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蛰至,这些养生智慧要懂得!

惊蛰,又被叫做“启蛰”,也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三个节气,当太阳到达黄经345°,惊蛰至。时至惊蛰,阳气上升,气温回暖,雨水增多,春雷乍动,万物生机勃勃,春意盎然,这一节气也反映了自然生物受到节律变化的影响而出现萌发生长的现象。
· 能被感知到的惊蛰 ·
惊蛰至,阳气缓缓上升,人体也会出现相应的变化,主要有以下这些变化:
干,容易上火
在惊蛰期间,阳气生发,有部分人群体内冬藏的阳气会随着春暖徐徐向外发散,阳气突然升高,就容易使热邪外攻,从而出现火热上炎的情况,比如:容易口干舌燥、口腔长溃疡、排便不畅、流鼻血等。

肝阳上亢,血压升高
在惊蛰时节,天气虽已回暖,但昼夜温差大,肝阳上亢,也就是西医所说的:交感神经兴奋;容易出现心跳加快、血压升高等,尤其是“三高”(高血脂、高血压、高血糖)人群,本身血管弹性不够,血栓形成的概率也相对较高,在这个季节更要注意,保护好血管健康,保持血压及心率的平稳,做好“春捂”。
在中医看来,“肝阳上亢”,肝阳之气上升,而阴血则相对不够,容易肝气郁结、从而出现焦虑、失眠、、抑郁等。

春瘟,疫病多发
“春瘟”也就是发生在春季或者冬春交接时的急性外感热病,比如现代医学中的流行性感冒、手足口病、猩红热等。因此在春季要谨慎,避免过度疲劳,适度锻炼,提高身体体质,忌情志失调,保持心情愉悦,不过度紧张。

《黄帝内经》养生原则有启发:春夏养阳、秋冬养阴,帮助阳气生发,肝气舒达!
养肝护肝,多吃绿色蔬菜,也可以适当补充一些三七营养,三七有效成分,助你养肝护肝,养好血管健康,还能帮助你睡个好觉,可以在饭前喝一支润苍生三七鲜萃液,科学配比,鲜萃而成,保留了三七活性成分和有效成分,去除了三七中的农残和重金属。

睡眠减少,从冬季的早睡晚起顺应白天时间变化过度到晚睡早起,相应减少睡眠时间,帮助人体阳气生发。
适度增加运动,尤其是晨练,早起配合运动,可以预防春季情绪失落、焦虑、抑郁等发病。
精神调养,《黄帝内经》中强调了春季情志上要“生而勿杀,予而勿夺,赏而勿罚”,也就是养生要“多生机、多给予、多奉献、多奖赏,来调摄精神。”

注:文章仅供参考,如有不当,欢迎指正,如文章、图片涉及侵权,造成不便,倍感抱歉,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