要一味弱化。
就是每个打分都有很多维度的,整体不是负分就不用去掩饰,可以强化下,弱化其实还拉低了整体的优点
不是放大缺点,而是强化美点
其实清爽感是第一美感,干净!健康!这个方向就没错的
所以,不要熬夜,不用焦虑,现在的时间投入学习积累绝对没错,不要匆匆忙忙的去焦虑,让自己情况一直恶性循环到崩溃。。。。少赚几年的工资有没啥的。。。
协调感也是非常重要,稍微修饰,不要过度
更尊重自我,更自然——这也是我追求的

关于细心
一般让人感觉靠谱的人,都会较细心、负责、遵守规则;而让人感觉不靠谱的人,往往同时具有粗心、不负责、不遵守秩序等特质。
心理实验表明,「可靠性」越低,创造力往往越高,可靠性低的人,往往能更快调整自身状态,适应变化,心态显得比较「强韧」「反脆弱」。
如果你从小就偏「粗心型」,往往更适合需要创意和适应力的工作,而如果一份工作要把「细心」看得很重,可能就不太适合你。
如果你从小就偏「细心型」,可能往往更慢性子、谨慎、不太会表现自己。由于注重细节,还很容易过于追求完美,心态上容易焦虑。
在继续下去之前,想要发散一下,首先,在性格分析的认知获取中,就有细节型和整体型
当然后来学了简妮的课,我觉得的确是细节型和逻辑框架型概括更好
细节型会更焦虑吗?全能自恋的完美主义?忽略整体只关注自己符合自己需求的细节?
而抓逻辑框架的,会更创造性吗?创造性在于忍受模糊度,注重体验,建立真实的联系——这是不是也要求太完美了,其实只要热爱投入有时间空间感就能更创造性,所以说,喜欢底层逻辑的就知道这是个探险的过程,挫折商里面就有时间空间感,而全能自恋当然就更容易崩溃,因为自恋掉落,独木桥焦虑
我觉得本质还是只有自恋维度思维维度,和体验维度情感维度的差别吧
然后,不是什么细节都重要的,关键性细节的get是可以通过迭代来的——我刚做饭不久,真的是。。。时时翻车啊。。。但通过迭代,状态会up的

下面看看这里改变粗心的思路
第一是心态上重视,知道哪些是关键的东西很重要——老板重视什么
第二是环境
安静的环境能提升准确率和成绩,而视觉或听觉的打搅,会导致准确率降低。
学习中,可能做这题的时候,心中却想着之后的题和事,无法专注,就很容易粗心。
专注的这个培养,以前在教育机构的时候get了,长辈不要总在孩子学习的时候送水送吃的什么的,千万不要边看电视边写作业,大概率会变得不能专注,思维和体验在争夺注意力。。。
第二个问题是在于完美主义,自恋,总对现状不满意,想着以后要做什么,活在幻想中,当然就不专注了——这是我曾经的问题,现在骑车都比以前速度快——因为在锻炼专注当下体验了

第三是避免过度紧张
为什么过度紧张?因为焦虑,为什么焦虑,挫折商中的扩大问题啦,缺乏时间感空间感啦,把当下看的太过重要,事事完美的全能自恋——是会这样的
唉,这样啥事儿都归因于全能自恋,感觉就不太好。。。这段时间学习武老师的课程太集中了。。。过段可能就好了,但是焦虑真的需要情感维度和体验维度的认知才能解决,而且热爱和投入,在过程而不是结果才好

第四是合理安排时间
这是整体大致计划并且执行的能力,环节都到位,并且能力ok
哦,这就是节奏感和业务能力
第五是用checklist检查
经验很重要,checklist也很重要
第六是复盘迭代
把复盘迭代的认知理解决策都用到行动上,checklist化

小结:
想先说说细心这回事
两点想先发散,第一个就是忘事儿,第二个就是checklist
很久以前就看过一个故事,说是拜访成功人士时间管理的秘诀,结果去拜访那人一直有各种打断然后不停去完成,拜访人最后没沟通到两句,但是他说已经知道了,秘笈就是及时处理
个人现在用的也是这种办法——曾经我觉得,这多打断啊,应该记下来后面再一件件的做啊,但是现在觉得,这应该是分性格
不关注细节小事的人,如果专门花时间处理小事,真的会比较焦虑,而且心里放着事真的比较烦,而且本来对大事有目标感,不会忘记的,所以更好的办法就是想到什么就立马处理,然后内心舒畅,而且本身的目标是不会忘记的
那关于checklist,个人从第一份工作开始就用了,自己做的流程和文件模板,对于那种没啥创造性和自我发挥性的工作,checklist最需要了,个人是不想浪费记忆在这上面的,每次需要做相关的事情,就打开自己做的流程文件,一个个看过去

其实细心这个东西,是有应用范围的,在复盘的第一步认知上就有“抓大放小”,就是抓住重点,如果所有的眉毛胡子一把的细心,真的是烦死了
当然还要看工作性质——会计啦律师啦这种的。。。就适合谨慎型的人去做
在其位就用其方式,曾经工作中的关注点,换个工作根本不care,比如在制造型企业和服务型企业,完全的方式不一样
服务型的条条大道通罗马的关键在于,客户池里总有适合的那一款。。。不用死磕制造业就一个客户——领导。。。服务型的工作,客户就是领导。。。
但无论在哪个工作,面试时经验当然是很被看重的,认知空白公司就要花很多成本来培养,还不知道最后能不能胜任,而在工作具体中,业务能力和节奏感是非常重要的,不同层级要驾驭不同等级的业务引擎和团队节奏感层级——这是基本能力来着
焦虑是可以通过确认方向、拟定大致计划、了解大致速度、整体节奏感安排来缓解的
当然最大的焦虑,还是全能自恋,和不能按照自己的意志来生活导致的,所以,学学心理学,找到根本原因才能解决问题

关于复盘迭代,这也是商学院教的非常非常经典的方法,靠着这个方法,凡事都可加速
关于checklist,想起来大神分享的一个课程,如何学以致用
第一,笔记时记重点,记过往认知之外的点,不要什么都记,要留出空间来看老师的表情和动作——信息get要全面
这个其实要求学习时有一定的基础,最好有一点实践。。。。而且,还要有自己的认知框架——学习力表达力思考力这个能力是学习的基础。。。。
第二,要能提炼的给小孩子讲都能讲明白的程度——这个要求就有点过分了。。。只能说还是对底蕴有很强的要求,过往已经有很多底层理解的基础了——其实这要求是学习到底层逻辑的程度啊
第三,要应用在自己的工作生活场景中去思考,哪些场景能用,哪些场景不能用,为什么,这个是实践指导了,必须先在思维中用,才能在现实中用啊
第四,要把实际应用中的指导checklist化——这种对细节的关注不靠大脑记忆的,要靠的是checklist
艾玛我现在真的服了自己的一些记忆力了,真的是这么久了,记得清清楚楚——可见当初学的非常底层,而现在自己的思维也更强大了。。。主要还是因为那是大神的分享——说实话,大神们的分享我可都是超级认真的!
那我把全能自恋给checklist化?
今天学的那篇差不多已经都总结完了

over了~
艾玛,我买的checklist小本本真的是没用过——当交学费了。。。浪费是生命的必须,勇于尝试嘛QA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