尘肺,最严重的职业病!干细胞如何拯救?

提及尘肺病,许多人都是心头一紧,仿佛眼前已经出现了烟尘漫天的场景,许多工人不戴口罩地辛勤劳作,在矿山、采石场、制作仿真石砖的厂房,咳嗽与哮喘触目惊心。
在北宋时期孔仲平《谈苑》中已经记载有“贾谷山采石人,石末伤肺,肺焦多死”,可见古人已经开始重视粉尘对肺部的损害。

在那个没有口罩和降尘措施的年代,矿工痨病、磨工哮喘、石匠病、泥瓦匠病等许多诨名口耳相传,尘肺的隐匿性长期成为横亘在矿工心头的一根毒刺。古代医师在解剖石匠的肺部时发现,切割起来如同在切割沙块。许多在煤矿深井中工作多年的老工人,咳出的痰块是黑色的[1-2]。
关于尘肺病完整的发病机制尚未阐明,但目前多数学者认为不能被清除的粉尘进入肺泡,因其理化性质和生物学作用不同,引起不同的组织反应,尤以肺损伤为甚。在我国,每年都有2万例新发尘肺,而且这种肺组织的破坏是不可逆的。

对尘肺、石棉肺、矽肺等多种职业性肺病的临床治疗手段极为有限,通常是用呼吸操、营养补剂等保健性质的温和措施,又或者以抗纤维化药物、肺泡灌洗、肺移植等化疗/手术方式治疗,但花费的代价不低,对工薪家庭来说很难承受。

要想抑制尘肺病况发展,重点在于延缓肺部纤维化。而间充质干细胞(MSCs)作为一类具有超强自我复制能力和多向分化潜能的成体干细胞,它可以通过细胞间相互作用、产生细胞因子来抑制T细胞增殖,重建免疫系统。并且,间充质干细胞来源极为广泛,经过多次传代扩增后仍然保持本心不变,也没有免疫排斥,客观上为气管内给药、静脉输注提供了便利。
简单来讲,向病灶直接输注间充质干细胞,能够减轻肺组织纤维化,改善肺损伤后的炎症反应。

在现有治疗手段不足的情况下,利用间充质干细胞治疗肺部疾病的临床试验在ClinicalTrials.gov上注册有50例,涉及肺损伤、慢性阻塞性肺病、肺纤维化等疾病。
2017年,著名期刊《Chest》在线发表了一项关于同种异体人间充质干细胞治疗特发性肺纤维化I期安全性临床试验。

9例轻度至中度特发性肺纤维化患者分成三组,静脉输注不同浓度的间充质干细胞。60周后的评估结果表明未发生严重不良事件,证明了间充质干细胞输注治疗轻、中度特发性肺纤维化的安全性。
也有医疗研究团队曾通过特殊方式在体外诱导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分化为Ⅱ型肺泡上皮细胞,此外,将肺泡巨噬细胞和间充质干细胞一同培养,还可减缓轻脂多糖(LPS)对巨噬细胞的刺激,从而延缓肺间质纤维化的进展[3-4]。
通过静脉输者的干细胞能够使病患咳嗽、胸闷症状有一定缓解,并使肺部得到结构性修复,这在动物试验上已经得到验证。
在2021年,国家药监局药品审评中心(CDE)公示了两款针对肺部的间充质干细胞新药,即宫血间充质干细胞注射液和注射用间充质干细胞(脐带),前者适用于特发性肺纤维化,后者则用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由此可见,未来还会有更多基于干细胞技术的新药陆续上市,为尘肺病患带来生命转机。

综合来看,尘肺病等肆虐千年的古老职业病仍以防治为主,改善用工环境,为病患提供定期的常规检查是重中之重。
希望干细胞技术能尽快开发出更多低价、有效的新药,为辛劳了一辈子的病患提供强效治疗武器,国家相关政策的扶持和资金支援必将有利于干细胞的基础研究和临床转化。
参考文献:
[1]谢晓晓,刘艳艳,陈文涛.职业性尘肺病与粉尘防治技术研究现状[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信息与管理工程版),2022,44(01):39-44.
[2]樊晶光,张建芳,王海椒,王雪涛,唐艾华,刘其才.我国煤矿尘肺病防治现状、问题与对策建议[J].职业卫生与应急救援,2021,39(01):1-5.
[3]张莹,黄明,陆丰荣,蔡婷峰,李瑞文.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输注频次对矽肺大鼠肺纤维化的影响[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23,27(19):2980-2985.
[4]宋廷将,吴世满.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注射液治疗尘肺病的作用及机制研究[J].职业与健康,2022,38(18):2475-2479+2485.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