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狂,但有必要群嘲么?
荷兰弟被骂了,虽然还不到狗血淋头的程度,但很多评论估计也会让他吃不消。

事情是这样的,自从《蜘蛛侠:英雄无归》以来,票房就一直在创新高,现在全球累计票房已经11.6128亿美元了,超过了《蜘蛛侠:英雄远征》的11.32亿美元,创索尼影业最高全球票房纪录。

不但是今年全球票房冠军,同时,还升至全球影史票房榜的第21名,总之,就是风风火火捷报频传,相当厉害。

虽然THR的文章里没有写清楚具体问题是啥,但荷兰弟在回答里提到了大导演马丁·斯科塞斯(Martin Scorsese)(《出租车司机》《纽约黑帮》《无间行者》《华尔街之狼》),因为马丁此前曾发表过“漫威电影不是真正的电影,而更像是主题公园”的言论。

荷兰弟说,“你可以去问问斯科塞斯想不想拍一部漫威电影,他不知道漫威电影(的制作过程)是什么样的,因为他从来没有拍过。我拍过漫威电影,也拍过奥斯卡系的片子,它们唯一的区别就是成本不同。但我理解角色的方式、导演刻画故事与人物弧线的方式,这些都是一样的,只不过它们的制片规模不同。所以我认为漫威电影也是真正的艺术。”

然后荷兰弟还补充:“当你在拍摄这些大制作影片的时候,你知道无论好坏,都会有成千上万的人去看。而当你在拍摄小成本独立电影的时候,如果它拍得不够好,就没有人会去看,所以两者给人的压力是不同的。我的意思是,你也可以去问问本尼迪克特·康伯巴奇、小罗伯特·唐尼或者斯嘉丽·约翰逊,他们都是既拍过奥斯卡系的影片,又拍过超级英雄电影的,他们会告诉你,这两种电影除了规模之外并无不同。再者就是,奥斯卡系电影里没有那么多紧身衣。”

就是因为这番话,引起了很大的争议。很多网友嘲讽荷兰弟,“演了几部爆米花商业片就飘了,敢怼斯科塞斯这样的电影大师”、“少接烂片多磨演技吧”、“安静做流量不好吗”、“符合我对他是个脑袋空空蠢白男的印象”之类的,还有说“要是多年以后他回首过去,肯定会想打晕这个胡言乱语的自己”,总之没好话。

说实话,刚看到这篇报道的时候我也觉得荷兰弟有点狂,我不认为马丁·斯科塞斯会想拍漫威电影,大成本大流量以及成千上万的观众对他来说,也不具备决定性的吸引力。以他的成就和地位,可能会更想拍一部符合自己预期,更有价值的作品吧。

但,同时我也理解荷兰弟为啥会脱口而出这番话,毕竟准备几个月、过程如此艰苦、花了那么多心血,庞大的摄影团队为之付出的努力,以及像自己需要倒着吊11个小时的威亚、脑充血拍摄这样的辛苦成果,最后被别人称之为“不是真正的电影”,那会有多不服气。






其实,关于漫威的讨论是这十年来争议不断的话题,斯科塞斯的话也被反复提及,并且每次都会引发很大争议。
而他本人其实也早就澄清过了,他的话被断章取义了。他当初在接受《帝国》杂志采访时是回答过关于漫威电影的话题,但他的原话是,
“我试着看了几部(漫威电影),但都不适合我。在我看来,它们更接近主题公园,而不是我一生都熟悉和喜爱的电影。你能在大银幕上看出来,许多系列电影都是由有相当才华和艺术才能的人制作的。我对这些电影本身不感兴趣,这是一个个人品味和性情的问题。我知道如果我更年轻些,如果我晚些时候成年,我可能会对这些电影感到兴奋,甚至想自己拍一部。但我长大后,我自己做电影,并且有了自己的感知——电影是什么?它们可以是什么?所以它离漫威宇宙非常遥远。”

以上就是斯科塞斯的原话,没有刻意贬低或者嘲讽,就是单纯地讲出了他自己的真实感受而已。以他的年纪、艺术水准和人生阅历,要他认可漫威电影不是强人所难嘛。

但如果你问我漫威电影是不是“真正的电影”?我可以很肯定地说,当然是,不是电影难道是大型广告或者加长版MV么?一个由全世界最才华横溢的人们组成的团队做出来的东西,还受到了全世界那么多人的认可,让大家为之欢呼沸腾共情,它怎么可能不是真正的电影呢?电影的本质就是娱乐,无限拔高电影的艺术性,用白话说,这叫脱离群众。

然而,漫威电影确实也没什么艺术性,我觉得它也不太需要,但并不妨碍它的电影属性。
就像很多人说流行歌不是真正的音乐,我也觉得没有道理,并不是你听摇滚民谣独立音乐,就高人一等。所有听下来令你感动、带来愉悦、心灵契合或者治愈的,在当下产生共鸣的旋律,就是真正的音乐。只是服务的人群不同,并没有谁比谁高贵。
荷兰弟的确可以有情商更高的回答技巧,就像几位制片人就答得非常官方,艺术片和商业片两不得罪,但他也没必要遭到全网群嘲。

总而言之,整件事就是记者引述了曲解的马丁·斯科塞斯的话,然后大家也放大讨论了媒体单独拎出来的荷兰弟的这番言论,为了制造一个新闻。

我觉得根本原因还是,《好莱坞报道》的这篇长文实在太无聊了,除了荷兰弟这段话,其它啥内容都没有。
更多欧美资讯,欢迎订阅我的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