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7日【常识午餐】
1.(单选)关于生活中常见的字母及其含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视频显示格式1080p中的“P”是指逐行扫描
B.手机流量数据20GB中的“GB”是指兆字节
C.2HP(2匹)空调中的“HP”是指压缩机数量
D.4K超高清电视中的“K”是指色温单位开尔文
【答案】A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科技常识。
第二步,1080p是一种视频显示格式,外语字母“P”意为逐行扫描(Progressive scanning)。A选项说法正确。
因此,选择A选项。
【拓展】
B项:“GB”是计算机中的一种储存单位,指千兆字节,而“MB”指兆字节。B项错误。
C项:HP(匹)是制冷量的单位,是一个功率单位,与压缩机数量无关。C项错误。
D项:在数字技术领域,通常采用二进制运算,而且用构成图像的像素来描述数字图像的大小。由于构成数字图像的像素数量巨大,通常以K来表示。D项错误。
2.(单选)下列关于太空失重环境对生物生长影响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搭载的种子在地面种植后,产量增加
B.在失重的环境下,生物生长速度加快
C.在空间站的温室中,植物几乎没有茎
D.失重环境对动物习性和感觉器官无影响
【答案】B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科技成就并选错误项。
第二步,太空失重环境使生物生长过程变化很大。在失重环境下,有一些生物的生长速度变得缓慢。1994年9月8日,日本航天员把4条青鳟鱼和340颗青鳟鱼卵带到太空。结果是,从地面上带到太空的鱼卵经过4~5天就孵出了鱼苗,而青鳟鱼在太空产下的鱼卵过了13天才开始孵化。看来,在太空孵化养鱼没问题,但在太空中鱼的繁殖却很慢。因此,“在失重的环境下,生物生长速度加快”说法错误。
因此,选择B选项。
【拓展】
A项:“搭载的种子在地面种植”被称为太空育种,即航天育种,也称空间诱变育种,是将作物种子或诱变材料搭乘返回式卫星或高空气球送到太空,利用太空特殊的环境诱变作用,使种子产生变异,再返回地面培育作物新品种的育种新技术。太空育种具有有益的变异多、变幅大、稳定快,以及高产、优质、早熟、抗病力强等特点。A项正确。
C项:植物在太空中受失重的影响,改变了根向地和茎背地的习性;同时,由于航天器每天绕地球14~16圈,昼夜交替很快,破坏了原有的正常生长的机理。因此,在空间站的温室中,植物几乎没有茎。C项正确。
D项:失重环境对动物的习性和感觉器官无影响。前苏联航天员将两只猴子带到“宇宙1887”号生物卫星上,在经过13个昼夜飞行后对它们进行观察,发现猴子能很好地保持原有的习性和掌握原有的技能,感觉器官也没有受到不可逆的影响。D项正确。
3.(单选)边缘计算指的是在网络边缘结点来处理、分析数据。边缘结点指的就是在数据产生源头和云中心之间任一具有计算资源和网络资源的结点。根据上述信息判断,下列关于边缘计算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手机可以看作人与云中心之间的边缘结点
B.采用边缘计算会增加网络数据流量
C.采用边缘计算可以减少能源的消耗
D.采用边缘计算可以减少响应时间
【答案】B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科技常识并选错误项。
第二步,在理想环境中,边缘计算指的就是在数据产生源附近分析、处理数据,没有数据的流转,这样能够减少请求响应时间、提升电池续航能力、减少网络带宽同时保证数据的安全性和私密性。所以,B项说法不正确,边缘计算会减少网络数据流量,而不是增加网络数据流量。
因此,选择B选项。
【拓展】
A项:边缘结点指的就是在数据产生源头和云中心之间任一具有计算资源和网络资源的结点。边缘结点(包括智能家电、手机、平板等)产生数据,上传到云中心,服务提供商也产生数据上传到云中心。所以,手机就是人与云中心之间的边缘结点,网关是智能家居和云中心之间的边缘结点。
C项: 边缘计算把部分计算任务从云端卸载到边缘之后,整个系统对能源的消耗减少了30%-40%。所以,采用边缘计算可以减少能源的消耗。
D项:采用边缘计算可以减少响应时间,特别是在人脸识别领域,响应时间由900ms减少为169ms。
4.(单选)我国在区块链领域拥有良好基础,要加快推动区块链技术和产业创新发展,积极推进区块链和经济社会融合发展。关于区块链的特征和作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省去第三方中间环节,降低交易成本
B.打通部门间的数据壁垒,实现信息共享
C.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存证”难题,维护社会秩序
D.排除管理员外任何人修改信息的可能性,确保信息安全
【答案】D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信息技术常识并选错误项。
第二步,区块链具有安全性。区块链上信息的不可篡改性和去中心化的数据储存方式,使其成为数据和信息记录的最佳载体,只要不能掌控全部数据节点的51%,就无法肆意操控修改网络数据,这使区块链本身变得相对安全,避免了主观人为的数据变更。所以,即便是管理员,也不能随便篡改信息,保证了信息的绝对安全。
因此,选择D选项。
【拓展】
A项:区块链本质上是一个去中心化的分布式账本。去中心化,也就是说所有的交易都是点对点发生的,无需任何的信用中介或集中式清算机构。因为实现了点对点的交易,中央处理或清算组织成为冗余;因为交易的真实性是由区块链上所有参与者共同验证和维护的,所以作为第三方的信用中介也失去了存在价值。
B项:区块链技术不依赖额外的第三方管理机构或硬件设施,没有中心管制,除了自成一体的区块链本身,通过分布式核算和存储,各个节点实现了信息自我验证、传递和管理。去中心化是区块链最突出最本质的特征。区块链“分布式”的特点,可以打通部门间的“数据壁垒”,实现信息和数据共享。
C项:区块链“不可篡改”的特点,为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存证”难题提供了解决方案。只要能够确保上链信息和数据的真实性,那么区块链就可以解决信息的“存”和“证”难题。比如在版权领域,区块链可以用于电子证据存证,可以保证不被篡改,并通过分布式账本链接原创平台、版权局、司法机关等各方主体,可以大大提高处理侵权行为的效率。
5.(单选)长征五号B遥二运载火箭在海南( )航天发射场地点火升空,将载人航天工程空间站“天和核心舱”精准送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中国空间站建设首战告捷。
A.酒泉
B.西昌
C.文昌
D.太原
【答案】C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科技常识。
第二步,2021年4月29日11时23分,长征五号B遥二运载火箭搭载空间站“天和核心舱”,在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发射升空。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中国空间站建设首战告捷。
因此,选择C选项。
【拓展】
文昌航天发射场位于海南省文昌市龙楼镇,隶属于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是中国首个开放性滨海航天发射基地,也是世界上为数不多的低纬度发射场之一。
A项: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是中国创建最早、规模最大的综合型导弹、卫星发射中心,测试及发射长征系列运载火箭、中低轨道的各种试验卫星、应用卫星、载人飞船和火箭导弹的主要基地,基地并负有残骸回收、航天员应急救生等任务,自1958年10月20日成立以来,中心先后执行110次航天发射任务,成功将145颗卫星、11艘飞船、11名航天员送入太空。A项排除。
B项: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是中国卫星发射基地,组建于1970年,是我国三大航天发射中心之一,管理使用西昌、文昌两个航天发射场。西昌发射场1982年交付使用,位于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冕宁县。B项排除。
D项:太原卫星发射中心是中国试验卫星、应用卫星和运载火箭发射试验基地之一。同时负责我国海上卫星发射。发射中心拥有火箭和卫星测试厂房、设备处理间、发射操作设施、飞行跟踪及安全控制设施。太原卫星发射中心具备了多射向、多轨道、远射程和高精度测量的能力,担负太阳同步轨道气象、资源、通信等多种型号的中、低轨道卫星和运载火箭的发射任务。D项排除。
6.(单选)建国以来,我国在科技方面取得了瞩目的成就,下面的表述错误的是:
A.“天鲲号”是首艘由我国自主设计建造的亚洲最大自航绞吸挖泥船
B.“嫦娥四号”探测器的发射,在人类历史上首次实现了航天器在月球背面软着陆
C.“蛟龙号”是我国首艘载人潜水器支持母船
D.“雪龙2号”是我国第一艘自主建造的极地科学考察破冰船
【答案】C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科技成就并选错误项。
第二步,“蛟龙号”载人潜水器是一艘由中国自行设计、自主集成研制的载人潜水器,也是863计划中的一个重大研究专项。2010年5月至7月,蛟龙号载人潜水器在中国南海中进行了多次下潜任务,最大下潜深度达到了7020米。“深海一号”是中国首艘载人潜水器支持母船。船长90.2米,型宽16.8米,设计排水量4500吨,续航力超过12000海里,自持力达到60天,可在全球无限航区执行下潜作业。
因此,选择C选项。
【拓展】
A项:“天鲲号”绞吸挖泥船是由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第708所设计,上海振华重工集团启东公司建造的新一代重型自航绞吸挖泥船。同时是第一艘由我国自主设计并建造的亚洲最大自航绞吸挖泥船。
B项:2019年1月3日,“嫦娥四号”在月球背面南极艾肯特盆地实现人类首次软着陆。
D项:“雪龙2号”极地考察船是中国自主建造的首艘破冰船,是全球第一艘采用船艏、船艉双向破冰技术的极地科考破冰船。它能够在1.5米厚冰环境中连续破冰航行,交付使用后将填补我国在极地科考重大装备领域的空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