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策〗三国杀重铸计划3.0-秉心铸魂:蜀汉第三节·叠嶂登云(上)[121~124]

新年快乐,我是晨懿册!一学期的任务可算都忙完了,过年期间会尽量多更更~
给新观众的例行告示:这个系列是我圈地自萌的产物,目标是让将池内部自成一体,而并无意愿去追求官方不断更迭的环境。
如果想深入了解一下本系列的话,建议先看看这篇综论哦~

配套牌堆也是本系列的设计中不可缺少的——


那么现在进入正题!

马良(187-222),南郡人,季汉官员。其才能在兄弟五人中最为出色。在诸葛亮入蜀后留守荆州辅佐关羽,期间曾出使东吴。后在刘备东征时前往招纳五溪蛮并赢得助力,最终在溃败中遇难。

HAN121 白眉令士 马良 3体力 汉
〖协穆〗
出牌阶段开始时,你可以弃置一张包含「杀」字的牌,令一名其他角色摸两张牌。
若如此做,当其下回合的出牌阶段开始时,其可以弃置一张包含「杀」字的牌,令你摸两张牌。
〖纳蛮〗
当你摸两张牌后,你可以检索一张基本牌。
[注]包含「杀」字的牌:
基本牌:【杀】(53)
锦囊牌:【决斗】【四夷来犯】【李代桃僵】【借刀杀人】(9)
装备牌:所有武器牌(15)、【环锁铠】【鱼鳞甲】【藤甲】(3)【右虎符】
不计【右虎符】共80张(38.2%)

☆感谢神张飞给了我花活的灵感。其实这个含杀字就是“杀或武器牌”的一点点延伸,不过恰好包含了四夷来犯(以及藤甲),更加契合马良招抚蛮夷的功绩。
☆获得基本牌的寓意是让蛮人帮助承担简单的进攻和防守工作。我故意留下了一点自书的影子,除了无中外,本牌堆中能一次性摸两张的还有远交近攻、抛砖引玉和以逸待劳,其中的远交同样契合马良。

协穆:寡君遣我通聘继好,以绍昆吾、豕韦之勋。/你我两家唇齿相依,当罢战修好,勿兴干戈。
后续摸牌:两家结好,此天祚也,当续之世代。/阁下应时而行,实为长久之策。
纳蛮:匡国兴业,有赖诸位大王相助!/蒙众渠帅明察,我军将无往不胜!
阵亡:主公所命……尚未竟……

懿册杂谈:有个小细节,马良留守荆州后又因要出使孙权而返回了益州(与诸葛亮发生了直接对话),而后应该就没再返回荆州,才逃过了一劫。作为关羽主簿的廖化都到了诈死+昼夜西行才能回国的地步,马良要是真在荆州大概是跑不掉的。罗贯中大概是看关羽身边连个高级谋士都没有,于是才把马良留在了荆州陪陪二爷。
然而马良逃过了襄樊,却没逃过夷陵,刘备大败时他仍然在武陵做统战工作,没有来得及撤退。外族兄弟们也没有辜负刘备和马良的努力,仍有“零、桂诸郡犹相惊扰,处处阻兵”,不过终究是大势已去。
马良称呼诸葛亮为尊兄,他的观点也和诸葛亮很契合,可能是诸葛亮难得的知己。如果马良不死,相信丞相的压力也会减轻不少,或许能和蒋费一道成为接班人之一。


☆实战其实基本是带马赢

马谡(190-228),南郡人,马良之弟。才器过人,深受诸葛亮器重。所提出的攻心策略曾使南中归服。北伐期间,诸葛亮坚持任用马谡为先锋,结果大败于张郃,蜀军被迫撤退,马谡被处斩。

HAN122 帷幄谈兵 马谡 3体力 汉
〖论策〗
出牌阶段开始时,你可以观看牌堆顶的X张牌,然后展示并获得其中任意张颜色相同的牌,将其余的牌以任意顺序置于牌堆顶或牌堆底。(X为你的体力值+1)
〖谣黜〗
每回合限一次,你可以将一张牌当无来源的【擒贼擒王】使用,然后调离目标角色。
〖冒行〗锁定技,
①你的手牌上限-1;
②当你对攻击范围内的角色造成伤害后,你摸一张牌。若如此做,你本回合手牌上限+1。
[注]〖谣黜〗的调离效果是在【擒贼擒王】结算完毕后产生的。
[附]【擒贼擒王】详见牌堆介绍。


论策:攻心为上,攻城为下;心战为上,兵战为下。/但服其心,以图长治久安,大业可成也。
谣黜:此人谋权已久,今其反情已萌,可速诛之!/此人素有不臣之心,又大举督练兵马,是为国家大祸!
冒行:
摸牌:兵法云:“凭高视下,势如破竹。”/兵士死战,以一可当百也。
额外弃牌:孙子云:“置之死地而后生!”/尔等、尔等贪生怕死,皆是无能之辈!
阵亡:败军折将,失地陷城,某之死罪,实以难逃……

懿册杂谈:马谡是荆州时期的老人了,随刘备入蜀,历任绵竹县令、成都县令、越巂太守,以自己的才能一路升迁。可在此时,刘备对马谡的态度突然来了个大转弯——“不可大用”。这期间发生了什么,我们不得而知,但可以略作猜想:马谡可能根本就不正经上班,或者就没去越嶲赴任,而是留在成都和诸葛亮议论军务。从后来的南征也能看出来,马谡虽然给诸葛亮出了攻心为上的计策,但这是在送行的时候提的,这小子作为曾经的越巂太守居然压根就没跟着去他理应最熟悉的南中。越嶲是什么地方?重峦叠嶂还三天两头作乱的少数民族聚居地,到了今天的凉山州仍是国家扶贫的重点对象。原来任职的成都是什么地方?天府之国。这样刘备的评价“言过其实,不可大用”就说得通了,这人缺少为国奉献的担当。
而就因先主这一句话,马谡的仕途就到此为止了,永远只能在相府做个参军。爱惜人才的诸葛亮有心将马谡重新提拔起来,希望他做出成绩、立下功劳,向世人证明他自己的能力,他的未来才有希望,因此才将领兵街亭的大任交给了他,也给了他巨大的心理压力。结果他败了,败得一塌糊涂不说,还畏罪潜逃了。他要是不跑,不论是战死街亭洗刷罪过,还是被王平救出留得性命,结局评价都要比临阵脱逃强很多。被人cue了两千年的赵括好歹能亲自突围战死沙场,而马谡在那个时候只能想到弃军逃跑,更加佐证了刘备识人的眼光之准——这人的确缺乏担当。


☆官方的洞烛和远交都是无中的替代。

陈震(?-235),南阳郡人,季汉官员。初随刘备入蜀,后入朝任职。曾告诫诸葛亮提防李严。孙权称帝后,陈震代表季汉前往祝贺,与其登坛歃盟,宣誓二分天下。演义中原为袁绍帐下谋士。

HAN/QUN123 结援青鸟 陈震 3体力 汉&冀
〖申盟〗
①每回合限一次,你可以展示一张红桃手牌,视为使用一张【远交近攻】;
②当你使用【远交近攻】后,你与目标角色各可以失去1点体力,令对方摸三张牌。
若其如此做,则你可以于此回合的结束阶段与其交换手牌。
〖先察〗
出牌阶段限一次,你可以观看一名手牌数大于体力值的其他角色的手牌,然后可以展示其中的任意张牌。
[附]【远交近攻】详见牌堆介绍。


☆演义中的陈震曾经在官渡给曹营的关羽送刘备的信,又为袁绍出使孙策表明结盟意向,毫无疑问可以算作袁绍阵营一员,技能名用了申盟而不直接用歃盟也是希望能同时概括这段出使事迹。换牌是常用的表现“推心置腹”意象的元素,而各自的苦肉效果自然是表现歃血为盟。
☆先察取自陈震看出李严居心不轨的事迹。下文李严(原版亦是如此)的手牌很容易超过体力值,陈震就可以悄悄对队友说“你看他拿了那么多牌是不是想搞事”。从游戏性上讲,作为简单的看牌技,先察本身并没有任何收益,它的价值主要着眼于信息交流,以及和申盟的配合——对刚申盟过的队友使用,可以灵活决定是否换牌。

申盟:东之与西,驿使往来,冠盖相望,日新其事。/于此时也,以同心讨贼,则何寇不灭哉!
先察:震观此人腹中有鳞甲,不可近也。/昔苏、张捭阖其说以反复,震恐此人亦然。
阵亡:吾身虽陨,而并力之势已成矣……

懿册杂谈:陈震之行建立了两国间一个很重要的约定:对于魏国占据的东汉北方九州,吴国和蜀国大致沿东西方向各自平分四个州,剩下“旧都”所在的司州则是两国以函谷关为界各得一半。吴蜀两国二分天下的约定,实际上是维持两国关系的重要决策手段。二分天下相当于是明确了双方的宣称领土,在维持蜀汉自身合法性的同时让双方有了非常清晰的合作愿景和奋斗目标,也让吴蜀之间正式拥有了稳定的外部环境,从而使鼎立的局势真正稳定下来。为表诚意,两国各自撤下了在对方宣称领土范围内的遥领和遥封,比如蜀国撤下了李恢的交州刺史和刘永的鲁王封号。


☆手杀陈震和界于禁都是以过于简单粗暴的三牌收益而著称。只不过没法设计效果,提起于禁还得是仁王盾有梗。

庞统(179-214),南郡人,刘备帐下著名谋士。初任县令而不理政务,受到刘备关注后才以出色的才识大获器重。后成功劝说刘备入川,在时机成熟时献策夺取益州,但不幸于攻城中牺牲。

HAN124-1 凤雏 庞统 3体力 汉
〖醉乡〗锁定技,
①游戏开始时,你摸三张牌并翻面;
②你始终调离;
③你不能将牌交给其他角色。
〖展骥〗觉醒技,
回合开始时,你失去“醉乡”,然后可以选择你的任意张牌并依次重铸之。
〖陈策〗每轮限一次,
①其他角色的准备阶段,你可以将一张牌交给其,令其选择一项:1.“疾行”;2.“袭夺”;3.“自守”。若如此做,其本回合视为拥有其选择的技能。
②你的准备阶段,你可以弃置一张牌,然后选择一项:1.“疾行”;2.“袭夺”;3.“自守”。若如此做,你本回合视为拥有你选择的技能。
【疾行】
①判定阶段开始前,你可以视为对一名角色使用一张【杀】。若此【杀】造成了伤害,则你跳过判定阶段和摸牌阶段。
②出牌阶段开始前,你可以视为对一名角色使用一张【杀】。若此【杀】造成了伤害,则你跳过出牌阶段。
③弃牌阶段开始前,你可以视为对一名角色使用一张【杀】。若此【杀】造成了伤害,则你翻面并跳过弃牌阶段。
【袭夺】
出牌阶段限一次,当你对一名角色使用牌时,你可以无效之,然后获得另一名其他角色的两张牌。
【自守】
摸牌阶段,你可以多摸X张牌。若如此做,你本回合不能使用伤害类即时牌(X为势力数)。

☆经过反复衡量,我最终决定了用发技能的方式表现“三策”。挨个设计效果太冗长,不如作为“超链接”的技能简明;捏在一起又不和谐,难以同时关照到三种效果。与此同时“发技能”在辅助方式中也有一种高级感。三策中只有袭夺是庞统的专属技能(疾行是预定的夏侯渊神速修改稿,因为会出现在其他武将牌上所以并未在牌面上括注出来,前文的群赵云就是这样),也呼应了庞统的本意就是想让刘备选中策(毕竟“中国人的性情是总喜欢调和折中的”()。
☆不能交牌的醉乡③单纯是用来封掉陈策的,陈策相当于是觉醒后的获得技能,只不过我用的这种传统括号格式如果获得技能套获得技能就会很乱,出于排版需要就采用了这种取巧的方式,正巧庞统自己藏下介绍信的事迹也和不能给牌这点相契合。
☆如果开局就陈策,一来相当于放弃了醉乡这个演义突出表现的记忆点,庞统的故事不完整,二来在火力最充足的第一轮很容易太过爆炸;如果两轮后还不能陈策,那么玩家太憋屈。因此我选择了看戏一轮、从第二回合开始才能加入战局的表现形式。展骥的重铸牌既对应的是一天内把所有积压事务处理完,也是重铸元素的保留,从游戏性上来讲是个定向手气卡,作为看戏一轮的弥补。

醉乡:好酒也,直教人糊涂。/去去去。老爷我,今天不升堂。
展骥:量百里小县,些小公事,何足介意!/便是曹、孙者,吾视之亦若掌上观纹!
陈策:某有三条计策,请自择而行。/若沉吟不去,将至大困,不可救矣。
疾行:只今便选精兵,昼夜兼道径袭,此为上计。/用兵争强,固非一道,宜从权变。
袭夺:佯以退还之名,擒杀二将,夺关取城,此为中计。/兼弱攻昧、逆取顺守,汤、武之道也。
自守:连夜退还,徐图进取,此为下计。/伐人之国而以为欢,非仁者之兵也。
阵亡:不想吾终丧命于此,命也,命也……



庞统早年深受司马徽赏识。喜欢品评人物的他经常过分夸赞他人才能,通过树立榜样来改善社会风气。后为周瑜送丧,借此与东吴士人深交。演义中庞统曾入曹营献连环计,助赤壁火攻成功。

HAN124-2 南州士冠 庞统 3体力 吴
〖连策〗
你可以将一张梅花牌当【铁索连环】使用,然后令一名角色检索一张锦囊牌。
〖过论〗
出牌阶段限一次,你可以令一名手牌数不大于你的其他角色展示一张牌,然后你展示一张牌。
展示的点数较大者摸两张牌,然后你与其交换两张展示的牌。
【过论·修改】
出牌阶段限一次,你可以令一名其他角色展示一张牌,然后你展示一张牌。
展示的点数较大者摸两张牌,然后你与其交换两张展示的牌。
〖送丧〗限定技,
当其他角色死亡时,你可以摸X张牌,然后修改“过论”。(X为其阵营的角色数)
[注]X在计算时包含正在死亡的这名角色,因为这名角色还未退场。

☆原版的火庞统将吴时期的连环计和虚构的涅槃杂糅在了一起,在契合上很破碎,正好官方后来又出了吴庞统,我便将庞统重新拆分成吴蜀两个阶段来设计了。两个庞统都着眼于回合内的高收益,而没有回合外专门的防御效果,这个脆皮特性是刻意为之。
☆在稳定的收益下,交换手牌的操作其实很有可玩性,对敌对友都是可以发动的,作为评论家的庞统四处品评也合理。修改前的“手牌数不大于你”代表着庞统故意给才能不太行的人评论成很NB的样子。
☆送丧的摸牌和修改过论一样,对应庞统借着给周瑜送丧的机会结识了一堆东吴士人,也更方便开展臧否工作。

连策:伤一敌而连其百,功可成也。/若以铁索连舟,则渡江如履平地。
过论:不美其谭即声名不足慕企,不足慕企而为善者少矣。/过其才而称述,可以崇迈世教,使有志者自励也。
送丧:忠义之心,英灵之气,命终三纪,名垂百世。/朴守其贞,冥冥灭灭,主为哀泣,友为泪涟。
阵亡:东吴,终非展宏图之地……
☆送丧是抄的演义里诸葛亮给周瑜的悼词,反正用途是一样的对吧(

懿册杂谈:庞统是南郡襄阳本地人,官职是“郡命为功曹”,在刘备接手南郡之前一直是在本地的士人圈子里混的。这类人扎根于本地,谁统治了本地就为谁效力,典型的代表就是陈登父子。因而这时的庞统其实和“孙权势力”并不存在统属关系,仅仅是因为时任南郡太守是周瑜,就为周瑜干些本郡的活。周瑜去世后,孙权势力也对庞统没兴趣(此时庞统作为评论家的名声是很显赫的,但东吴并没有任何表态),就把庞统作为南郡的一部分打包借(送)给刘备了。而庞统本人也没有留在东吴混的意愿,便顺理成章地归了刘备。
然而刘备虽然看在庞统的面子上给他升到了县令的职位,却把他调离了南郡。很简单,刘备一向是对这些只会品评而不干实事的名士是不屑一顾的。那庞统一看,这态度还不如周瑜,也就顺势而为摆明了态度,“在县不治”。既然你明摆着不重视我,我也就不干活了,给你个借口把我开了算了——不过刘备的识人雷达是何等敏锐,这个举动反而引起了刘备的注意。加上孔明和鲁肃的引荐,这对君臣相见后终于是互相认清了对方的真实面貌,从而改变了二人的人生路线。


☆意思就是把这盘游戏送走了(

蜀汉这部分早期不成熟、问题多的旧作已经改得差不多了,计划中的重推将只剩下了不远的法正和吴懿。对一直跟着我看下来的老观众来说,从第四节再往后就是对上一版的小修小改了,文案也将以复制粘贴居多,请多见谅,不过我相信其中穿插的新将会维持住新鲜感的~
一如既往地感谢大家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