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经济学名词解释》39、不变资本 可变资本
【本文转载自《政治经济学名词解释》人民出版社1974年版,徐禾主编】
【如有错漏或其它问题,欢迎指正】
39、不变资本 可变资本
资本家为了进行生产,必须用他的资本购买生产资料和劳动力这两种生产要素。前者是生产过程的物质的或客观的要素,后者是生产过程的人的或主观的要素。资本这两个部分,在剩余价值生产中,起着完全不同的作用。
生产资料消费的结果,它的价值会比例于它消耗的程度,转移到新产品中去。例如,在纺纱过程中,随着棉花被纺成棉纱,棉花的价值也就全部转移到棉纱中去。由于投在生产资料上的这部分资本在生产过程中不发生任何价值量的变化,即不增殖价值,而只是起着吮吸劳动鲜血的作用,因此马克思便把它叫做不变资本(用拉丁字母c来表示)。
可是,资本家用在购买劳动力上的那部分资本却不是这样。劳动力的消费过程,也就是劳动过程。工人的劳动,不但能再生产出为购买劳动力而支出的资本价值的等价,而且能生产出比这个等价更多的价值,即剩余价值。由于用在购买劳动力上的这部分资本价值,是一个可变量,会增殖自己的价值,因此马克思便把它叫做可变资本(用拉丁字母v来表示)。
根据资本的不同部分在剩余价值生产过程中的不同作用,把资本划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这是马克思的一个伟大功绩。这一划分对揭露剩余价值的真正来源具有重大意义。它证明了资本家无偿占有的剩余价值,并不是象资产阶级学者所宣称的那样,是什么由资本家垫支的全部资本带来的,而只是由其中的可变资本部分带来的,也就是由雇佣工人的劳动创造的。雇佣工人的剩余劳动,乃是资本家发财致富的唯一源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