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HEY!这是我的自我介绍

2023-03-02 12:06 作者:耀师傅  | 我要投稿

  我出生在90年代213国道边上的一个小镇,当地除了厂房就是山,城里孩子都已经不玩悠悠球了,我们这儿才刚开始卖。

  爷爷奶奶作为高知从哈尔滨来四川支援三线建设,也因三线建设,天南地北的人都往这里来,我儿时的玩伴几乎没有一个是土生土长的四川人。其他省市的人饮食,说话习惯是怎么样,我从小就在各个玩伴的家里耳濡目染。

我的玩伴家门外
新鲜的香菜
楼道里是谁我不认识
我家外围的小院
这个防空洞里一直没有灯,穿过去我回家能快十分钟左右
防空洞外面的厂房
防空洞外面的乡亲

  这儿虽穷,但所有厂子弟都念书,拢共三四千人的地方,却有人开了一家特别大的书店,五毛钱一本书,可以租借一周。阅读让我看到了更大的世界,但我所置身是环境又是那般渺小。我爱观察周遭然后自我思考的习惯,大概就是在那时形成的。

  在这儿的孩子生长的更“野蛮”又“矛盾”,用拳头解决问题都是小事,打完了输的一方还得跪着背诵课文,抽查式的,如果背不下来还得挨揍,属实是把知识就是力量阐述的透彻,只是挨揍的一方要经历精神肉体双重折磨。

曾经小伙伴的家
曾经小伙伴的家
我邻居的家
我家外面开小卖部的老板的家

  我在这样的环境里长大,喜欢地下文化,领着身边的孩子纹身,染发,打耳洞。同时又念书,阅读,喜欢村上春树和川端康成。现今反倒是认为这一点也不野蛮矛盾了。如果一个人一眼就被看透了身份职业和内在,那他身上的标签一定太明显,这多无趣。

  况且《小王子》里说:美好的事物用眼睛看是看不见的。

  当然,这也得益于我自己与自己终于和解了,有很长一阵,我觉得我都是这个“知识分子”家庭里的异类,北方的亲戚来到四川,见到我不外乎就是一句:呀,你这满头辫子,你这大纹身,好找工作吗?

  好找,看找什么。

  某我姑父跟我说,你既然喜欢写作,为什么不试试把你想表达的东西定格下来,也许那个瞬间胜过你撰写千言万语。

  这话我听进去了,大学还没毕业我便翘课做摄影助理去了。

山洞后面的厂房
很久没启动过的吊钩
这风扇还能转吗
曾经下班后的工人遗忘的手套
航车之上
航车之下

  一干就是十一年,这个过程里我拍过五百多对新人的婚纱照,一千多个家庭的宝宝照,后来离开影楼建立团队,做了电影《我和我的祖国》成都官媒指定摄影师,拍了vivo、悦客、九阳,共享单车、中国石油西南宣传片,奥迪奔驰的广告,以及大大小小的私企TVC和电商图片视频。

  如今我越来越觉得我该给自己做点东西了,虽然我很享受我的工作,但我从未为自己做过什么。

  开始在B站发我养的狗就算是一个开始吧,可能谈不上所谓的创作,只是把普通的生活随手放到了这个平台,但我仍觉得收获颇丰,我想我再有一点时间就能做出一些我真正想做的东西了。

  谢谢你关注了我。

  我叫阿耀。

  

  

HEY!这是我的自我介绍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