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大唐浮华梦一场 ——《长安三万里》观后感(作者:妙言君)

2023-07-20 21:08 作者:里森堡-可乐金秋  | 我要投稿

大唐浮华梦一场

——《长安三万里》观后感


文 | 妙言君

每一个爱诗的人,谁没有憧憬过大唐盛世,谁没有向往过那座叫长安的城。
长安,荣贵和繁华的象征,文人云集之地,影片中展现的壮观华丽景象震撼人心。楼台轩榭,灯火辉煌,整座城内歌舞升平,这一方美好的盛世之景在酒盏的碰撞声里,在万家华灯里,在笑谈与乐声里,在胡姬飞快的舞姿旋起的流苏里,在倒映明月的清酒里,在李白痛饮的狂醉里。
盛世啊,盛世啊!大唐浓缩在一樽酒里,燃烧在诗人的肺腑里,酝酿属于谪仙人的张狂。那些曲江宴里的文人们都被盛世之酒浇醉了,坠入一场浮华大梦,不愿醒来。

高适与李白最大的区别是一个成熟实际,一个天真爱幻想,可两个人的人生经历又怎分得出谁好谁坏?高适的前半生给我一种“呆”的感觉,碌碌无为,既不像李白那样纵情享乐又报国无门,在家乡劳作、读书、成长。到了晚年去军营当了一名书记官,安史之乱爆发后,他才得到机会掌握重兵,当上节度使。后来以他的沉稳和谋略击退蕃军,平定安史之乱,生命中最后的两年被封为高官,一了心愿,报效了国家,是坎坷而圆满的一生。
李白的一生却一直像一位仙人。他行走在这世间,但又像活在世外。世上再无他这般洒脱不羁之人,我真的很喜欢李白,他的性情多多少少也是我所追求的。少年时,他骄傲、张扬、锋芒毕露,纵情于美酒美人的扬州月夜,诗作名扬四海,正是最得意潇洒的年华。然而,父亲的去世给了他一个沉重的打击,他第一次真正认识到这个社会。可郁郁不得志一段时间后,他又重新凭借着他的才华和诗作得到皇帝的赏识,很快忘记了不愉快的一切,换作在长安在浮华大唐中醉去。
然而世事变幻,人心难料,不久后李白又招尽了皇室宗亲的仇恨,大鹏从空中坠落。再后来,他逐渐老去,寻仙问道,游历江川,他累了,无心去追求功名讨帝王的欢心了。本来他会安然在庐山中度过晚年,谁料安史之乱爆发,文人也被卷入政治。李白错误地追随了永王,为他写了十一首诗。然而造反的永王很快被打压,李白被牵连入狱,郭子仪为他求情才免逃一死,流放夜郎,颠沛潦倒。在狱中,小书童打开窗户让他看,他如梦初醒般地看到了历经战火的残破的黄鹤楼,满目的硝烟,断垣残壁,破帆的战船……再也不是那个人们沉湎其中的盛世了,浮华一梦,终该醒了。
这世界,不再是大唐盛世,不再有歌舞升平,可还有李白,还有李白乐观豁达不羁狂傲的性情。他到老还保留着一份天真,在他的最后一个镜头里,他大笑着快乐地召唤着群鸟疾行于水面,那幅模样一如他当年少年意气风发,与高适初识之时。
其实他从来没有变过,他永远是一位谪仙人,他永远不羁潇洒永远不属于尘世。他不在乎别人的看法与批评,与诗为伴,在酒中找寻那个他所归属的仙宫,而非人间。在大醉中他乘鹤而起,瀑布之上是壮阔的星海,飞过澎湃的溟泽与天上星辰相拥,驾仙鹤,见鲲游于银河,进入金灿辉煌的天阁一一与巨大的天神碰杯,在璀璨星辰中飞翔,手指划出绚丽的星光……梦幻而震撼,神圣而庄严。一首《将进酒》,诗仙在醉梦里狂吟,听痴了一整个将落的盛唐。李白的气概便是大唐的气概,风采卓绝,群星闪耀,逍遥不羁,盛唐实际上也是一位仙人,只不过最终像李白一样被谪、落寂。
但李白永远是李白,永远是那个“酒入豪肠七分酿成月光,余下三分啸成剑气,绣口一吐即是半个盛唐”的李白。高适是人,所以沉重;李白是仙,所以空灵他是终有一日要回天上去的。
当高适穿梭在战火中的长安城与扬州,那一幕幕的破败惨状是那么令人痛心。扬州的花树一如过去,但水道两旁再也不是灯彩辉煌,数十年前船上的那支舞消逝在了战火里。长安的灯火通明幻化成了火光与黑烟,披着锦衣着火的大象惊惶地奔逃,曾举办曲江宴的高楼轰然倒塌,可见半边着火的楼上仍有一位舞姬在青瓦檐角上跳着生命里最后一支舞,优美而悲伤,像是对昔日那个繁华长安的挽歌……长安,大唐,都只是浮华梦一场。安史之乱破碎了这个美梦。 但是,正如电影中所说的,黄鹤楼不在了,只要那些写黄鹤楼的诗在,它就还在。“诗在,书在,长安就在。”
只要那段盛唐群星闪耀时仍被我们记着,那么那段光辉历史也永远都在,大唐浮华梦一场也永远都在。“回首夕阳红尽处,应是长安。”长安,是梦,是归处。

看到这里送你一个人参吧
如果你三连了,就再送给你一个
恭喜!开出SSR级卡牌:长安三万里


大唐浮华梦一场 ——《长安三万里》观后感(作者:妙言君)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