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作为半个创作者的一点小思考

2023-06-07 22:12 作者:POPAAAS  | 我要投稿

我觉得一个好的作品要敢于走出环境。例如现在散播焦虑比较多,我们就去做沉下心来才能看的内容,不探讨真理,而是旨在告诉人们对世界的认识最好不要是完全统一的,这样会让人在生活中感到偏执与痛苦。比如说我想做一个多结局的项目,那我要尽量突出这个多结局的作用,简单的考虑“为什么多结局”“怎么多结局”之后就直接去进行,不要被束缚,一个主题不是一段丝带,而是一根竹竿。不是丝带缠住了你,而是你往竹竿上缠丝带。 还有就是一些基本的问题——这些事不用走出环境。例如在作品中,“输出”观点时要尽可能留白,引起思考,或者委婉,你的观点不可以以一种强迫的模式传递给他人,因为在这个时代,强制性的观点输出已经成为了病。静下心来思考是我们要去做的。还有在批评与提出问题时,要一针见血,说出优劣,说出改进的具体方法。不会的话就不要提,就以疑问的形式指出问题。这样你不会被一种富有攻击性的思想所拘束。 接下来还有两点——放平心态和学好语文。 放平心态,就是对一切事不要过于在乎,更不要不在乎。例如一个小伙子,他和朋友起了争执,这个时候他的内心就会产生一种无法描述的冲动,一种怨恨、自责、悲伤、激动、遗憾、满足并在一起体会的冲动。这个时候,他的观点很有可能偏激,他的心态处于一种“你千万不要太记恨这件事”的感受。这就是不对的,因为真正不记恨的人是不会给予自己任何暗示的。对,不要给自己任何心理上的压力——也就是暗示。暗示是死循环,具体的运作方式这里不多阐述了。我觉得英文里的“放轻松”十分形象,它是这么说的:“Take it easy.”这个take,意思在这里是放下,it呢,就是这件事,easy就是轻松的。轻松的放下,“放下”,才是放轻松。作品没有人看怎么办?不要急,也许只是你太不起眼了,这不是你的问题,因为你没有去表现自己,或许你的内心并不是一种希望变得出名的感受,而是享受当下的宁静。如果你不是,你就是想要一鸣惊人的话,也是合理的。这时就要抓住机会表现自己了——如果你想做的话,你一定能做到。 至于学习语文,这个其实没必要多说。这是基本功啊!你的母语!难道还不值得你好好学一学吗?英语可以不学——前提是不考。但是语文,语文是没有任何借口不去学的。我们这里的对话是给创作者们的一些小建议,对吧?那么这些建议里多用到描写与议论,阐述了我的观点,并用一些“小手法”成功地强化出我的观点。这就是语文的魅力,我的朋友。我说的每一个字,每一段话,你都可以用语文分析,哪怕是口语也是可以的。创作者真的不可以不学语文,因为表达是中文创作者的必学科目。 最后你要点明主题。这是对前文的总结,更是点睛之笔。有的时候不需要——留白是对极致的升华。但是现在我们是需要的,因为我们在议论。对,没错,我们在议论,实际上,刚才的内容,全都是我输出的观点。这一点也可以像这样点出来,让大家深刻的认识到,“哦,原来我没有被束缚住啊,我还是可以有目的地参考这一观点的。”但是千万注意,不要让观众只认识到前半句,即“未束”,而忽略后半句,“目参”。这就是我的一点小理论:“未束目参”。

作为半个创作者的一点小思考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