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于,我再次有勇气面对童年
有句话说有的人一生都在被童年治愈,有的人一生都在治愈童年。
我是属于后者,其实在我小的时候让我极度自卑的不是物质,而是精神上的折磨。因为父亲早早离世,从小我就被身边的亲人寄予了厚望:你要好好学习,你才对得起你妈妈;你妈妈都是为了你;你不学习就是不孝顺;你学习不好对得起你妈妈吗?你妈妈累死累活为了谁啊?不止这些,都是来自亲人的“好意”,我知道母亲吃了很多的苦,母亲很不容易,我们也在共同前行啊,难道还有什么比亲身经历更熟悉的吗?但是亲人会觉得这是在教育你,是“为了你好”,只是对一个孩子来说本就匮乏的物质基础上,又在精神上打压我,让我一度觉得,好像一切都是我的错。亲人认知的局限,而我那个时候有没有能力辩驳,也不知道如何辩驳,只能接受种种声音,所以即使他们之前给我了物质上的帮助,在我成年时也没有和我的亲人很亲近(遇到困难不会向他们开口)。
本就极其困难的开局,再加上精神上的折磨,让我一度的自卑,在我离开了高中之后,我就下定决心不给母亲要学费,要生活费,我选择自己打工,我进过两次电子厂,每次都存一万左右,在学校里也会勤工俭学,加上助学金,我在学校虽然没有给母亲开口,也实现了物质上的相对自由,随之而来的也是精神上的自由。
在我19岁踏入半个社会边打工边工作,没有任何人引导,也不会向家里人求助,但是我却觉得无比的舒心,已经耳边少了很多精神上打压我的话,我开始一个人去理解这个世界(写到这些突然眼角湿润,因为这些我都不愿意去回忆,每次回忆起来都是一次锥心的痛)。没有任何人引导,我独自看着五彩斑斓的世界,其实我并不知道这样做有什么意义,但是觉得无比的自由,至少我在花我自己的钱,我看到了本不会看到的风景。
专科三年我很努力,打工,学习,比赛,勤工俭学,然后不断的向前奔跑。我最不想做的事情就是回忆过去,因为太痛了,物质上和精神上都是如此,当我选择往前看的时候,我想至少还有希望,我也是带着希望两个字走完了这四年。
在我精神独立和物质相对独立之后,我才开始学习,我才知道学习的重要性。如果让我回顾我高中毕业之前有啥遗憾的,我想只有唯一的一点就是我没有多读一些书。或许再让我回到童年的时候,再来一次那样的经历,那时的我我依然不会知道学习有什么用。所以我或许知道的很晚,但是我从来不会怪我自己,因为即使知道学习的意义,也是我自己一点点意识到的。
但无论让我怎么回顾,我都不会觉得苦难很好,我觉得直面这些问题才是我做的最正确的事情。如果我和家里人一样,早早辍学,或许我已然成为了他们,或许在农村的我早早已经结婚,有了孩子,孩子还是经历和我一样的痛苦。但是当我直面这些困难时,我发现我做到了很多本不属于我的事情,我去了很多大城市,我去了香港,我还考上了我所能报考的最好的学校,这些当然还是不属于我,但是我认识了这个世界,让我知道这个小县城不是全世界。我最喜欢的书中人物是《平凡的世界》里的孙少平,或许他和我一样,也不会被人理解,被认为出去瞎逛,后来他成为了一个工人,这当然不会被认为比和他哥哥成为企业家体面,但是农村里不是所有人都会成为他哥哥,他走出去没有大富大贵,但是却“写”出了《平凡的世界》。
从一个对社会一无所知有没有人引导的19岁高中毕业生,在四年后去到了自己想去的地方,看到了不同的风景,摆脱了大半的自卑心理,也终于能直面自己的过去,我真的会为自己开心。
我也很感激一路上都在遇到很好的人,帮助了我太多太多。只是这条路我还没有走完,还不能停下来。有朋友建议我借助这个机会剪视频,但是我知道苦难从来不会被人看到,大家还是希望看到“成功”,这个过程对其他人来说不重要。所以我会偶尔写一些文字在这里,我知道看到对都是很友好的朋友。我会把更多的时间用来学好我的英语,做好更多的准备,当我真的走出去了,有更多的时间,再来看我来时的路有多么艰辛,又会伴随着多少的快乐。
我收到了很多很多的鼓励,也是这些再次让我鼓起勇气回忆起了童年时的刺痛,我知道当我再次回忆起这些,我是无比的坚强,这次是,下次也一定是。加油,朋友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