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踪荧屏 | “舌胎”?“舌苔”!
◎梁学志

2019年10月6日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法治在线》栏目中,公诉人叙述一名假医生对患者进行诊疗时,有这样一句话:“‘王成’给我把脉,看了我的舌tāi。”字幕将“舌tāi”写作“舌胎”,有误。
胎,读tāi,可指人或哺乳动物母体内的幼体,如胎儿,也可用于表示怀孕或生育的次数、某些器物的坯等。“舌胎”是什么?汉语中无“舌胎”之说。字幕中的“舌胎”应是与其同音的“舌苔”吧。
苔,有两个读音。可读tái,指苔藓植物,根、茎、叶区别不明显,常贴在阴湿的地方生长。也读tāi,如舌苔。“舌苔”在《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中的释义为“舌头表面滑腻的物质。健康的人,舌苔薄白而润。医生常根据病人舌苔的情况来诊断病情”。节目中假医生“王成”查看病人的舌苔状况,装作能以此判断病情。将“舌苔”误写作“舌胎”,应是音同形近所致。
(本文刊于《咬文嚼字》2020年第1期《追踪荧屏》栏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