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番茄脐腐病难治?高效预防是重点!

2023-06-16 09:54 作者:小雨农智  | 我要投稿


图片


文 | 小雨农智

图 | 小雨农智


夏季到来,温度居高不下,大棚番茄大面积发生脐腐病,造成番茄减产甚至是绝产。

图片

脐腐病是什么?番茄脐腐病是番茄种植过程中常见的一种生理性病害,果实顶部产生黑褐色圆形病斑,严重时扩展至小半果实。

干燥时病部为革质,棚内湿度大时表面产生白色、粉红色或黑色霉层,均为腐生真菌,不是该病的病原菌。

图片

发病原因分多类

番茄脐腐病首先想到的是缺钙

其实缺钙只是导致番茄脐腐病的直接发病原因,叶面及时补充钙肥,可以适当控制。

但是并不意味着土壤缺钙,脐腐病与水分、温度以及钙在植物体分布等多种因素有关。

图片

除了南方酸性砂壤土外,大部分土壤不缺钙,番茄为什么会出现缺钙现象?

很大原因与番茄植株对钙的吸收和运输有关,钙在植物体内几乎只能通过木质部运输,主要靠的是蒸腾作用。

外界水分供应以及任何阻碍番茄植株吸收水分的因子,都会显著降低番茄对钙元素的吸收积累。

因此番茄缺钙还有以下原因:

湿度低:湿度主要影响蒸腾作用,湿度降低,果实对钙的竞争弱于叶片,脐腐病高发,湿度较大时,叶片对钙元素的竞争被削弱,果实含钙量增加,脐腐病发病降低。

图片

营养元素竞争:营养元素之间存在着协同和拮抗作用。钙肥与硼肥混合施用效果最佳(人称黄金搭档,必须二次稀释),能充分促进植物对钙的吸收,提高果实、叶片中钙的含量,降低脐腐病的发生;铵态氮、钾、镁都是阳离子,对钙离子起到抑制作用,增加脐腐病发病率。

图片

番茄进入结果盛期后,不少菜农习惯连续冲施高钾型肥料,以促进膨果。但是冲施过度,使土壤含钾量过高,抑制作物对钙离子的吸收。

盐含量高:温室栽培作物土壤得不到雨水的冲刷,盐分浓度高,降低了根系吸收水分与钙肥的能力,从而引发脐腐病。

温度变化大:温度是引发作物脐腐病的重要因素之一。阴天放晴温度突然升高,叶片蒸腾速率加快导致果实钙累积量减少。

光照加强还会导致光合产物累积多,果实体积膨大。钙是植物细胞壁的组成成分,此时钙的运输被光合产物运输阻断,造成果实品质下降。

图片

水分供应失调:前期水多后期缺水或水分忽多忽少也会造成番茄脐腐病。植株骤然受旱,钙吸收受影响,果实脐部最易失去水分引起组织坏死造成番茄脐腐病。

防治方法要记牢

补钙方式多样化:钙在植物体内是一个不易流动的元素,多分布于茎叶中,老叶多于幼叶,果实少于叶片,并且钙只能单向(向上)转移。因此补钙要基肥+叶面肥同时进行,叶面肥主要喷施幼嫩生长点和果实,控制脐腐病发生还能促进果实着色。

图片

钙肥选择好:钙肥品种多,如硝酸钙、碳酸钙、石膏粉、石灰粉等。

弱碱性土壤地区,用石膏粉处理。石膏粉的主要成分为硫酸钙,属于生理酸性盐,可以降低弱碱性土壤的pH值,改良土壤的同时还能促进钙肥的吸收。

弱酸性土壤地区以及连作的大棚,用石灰粉处理。石灰粉(又称生石灰)主要成分为氧化钙,属于碱性氧化物,可以中和土壤酸性、改善土壤结构、提高植物对钙离子的吸收。

图片

喷施叶面肥:果实的脐部是水分蒸腾作用最弱的部位,加上钙离子的难移动性,叶面喷施选择螯合钙直接喷到果实上。再加入生长素类物质如萘乙酸或调节剂芸苔素内酯等促进钙的吸收。

图片

水分调控好:适当浇水防止土壤忽干忽湿,特别注意不要使土壤过分干旱。

很多菜农习惯棚内干旱一点,为了促进番茄转色成熟,但是若植株长期处于高温干旱的环境中,容易出现缺钙的症状,导致脐腐病发生严重。还是应该保持适宜的土壤湿度。

图片

小雨农智温馨提示:夏季大棚作物管理采取地膜覆盖栽培可保持土壤水分相对稳定,减少土壤中钙质养分流失;同时温室大棚使用智能放风机,能有效监测并调节棚内的温度和湿度,减少脐腐病的发生。

- END - 

番茄脐腐病难治?高效预防是重点!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