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旧文回顾】杨小楼的“武戏文唱”(潘侠风)

2022-08-09 01:12 作者:秋思听戏  | 我要投稿


图片
杨小楼先生

提起“武戏文唱”,人们很自然地就会想到京剧界的老前辈著名武生杨小楼。虽然杨先生去世已经四十三年了(1938年春逝于北京),闭目回忆:他那清脆的念白,细腻的表情和干净利落的武打,还是音容宛在。


“武戏文唱”这个名词,追根溯源,是七十多年前的事了。


青壮年时代的杨小楼,用“小杨猴子”的艺名在天津唱红以后,回到北京应约搭进了“宝胜和”这个“梆子、二黄两下锅”的戏班,在前门外大栅栏“庆乐茶园”演唱,很受观众欢迎!


当时,杨小楼演的武戏是学俞菊笙。他不但演得很象,就是个头儿、扮象也象。那时俞老不经常演出,喜欢听“俞派”戏的观众,就都看杨小楼的戏去了。


图片
杨小楼《连环套》

杨小楼是“谭派”创始人谭鑫培的干儿子。谭老对义子的艺业非常关心,当他听说杨小楼唱红了,很高兴!有一天就到“庆乐茶园”看了一出“小杨猴子”主演的《恶虎村》。散场后,谭老把杨小楼叫到家里,爷俩谈来谈去就谈到艺术上了。


谭老对小楼说:唱戏的,一个人一个样儿。你死学老俞不行,学来学去就学死板啦!即使你学得完全象,也不能学出圈儿去。再说,你还不一定比得了老俞呀!要讲武的,你可不如他。你应当学着点儿你爸爸(指杨月楼),要“武戏文唱”,他唱出来的味儿多好听啊!你不能光注意打的,在唱上、念上、做派上都得下功夫。扮谁象谁,那才叫唱“戏”呢。


谭老把话说完,又学着杨月楼的“奎派”韵调(即张二奎的唱法)唱了两句。杨小楼一听,的确是另一个味儿!


杨小楼经过谭老这番指点,恍然间领悟到自己应该走什么道路。于是他就在学习“俞派”、继承“家学”的基础上,根据本身条件,不断地钻研、发展、创造,经过一番艰苦的奋斗,逐渐形成了以“武戏文唱”著称于京剧界的“杨派”。


【作者:潘侠风 1981.7《人民戏剧》】

【旧文回顾】杨小楼的“武戏文唱”(潘侠风)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