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您今天要来点通怪吗?龟龟能有什么坏心思呢?
前言
通常怪兽同其他卡一样,本应是《游戏王》里的重要一环,很多时候却连身为卡的事实都没有被认同:本体被视为废纸,描述被称为废话。
K社偶尔会把一些远古时代的通常怪兽翻出来画进卡图里,但更多时候他们无人问津。加之时代更迭之后,K社推出通常怪兽也少了,很多不出名的通常怪兽甚至为玩家们所遗忘,失去了身为卡的意义。
通常怪兽采用率虽然低得可怕,但不乏有趣之处,值得娓娓道来/吐槽。
目前似乎还没有多少专门解说通常怪兽的文章,因此决定开坑,至少教通常怪兽们留点念想。
如果未来K社能像翻出「圣夜龙」一样翻出其他通常怪兽,那再好不过了。
顺序按照在YGOMobile中基于“通常怪兽”的搜索结果的倒序(也就是说最后一篇将会是「青眼白龙」)。
其他的废话放在文章末尾,总而言之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想法。
※标#的部分表示节选自CNOCG/中国游戏王联盟的内容,基本不做改动。
※标$的部分表示摘自日文WIKI,基本不做改动。

龟作为宠物,确实蛮难想象的。
多数人的印象里,龟总是慢吞吞的,似乎干什么都提不起兴趣。
基于这点,龟会被绘制出卡通模样,往往是四肢圆润、性格软糯的形象。
那么,OCG 里的龟是什么模样呢?

「龟狸」

收录于 Booster 5,罕贵度为 N。
描述:背着乌龟甲壳的狸猫,迷惑敌人以化解攻击。
*日文原卡名「タートル・狸」中,片假名部分 = Turtle。
身材矮小、面目丑矬,甚至连人类都不是。
浑身长着教人不舒服的毛,鼓得像颗球。
还背着个斗笠。
第1期数只水属性·水族的「龟」怪兽里,这是其中乌龟与狸猫的结合体。
大概是把斗笠看成是龟壳。
*卡图捏他的是「一叶障目」吧。
当然,这个词是成语来的,但是日本传说里,狸猫的幻术也是这种原理,它们会把树叶变成钱,或者像卡图上把树叶顶到头上,以此施展变成人类的障眼法。
*在 5D's动画 中,太阳队的卡组里有这张卡:

(※截图边缘处,根据配色来确认。不过很可惜,他们并没有在决斗中使用过它。)
*另外,原卡图中某个很明显的东西(笑),在 TCG 的游戏先行图中被和谐掉了:

$在 真DMⅡ 中,这只怪兽具有「翻转时向自己的召唤区域传送,如果是由战斗翻转,将该次战斗无效」的效果,系还原描述里「化解攻击」的能力。另外,这只怪兽的攻击动作是「使用树叶,化作人类魂魄模样进行冲撞」。

「怪龟」

最早收录于 STARTER BOX(劇場限定版),罕贵度为 N。
描述:装备了带刺甲壳的龟。非常凶暴,不喜欢接近人类。
*日文原卡名「モンスタートル」=「モンスター/Monster」+「タートル/Turtle」,系简单的文字游戏。
去掉甲壳的话,妥妥的就丧尸片既视感了。
确实是丑。
这么一想,反而是平添了几分喜剧意味。
*这只怪兽有换皮怪「食火的大龟」:

收录于 Magic Ruler - 魔法の支配者 -(MR),罕贵度为 N。
描述:拥有深红色甲壳的乌龟,据说曾吞下了火焰。
*这张卡的 TCG 卡名是「Giant Turtle Who Feeds on Flames」,直译为「以火焰为食的巨大海龟」,所以 CN版 描述将后半段译为「据说能吞食火焰」。这里仅供参考。
※OCG 中有另外的「水与火」的组合卡:

(还有「火焰乌贼」,不过它是炎属性·水族的。)
$在采用了独立的融合系统的游戏作品中,这只怪兽可以:将炎族怪兽(或以其为主要素)和龟造型的怪兽进行融合召唤而得到。另外,其攻击动作中,还能看到它吐出火圈。

「龟虎」

最早收录于 STARTER BOX(劇場限定版),罕贵度为 N。
描述:拥有甲壳的老虎。用坚硬的甲壳保护身体,而尖锐的牙齿发动攻击。
*日文原卡名「タートル·タイガー」= Turtle Tiger。
第一眼容易以为哪里缺了一块。
总的来说,龟不像龟,虎不像虎,也没有标志的虎纹。
面目凶恶,獠牙长而粗,仿佛正发着不怀好意的吼声,尾巴也跟蝎尾似的不甚吉利。
除了剑齿虎的牙齿,浑身上下没有一处能夸的,无论怎么看都是质量很低的卡图。
然而,就是这么一张卡,特别地,并没有在两星期后的正式版 STARTER BOX 中收录,而是在 V-JUMP 中,以 SR 的罕贵度作为书卡复刻。
※感谢评论区解释了此举:
Starter Box 的「龟虎」也是早期 K社 用过的无良营销手段。
刻意制造玩家之间的差距,逼着玩家去看剧场版电影,进而购买限定版卡盒。
而限定版比正式版(量产版)多2套卡。这2套卡无法同时获得,分为A套跟B套。
想收集齐,理论上至少得看2次电影。为什么说是“理论上”呢?因为这和现在的开包一样,玩家不知道买到的到底是哪一套。
最绝的是,在特定时间订购 Starter Box 的用户,最后收到的产品里,会多1张「精灵剑士」。这个是正式版的特典,看电影买的限定版里还没有。
最后「龟虎」作为书卡复刻,再割一次韭菜,顺带着让某些只看过漫画、没玩过游戏的边缘群体入坑,成为韭菜苗。
——归根结底,不愧是你,阿K!

「岛龟」

收录于 Thousand Eyes Bible - 千眼の魔術書 -(TB),罕贵度为 N。
描述:小岛般大的海龟,从不潜入海中,在其龟壳上栖息着树木与动物。
*日文原卡名「島亀」#在字型上捏它了「烏亀」。这张卡的 TCG 译名为「Island Turtle」,与原卡名含义相同,但是失去了文字梗。
岛龟(Aspidochelone)是一种见于中世纪动物预言集里的奇幻生物,在古希腊生物博物志《生理学(Physiologus)》一书中也有描述。

「Aspis」是“盾、甲壳”的意思,「Chelone」是“龟“的意思。
岛龟通常被描述为巨大的水生生物,背上长有巨大的甲壳,漂浮在汪洋之上,常常被航行的船只误认为岛屿。
$在海外动画(胶囊怪兽篇)中,在游戏一行人的脚下登场了。本来应该不会潜入海里,听到城之内和本田的歌声之后,生气地潜入了海里。住在甲壳上的生物没问题吗?
另外,#在DT机上的动作决斗里,名为「突進」的迷你游戏中,这只怪兽作为背景登场。

「3万年的白龟」

收录于 Booster 5,罕贵度为 N。
描述:生活了三万年的巨大乌龟。守备力高。
*3万年大概没法那么久,不过日本确实有「鶴は千年、亀は万年」的谚语。
*在「大波小波」中登场了(※卡图右下角,探出了头):

*在前些天的专栏中提到了:

$自 DM3 之后,这只怪兽成了「蟹龟」的指定仪式祭品。

「岩石龟」

收录于 Booster 6,罕贵度为 N。
描述:全身由岩石构成的龟,特点是守备力非常高。
*日文原卡名「岩石カメッター」中,カメ = 龟。#后面的「ッター」意义不明。
意外的不是岩石族的怪兽。
*DM 动画第1话中,可以在海马的合金手提箱中找到这张卡。
$在部分 DM系列 游戏中,这只怪兽可以简单地用龟+岩石族怪兽融合召唤。

「龟鸟」

最早收录于 Booster 4,罕贵度为 N。
描述:主要栖息在水中,也能在空中飞翔的珍稀乌龟。
*日文原卡名「タートル・バード」= Turtle Bird。
岛龟和龟鸟,你学废了吗?(笑)
#这个译名有捏他中文“乌龟”的意思。
*约莫12年后,另一只带翅膀的乌龟登场:

之于「龟鸟」,根据大图鉴2的记载:
这只怪兽如果飞在天上的话,就是猎手;要是在海里的话,就会被渔夫捕猎。
可谓是,天道好轮回,苍天饶过谁(×)。
※顺带一提,我国曾在白垩纪后期的地层中,发现过名为「曲颈龟(Sinemys Gamera)」的龟化石。据研究,这种龟甲壳的一部分会变成类似翅膀的结构。
$在初期的 DM系列 游戏中,可以使用龟+鸟兽族怪兽来融合召唤。(当时的“召唤魔族”是风魔族,可以说确实是龟和鸟的混合型怪兽。)

【碎碎念】
「海龟坏兽 加美西耶勒」:您叫我?(笑)

顺带一提,除「弹射龟」以外,目前所有「龟」怪兽的攻击力合计数值正好是31900。离32000还差一百,那么对弹射龟来说,就是双打的血量少50。
聊胜于无的信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