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尼泊尔旅行日记,2023-6-29,到达加德满都

2023-07-01 01:20 作者:BrightRivers  | 我要投稿

我花了五百来块钱,基本上是包了个车,从吉隆口岸拉到加德满都。

虽然基本上是个钞能力的故事,不过其中我觉得还有些曲折离奇。

早上在吉隆吃了个早饭,还行,2块钱2个馒头,2块钱一个鸡蛋,2块钱一碗粥,一共6块。话说我在苏州吃个巴比馒头的早餐还7块5呢。

吃完饭再拍了两张景色,回去退房。其实尚客优是有一个到边境的出租车手机电话的。不过我还是希望能遇到早上那个40块钱的小面包,大概率这不是一个路子。在找早饭的时候我看到广场旁的小面包,问了司机几句,比方多长时间一班。他没说什么有价值的信息,倒是旁边的一个饭馆的老板提供了一些有趣的,比方,坐满就走,没有固定时间,再有就是可以找她换外币,比方尼币1:19,我那会儿刚去中国银行换了200块钱的,基本上是1:17。所以这也是一经验。等到了尼泊尔看看那边换汇怎么样。

多啰嗦几句在中国银行的换汇经历。首先是没法结售汇的,他们没解释为什么,我自己用app试了试,应该是因为尼币太小了这个币种,结售汇下拉菜单里没有。他们也不接受别的币种,比方我的泰铢还有七八千。因为没有带母卡,我就遵从他们的说法,用工行的信用卡取现,再换成尼币。但我怀疑这里面是否还有别的操作方式,毕竟我的掌上银行是完全可以使用的,只是没带母卡。

我在广场另一端找到了去口岸的车。果然,得凑齐6到7个人才行。那就等呗。连司机都好奇问我为什么现在去口岸的人越来越少了。我哪知道。不过我相信我身边的人绝对不会选择陆路出境的方式,而都买机票飞过去体面尊贵得多。

好不同意凑够了7个人,差不多等了一个小时,其中只有我跟另一个人是中国人,其他5个都尼泊尔人。出发,在第一个中方警察站接受检查的时候我一路走回来突然有种似曾相识的感觉,所谓逮虾户deja vu。我觉得我曾经经历过这一幕,感觉特别强烈。

一路上我跟坐我旁边的一个二十岁出头的小哥聊了几句。比方他问我能不能讲英语,尽管他能说一点中文。而他比较惊讶于为什么我能说英语,大多数的中国人,他说,都不怎么能讲。

然后他跟我提了一句特别要命的话:你打算怎么去加德满都呢?

我觉得当然是到了那边就坐大巴。他说:没车。那边的巴士早上七点多就跑了。但他说他也是要去加德满都的,所以可以跟我一道,他有办法先坐车到一处再转。但可惜后来阴错阳差我没再跟他会合。

车到吉隆口岸,已经是中午,结果,口岸关闭午休。好嘛,我又懵了。在边境边吃了个饭,还是老一套的套饭,价格也差不多老一套。反正这次出门我跟我自己说,无论是什么,只要是正餐,就没啥可客气的,吃就完事。只要不拉肚子就行,至于口味,无所谓。

在口岸我们这一侧的停车场我看到一些尼泊尔观光客跟他们的大巴。男女老少都挺兴奋的,感觉对他们来说,来中国这边也是个大快乐。

在馆子里喝了好几杯茶,总算是蹭到了一点半,国门再次打开,于是赶紧去办手续。

排队的时候有两个人后来有了些故事。

其实在排队的时候我还看见了早上一起坐车说也要去加德满都的那个年轻人。只可惜他在我事前不少,等我过关,早就没了他的身影。

另外一个,或者说一对儿,本来是在我之前的,但其中的太太一方因为健康申报有问题,被我反超了。我看他们夫妇的护照样子有点不一样就有点好奇,我以为是香港或者台湾那头的。不过看到他们护照上的国徽,应该不至于是台湾。

盖戳的那位问了我几个问题,比方刚从泰国回来,我说是,然后说我的护照是苏州签发的,我说是,因为跟我刚才申报的时候写的老家地址有点合不上。我之所以写老家那个,实在是因为那个地址打字少,而苏州那个地址比较难记。

盖戳,过关,出门有一道桥,也就是一条界河,过去就是尼泊尔了。在桥上,有一个军人再查看了一遍我的护照,最后来了句:“注意安全。”

我在@飞路185的视频里看过那边尼泊尔检查行李是怎么翻包然后试图给你还原的。所以这套操作我倒不觉得意外。但有趣的是在房子里检查了包还得转出房子到房子窗口处登记。

而这会儿,那对我说我反超的夫妇也在那儿。然后阿姨跟抓住根救命稻草似的,问我,你能不能讲英文,于是我就帮他们跟尼泊尔的边境警察沟通。其实这对夫妇是没有签证的,只是希望过去看几眼,晚上就回来。而帮他们过关之后我问警察哪儿有去加德满都的车,他们说往前走就有。

正好,我就跟那对夫妇一起往前。而这时候我才知道他们其实是苏州来的。我说我也正好住在昆山。

然后我就遇到了今天最重要的一个或者说一群尼泊尔人。的确,没有大巴了,但要去加德满都也不是没办法——坐吉普。其实就是打车或者包车去。

有意思的是那对苏州的夫妇还让我去问问能不能载上他们一道,不过运气不错的是,幸亏没把他们也捎上。一方面是他们真到加德满都晚上就回来不来了,另一方面则是后面还有波折。

我坐在他们示意的吉普车上惴惴不安地等待他们的沟通结果。然后其中的一个跟我说,去到那边本来是可以有五六个人的,平均下来也就没多少钱,但你现在是唯一一个人,就相当于单独包车,需要1万尼币(500块钱)。我同意了。

不过这个钱马上又变成了400,因为之前过关的时候另一个有趣的家伙上车了。

当时排队就有一个人耽搁的时间比别人都久。这是一个援助项目的负责人,有意思的是还是我的老乡,是西藏外事办的项目,给这边一个县的学校修个图书馆。而他还带着几个中方农民工,他们一起上了车。于是有人上来就按照人头来点:你你你,每个人一百,你(指着我)四百。而且给了钱才能走。借着那个负责人的热点,我用微信支付了400。而负责人给跟他同车的两个农民工用尼币付了账。

可没想到刚走了几步,我们就又陷入了长时间的等待:负责人有一辆挂重庆牌号的车也要带过去,但在他的驾照审核上,尼泊尔方面的系统出了问题,死活运行不过去了。

我们一群人等了一个多小时。负责人说以前的话靠手写,现在有了系统了反而更麻烦。

而在这一个多小时里,我开始跟两个农民工聊了聊。比方他们中有一个是第一次出国务工,另一个是老兵了。他曾经去老挝跟过化勘队,也就是调查那里土地的一支科考队。然后他说,那群人吃的可好了,也就十来个人,配了两个厨子云云。

好容易等来了审核过关,负责人支付了7000尼币(350块钱)给尼泊尔那边的人,我们就继续出发。其实他们要坐到的地方并不远。大概跑了半小时,他们三个人就下车了。其实我还挺希望他们能多陪我坐一会儿的。现在车上就只有我跟那个长得跟《三傻》主人公似的司机了。

到加德满都这一路基本上就是下山然后沿着山谷跑,再上山,再下山即可。

我的学生前两天跟我说要去体验下“摇摇车”——因为路况极差而左摇右晃。这回我还没到加德满都,这一路上就体验了五六个小时。

司机用他口音极重的英语给我留下印象了些短句:

景色很好,但路很烂;

尼泊尔人很好,但警察很烂;

这一路上警察的卡子多得不要不要的。

而每次过一个卡子他就要递过去一张单子,这一路就递过去差不多七八张总共。

到了六点过,司机说要去吃个饭,航哥瑞,我也就自告奋勇跟他一起。之前那个负责人也提醒过我有这种事儿。他经历过这个。

在饭馆里,他点了个类似于快餐的东西,一份饭,加一份菜,而他建议我点个Momo。虽然包括在拉萨的头天晚上那位叫飞飞的女孩说的,Momo就是饺子,但我觉得更像是生煎或者整包。那造型实在不像个饺子,皮儿也够厚。

吃完饭,继续上路,天暗下来了。我们开始爬最后一个山。虽然我还没有Sim卡,但好在地图还能显示自己的位置,也就大致可以推断离加德满都还有多远。这时候他跟我说还得再给他3000尼币(150块钱)。具体他是怎么跟那几个边境的黄牛党“分赃”,我也没问明白他也没说明白。

翻过山头,山脚下的城市立刻映入眼帘。这一幕有点像很多年前我坐车从丽江跑到攀枝花,也是在晚上突然看到一片山脚下的灯火。我说我同意再给3000尼币,但需要他把我直接拉到酒店。先前那个负责人说他们可能会把你就丢在城边,然后就有一群出租车司机跑上来众星拱月一番。

一路下山,然后往城里开,我就有点担心他会把我丢在一个前后不靠的地方。而在整个城市里穿梭的时候,我算是对这个城市有了第一个照面,的确跟我想的很不一样。朋克程度远超我的想象。几乎就没看到什么大马路,整个城市感觉就是一堆小巷子。

终于,他问我要地址,而好在离线的情况下缤客也能打开,他拨通了酒店的电话,我听见电话那头是一个男人更加徐徐缓缓的声音。他们沟通了一阵,然后继续开车,开了一阵,停下来又来一通电话。完事儿之后,他跟我说,酒店会有人来接。

三分钟后,一个身着黄色制服的人来了,我这颗悬着的心才终于彻底放下。后来我知道了这个人不是前台,而是保安。无论如何,怨种亦或非怨种,能够安全到达,我觉得就已经非常不错了。就像我跟司机说的,我身边的人99%都不会选择我这条路来加德满都,如果是飞来飞去,体面,而我选择了一条艰难的长路。

尼泊尔旅行日记,2023-6-29,到达加德满都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