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如何打开内心之心

2022-04-13 20:12 作者:Tinkie_Yang  | 我要投稿

音乐是内心世界的守护神,音乐在生命的整体的呼吸的旋律之中。音乐和祈祷是打开和进入内心之门的最好方式。

内心的歌唱,人的内心是靠音乐解放起来,音乐是主体的意志,主体是音乐的回声,音乐是内心的回音壁。

醒着的人触及睡眠,就像睡眠的人触及死亡。

里尔克讨论敞开多于隐藏,动物比人更能看到和触及隐藏。里尔克的敞开恰好是海德格尔说的隐藏中的敞开。动物重新看到了被人物遮蔽的自然和世界。动物不是面向世界而站立,而是在世界之中站立。

卡夫卡、曼德尔施塔姆:现代性中动物比人类更接近深渊和敞开,也更接近人性和人类的生命,更能触及冒险性和无保护性的深渊。动物更能感受周围世界的整体性也更具依赖整体性,更受世界的牵引,每个动物都是存在的中心-重心-法则。人类感受不到存在与世界的整体性。

里尔克的生死同时性,只有尊重死亡,才能尊重生命。把重新打开内在世界的可能赋予所有人。

荷尔德林于里尔克的差别:对神圣性认识的差异;动物更能接近隐藏的敞开。

人类只有更冒险,才能进入深渊,只有比动物更冒险,才能看到和进入更深的深渊。

里尔克诗歌的关键词:冒险性和无保护性。内观与内视。

海德格尔整个后期哲学都在努力找到隐藏的地带、人性的神秘性与可能性。

保护人的神秘性和秘密性,就是保护人性。苏联大清洗和文化大革命都是对个人私密性和人性神秘性的强制揭露,使之处于透明和无保护状态。

内心之心由消逝、死亡和不在场构成。悬置语言、图像思维、将心垂直于消逝的时间之中、转向倾听(没有意志、没有意愿)陌生的音乐(从心灵空间中长出的音乐),进入神圣的告慰,让音乐萦绕在我们的内心。

里尔克打开了灵魂的内在空间——生死的同时性——内在世界的敞开,心中之心。人心到底就是埋怨,埋怨是人性最可怕的本质,只有用没有任何怨念的爱打开心中之心,才能消除埋怨。当一个人死亡和彻底离开的时候,埋怨也就消失了。心是语言构成的,即使没在说话也在说话;心中之心-纯粹的心没有自我的意志、没有语言,它要悬置语言、是沉默之心。外部的心是被各种欲望、语言和意志所充斥的心,它不够纯粹,而心中之心则是纯粹的心:呼吸的象形文字,回到纯粹的呼吸额歌词——例如残酷戏剧、运动状态会以纯粹的呼吸来表达身体和神经的张力,过滤掉语言-没有语言。


如何打开内心之心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