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于明白为什么一下雨父亲就往外跑
周末去大纵湖游玩,顺便去看望了在水利站值班的老同学李林。李林是我的高中同学,和我住一个小区,大学毕业后他进入了水利系统工作。前些天在小区碰到了他的母亲,他母亲告诉我,李林工作很忙,已经连续一周没回家了。
“这里是盐城的西大门,有上万户居民,每年入汛后,我们所有人24小时值守,必须要保证群众的安全。”在大纵湖度假区水利站,李林告诉我,最近是防汛的关键期,每天清晨5点,当大多数人还在梦乡的时候,他就已经在大纵湖的岸边开始了一天的巡视。
其实身边很多人都不能理解,当年李林大学毕业时,有很多单位争相录用他,作为名牌大学的毕业生,明明有更好的前途,他却选择了待在这个郊区的水利站工作。
“进入水利系统工作其实是受到了我父亲的影响,他1969年进入水利系统,2010年退休,整整41年。”李林回忆道,小时候家住得离父亲工作的地方不远,每次去找父亲的时候都会觉得那些蒸发桶、测量器很好玩。不过,从小就令他很不解的是,每次下雨的时候别人都是往家里跑,只有自己的父亲一下雨就往外跑。

“2004年的时候,我父亲在一个暴雨天外出巡视,途中在一处低坡失足摔倒,右脚脚踝粉碎性骨折,至今还打着钢钉。”李林记得,那次受伤促使父亲休养了几个月,虽然已经54岁,可父亲脚一好就又全身心投入了工作。
直到李林参加工作后,才真正读懂了父亲的“逆行”。2015年,李林大学毕业加入水利系统,被分配到大纵湖度假区水利站,从水位观测干起,每三小时观测一次。大雨的夜晚,李林整夜都不敢睡,越是大风大雨、电闪雷鸣,越需要冒雨去检查自记雨量计。
“曾经不太明白父亲这份工作的意义,直到我自己参与其中,才切身体会到老一辈的奉献、吃苦精神。”李林告诉我,水利站的部分工作职责是每天要记录雨量计、测水位水深,还要画水位流速曲线。“暴风雨、洪水来临时,不仅不能撤退,更要及时测量,提供各种数据。”
“这两年科技进步了,我们的工作比起我父亲那个时候已经轻松多了。”李林告诉我,他们水利站去年引进了移动公司建设的“智慧防汛”系统,在后方就能清楚了解实时的天气、水文以及各防汛重点区域的人员、物资调配数据。无论是在防汛一线,还是后台指挥,水利站的工作人员都能及时收到来自“智慧防汛”系统的工作指导。
“有了这个系统,让我们的指挥决策数据更及时更准确,从而能真正将资源调配到最需要的地方。”李林笑着说道。
李林说,他的父亲是一名老党员,自己也是一名党员,现在他接过了父亲手里的接力棒,走过了父亲以前走过的路,“我还要走父亲未走过的路,这是党员的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