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日本的“嘀嘀”打车与中国到底有哪些差别?

2023-11-09 17:23 作者:诺应君在日本  | 我要投稿

去年冬天有一部很火的日剧名为《First Love初恋》,剧中的女主为了维持生计选择了计程车司机这份工作,身为司机的她每天穿梭于城市之间,在剧中,日本人也与我国一样经常使用APP叫车,但剧中有很多日本人打车的小细节引起了我的思考,那就是日本的“滴滴”以及日本相关的网约车平台与国内到底有哪些差别呢?


日本DiDi软件




其实,作为中国最大的叫车平台滴滴打车,最早在我国2014年就已经在部分地区上线公测使用了,后逐步完善至今,2018年时滴滴已经风靡了我国的“打车服务”行业,每个人都深刻体会到了数字化时代给生活带来的巨大便利。由于顺风车服务动动手指通过手机就能轻松掌握,操作便捷,让人们在打车时减少了不必要的等待,提高了出行效率。而在日本,DiDi软件便是国内大家最常用的滴滴打车,它2018年才开始推广至日本境内,由于日本是世界公认的出租车最贵的国家之一,所以自滴滴进入日本后,也掀起了一阵热潮,业务范围也扩展到了东京首都圈、关西各大城市、北海道以及九州等大部分地区。

01


首先,总的来说软件使用方法和国内差别其实并不大,下载应用,登记信息后,使用时从地图输入目的地和乘车地点,点击“确认”,你将能看到车辆和司机的所有信息,包括其实时位置和到达所需的时间,平台会在附近找到一个驾驶伙伴。但这里有小细节需要注意的是日本的DiDi可供选择付款的方式相对国内较多一些:信用卡、借记卡或现金(在某些城市可用)都可以。且目前日本DiDi暂不支持中文,如果需要使用中文版本,还是需要下载中文版的滴滴出行。同时还有配有DiDi Premium服务,DiDi Premium是一项高端叫车服务,用户可以在滴滴客户端内叫到皇冠、埃尔法、雷克萨斯LS、奔驰S级等车型,覆盖范围包括了东京港区、千代田区、中央区、新宿区、涉谷区。

02


其次,对于我国来说,主流网约车其实只有滴滴,当然美团打车、花小猪打车、高德打车也占有一定市场份额,但是滴滴在市场上还是近乎处于“垄断地位”,就像我们平时打车只会下意识地打开滴滴一样。而日本境内除了DiDi也流行着其他软件,像Uber、Fulcul、MOV等。Uber最大的优点就是使用范围极其广泛,能在全世界700多个城市叫车,并且支持30种以上的语言应用,非常适用于经常出国的小伙伴们常备的一款约车APP。这一款app在日本国内的东京、横滨、大阪、京都、名古屋、大阪、京都、福冈、仙台等城市都能更便利的使用。Uber虽然在海外其他国家可以预约私家车的约车服务,但由于极大地降低了成为出租车司机的门槛,大街上有证和无证地驾驶员一起拉客,不但对日本传统出租车行业造成了巨大冲击,还触及到了日本的《商业法》所规定的“市场竞争公平原则”,违反了日本的《道路交通法》和《道路营业法》,所以Uber只能预约正式出租车公司的车出行。同样的,Fulcul和MOV的使用也只适合日本部分范围城市,但这两款app注册时较方便,可能更适用于一些旅游者和留学生。

03


最后也是不能忽视的一点,我们不得不面对网约车的一些问题:交通隐患、司机袭击、乘客既不能得到安全保障、不能从正规渠道获得赔偿等等问题。这也是我国网约车在前几年停业全方位整顿的重要原因。与日本相比,中国乘客更多在乎的是自己用车是否便利,价格是否公道,似乎并不在意出租车本身是否合法。再加上我国人口众多,城市早、晚高峰打车难的问题突出。使国人不得不选择了“市场”。而在日本,滴滴打车只是受到了一时追捧,如今虽然依旧存在这种服务,但它时刻都受到日本政府全方位的严格管控。日本政府认为,滴滴打车存在诸多安全隐患,且由于日本的出租车行业本身就非常发达,已经形成了一套完善的行业标准和监管体系,因此日本政府也担心滴滴打车会对现有的出租车行业造成冲击,损害行业发展和消费者权益。



所以综合来讲,日本的滴滴无论是在服务形式还是流行程度上与我国还是存在较大差异,但无论怎样,作为消费者来说,我们无论在哪个国家出行,都应该更加理性地对待滴滴打车等出行软件,提高警惕,注意个人安全,保护个人信息,才能够更好的将网约车服务引向良好的发展方向。所以,屏幕前的你有没有在日本使用“DiDi”服务的经历呢?欢迎大家留言分享哦!


日本的“嘀嘀”打车与中国到底有哪些差别?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