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六个方面总结,工作能力强的人,都具备哪些特点
领导或者同事夸赞一个人能力比较突出的时候一般都会用——思路清晰、让人放心、出手不凡、容易合作,这样的词。而实际上,这些形容词,不就是这些能力突出的人平时留给我们的印象吗?而想要给人留下这些印象,就需要具备很多方面的能力。
一、善于沟通
几乎每条招聘信息上都写着,善于沟通、善于团队合作。那么想要团队合作,沟通又是基础。而这种沟通并不是坐在马路边地摊儿上喝酒吹牛的能力。而是清晰的了解对方想法并且明了的让对方理解自己想法的能力,是有较强烈的和同事、领导甚至下属主动沟通问题的意愿和习惯。
举个例子,有的时候领导交代一件事,但未必把任务和期望描述的非常详细。这个时候,大多数人,就选择按照自己理解到的领导的想法去做事了。但如果自己理解的和领导期望的有偏差怎么办?忙活一通,又被领导嫌弃没做好,难道去怪领导没有把任务一五一十给我们分解出来?肯定不可能吧。
但是同样的事情如果交给善于沟通的人去做,他可能在听到领导吩咐的事情后,接着会跟领导确认自己是否理解正确,言外之意,我这样去做,是否是领导想要的,这个要明确下来,你是按照领导意思办的。或者可以在接到任务后,按照自己的理解做一份粗略的方案或者计划给领导简要回报,确认理解和方向是否无误。
而这也是比较基础的沟通例子。复杂一些的比如,你要推动一项活动或者一个项目,其中牵扯到多个部门,而其他部门的同事自然不会像你那么积极的配合行事,那怎么办呢?你又没有管理权。这时候就需要好好动动脑子,看看怎么沟通能让每个部门快速的配合你,哪怕是通过个人关系上的拉近,或者你主动帮他解决某个问题,再或者通过客户、外界向其施压,等等,总之,能调动其快速配合你的工作为目的,进行一起有效的沟通。
话说回来,沟通这件事是一个需要一生来修炼的技能。也没有绝对的程式化方法。这里可以分享一个算是有效的方法,那就是首先一定把沟通当作一个重要的事情看待,然后可以有意识的观察周边沟通能力比较强的人,都是怎么做的。站在局外的角度去观察,就像看八卦消息一样。这种离你最近的观察,是最能让你得到学习的,因为你能直接运用。
二、善于明确责任
明确责任在职场是非常重要的,要不然遇到问题推诿扯皮就会司空见惯。除此之外,善于明确责任在实际的工作中还有一些好处,那就是分工明确,职责明确,与其他同事的合作衔接才不会出问题,这样直接带来的好处就是更高效。
无论你作为一个主导者还是某一环节,只要你非常善于明确责任,那么整体推进就会高效、顺畅,这就是为什么能力强的人做事看起来总是很顺利的原因。
举个很小的例子,需要搞一个活动,这里面除了策划、执行、谈判等等大的环节外,像海边等宣传物料这种比较小的事情,如果不明确好谁在什么时间节点给出文案、给出尺寸要求、给出设计图、联络印刷厂等等,那么这一件小事也不会准确无误、按时的交付出来。
三、时刻扣准目的
很多人可能不太理解,扣准目的很难吗?实际来说很难。
很多事都不大可能一条直线就到达目的地,所以在做事的过程中就会忘记为什么要做这个事。
举个例子,我们要推广我们的产品,于是考虑怎么推啊,做自媒体号、做抖音号做短视频,等等等等。那怎么做比较好呢?有人说,直接发布产品卖点的信息,这时候立马有人反对,说单纯的讲产品的卖点,平台是不会给播放量的。而且提议应该做时下比较火的内容才会有人看,并且举例什么类型的比较火,而其他人又提出自己观点觉得另一种形式的内容才更火。于是乎,这个问题讨论来讨论去,最后变为做一个自媒体号,做哪一类的题材能让这个号比较火?
但最初的目的是这个吗?是要做起来一个自媒体号吗?显然不是。最初的目的只是为推广产品。而如果为了做起来一个自媒体号,花精力弄些不相关的内容,先不说难度,那能起到推广产品的效果吗?
这就是扣准目的的一个小小的例子。
在实际工作中还有很多,比如设计一款产品,本来是一个目的,但怕功能少,越加越多,最后跟最初的设想完全不一致。再比如,本来做短视频、写文章是为了推广,但负责做内容的人,做着做着就陷入了自嗨模式。这种情况非常常见。
因此时刻扣准目的,不让行动跑偏,也是能力强的人一个重要的能力。
四、善于复盘
马云曾经在一档创业类节目上说过这么一句话,任何没有结果的过程那是没有意义,而只有结果却没有过程那是无法复制。
也就是说,复盘不仅为了提高、完善,其实还有一个重要的作用就是让成果可以复制。
很多事情在做的时候总有疏忽,也总有意想不到的好事。一次又一次的复盘的意义就在于,可以把疏忽逐渐降到最少,而把意想不到的好事变成一种可以通过策划和准备让它时常发生、持续发生的事情。
为什么同样、类似的错误,有些人只会犯一次,而有的人会犯很多次。这其实就是能力强弱的差别。带来这种差别的其实就是工作中一些工作习惯。
五、善于整理
没有人的脑容量非常大能记住所有的事。也没有人能确保了解一遍的信息,就能变成知识存在自己的大脑当中。
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而实际的工作中,会有非常多的文件普遍而来,有些文件只用一次,有些需要重复利用,而这些文件在出现在我们面前时我们并不知道哪些常用。所以整理资料、素材也是一种重要的能力。
电脑上的文件其实相对还好整理些,而平时做内容时,拷贝的非常多的碎片的内容,有截图、有文字等等,这些呢?我相信大部分人对这些素材可能不会加以管理,总之,就当一次性的来用,下次再用的时候再去找。也不必记录,也不必保存。
而工作能力强的人,这样碎片化的信息也都会保存下来。同样的素材,过几天再用的时候就不必花时间再找、再整理。
很多文章、案例,大部分人看一遍就以为学到了,而能力比较强的人会把他们收录下来,日后需要的时候还可以再找出来借鉴、学习、利用。这样日积月累,无论是素材储备还是知识储备,差距就出来了。
六、善于使用工具提高效率
你能想象吗?很多人在用AI工具帮助自己处理表格、写周报日报,用自动化工具直接帮自己记录碎片化素材、用思维导图直接转换ppt文件向领导汇报。
而大部分人是不是还在用原始古老的方式一点点的在操作?
先把上面说的这几个工具给大家分享出来,其他方面这样的工具还很多,需要的可以自己搜索,知乎上也有很多分享
Chatexcel
你只需要把你的要求跟它说出来,它就能按照你的要求处理表格。大家可以看下面动图当中的操作。

这是北大的研发团队出品的一款工具,很实用
网址——https://chatexcel.com/
周报生成器
你是否为写周报、日报苦恼,而且即使你写了,也并不出彩?其实现在这些也都有工具可以帮你实现。
这款周报生气器,只要你把简单的工作内容告诉它,它就可以非常有调理并且丰富的产出你的工作报告

网址——https://weeklyreport.avemaria.fun/zh
Collect Boy
MacBook端的一款碎片化素材管理工具。前面提到的碎片化素材的整理完全可以依靠它来完成。它提供自动为你记录复制信息的功能以及跨平台快捷收集素材的功能。

也就是说,日常复制拷贝的素材,不需要进行手动的保存,通过collect boy的复制记录依然能找回来。当你想用前几天的某个素材时,去collect boy上面找就行,它提供按时间、按分类和搜索的查找方式,很方便。


所谓跨平台收集素材呢,就是比如你在一个网页上看到一些好的文案或图片,你可以通过快捷键就将这些素材收集到你对应的某个专辑里(而不用,复制,再打开collect boy,再粘贴,再保存等等)

觉得好的文章,也可以直接通过快捷键复制链接,就能收集下来并且自动标记上“待阅读”,供你稍后阅读

App Store网址——https://apps.apple.com/cn/app/collect-boy-%E5%B0%8F%E5%B0%8F%E6%94%B6%E8%97%8F%E5%8A%A9%E6%89%8B/id6449355038?mt=12
Xmind
我用的年头最长的思维导图工具,也认为是最好用的。随着这些年一直更新版本,功能越来越多,越来越便捷。比如这个自动生成幻灯片的功能,我觉得很实用。

平时跟领导做个简单汇报,拿着思维导图,他看起来不好聚集焦点,而专门做ppt太麻烦。用这个刚刚好。
App Store网址——https://apps.apple.com/cn/app/xmind-%E6%80%9D%E7%BB%B4%E5%AF%BC%E5%9B%BE/id1327661892?mt=12

其实工作能力强到人还有很多特点,比如凡事都会多想一步、非常习惯到站在对方角度想问题,等等。但我认为上面逐一分享的几个点是最突出,而且通过练习也会对工作能力的提高帮助最直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