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一化】硫及化合物 基础与方法全集!从零开始,高中化学重难点自学|查漏补缺

2023-08-27 14:46 作者:萨霞  | 我要投稿

杰哥 | 硫及其化合物

1️⃣硫单质 硫酸

硫单质的物理性质

硫俗称硫磺,黄色晶体,质脆,易研成粉末。

难溶于水,微溶于酒精,易溶于二硫化碳


硫单质的化学性质

硫单质既表现氧化性,又表现还原性

(1)与H₂:H₂ +S =△=H₂S

(2)与O₂:S +O₂ =点燃=SO₂

(3)与金属:

  • Fe +S =△=FeS
  • 2Cu +S =△=Cu₂S
  • Hg +S =HgS


例题1

电视剧《老中医》在卫视上映,并且引起广泛关注。剧中陈宝国所饰演的翁泉海为我们展示了中医中药的博大精深。中医用药讲究十八反和十八畏,其中有“硫黄原是火中精,朴硝一见便相争”,硫黄即硫单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硫是一种淡黄色的能溶于水的固体

B. 试管内壁上的硫黄可用二硫化碳清洗

C. 过量的硫与铁反应生成Fe₂S₃,表现了硫单质的氧化性【FeS】

D. 硫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硫,硫在过量氧气中燃烧生成三氧化硫


硫酸的性质

物理性质:纯硫酸是无色、黏稠的油状液体,沸点高、难挥发。

常用的浓硫酸中H₂SO₄的质量分数是98%(物质的量浓度为18.4mol·L⁻¹)

  • C=1000ρω/M

密度为1.84g·cm⁻³。

难挥发性:用于制挥发性酸(如HCl、HNO₃)

  • NaCl +H₂SO₄(浓) =微热= NaHSO₄ +HCl

强酸性:Ca₃(PO₄)₂ +3H₂SO4(浓) =3CaSO₄ +2H₃PO4【制磷酸】

Na₂SO₃ +H₂SO₄(浓) =Na₂SO₄ +SO₂ +H₂O


吸水性:浓硫酸具有强烈的吸水能力,能吸收空气中的水分,甚至能吸收结晶水合物的水,故浓硫酸常用作干燥剂,干燥一些不与浓硫酸反应的气体。如用浓H₂SO₄;可干燥O₂、H₂、N₂、CO₂、Cl₂、HCl、CO、CH₄等气体,但不能干燥NH₃、H₂S、HI、HBr等气体。


脱水性:浓硫酸具有很强的腐蚀性,能按氢、氧原子2:1的比例脱去纸、棉布、木条等有机物中的氢、氧元素。如:C₁₂H₂₂O₁₁ 一浓H₂SO₄→ 12C +11H₂O

在蔗糖的脱水实验,浓硫酸既体现脱水性又体现强氧化性。浓硫酸具有强腐蚀性与脱水性有很大关系,如浓硫酸会使蓝色石蕊试纸先变红后变黑。

  • C +2H₂SO₄ =△=CO₂ +2SO₂ +2H₂O


强氧化性:硫酸中的硫元素处于最高价态。浓硫酸能与许多物质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是常见的氧化剂。

与铜反应:Cu +2H₂SO₄(浓)=△=CuSO₄ +SO₂ +2H₂O

与木炭反应:C +2H₂SO₄ =△=CO₂ +2SO₂ +2H₂O

  • 酸的氧化性:H⁺
  • 氧化性的酸:HNO₃、浓H₂SO₄


  1. 在常温下,浓H₂SO₄与Fe,Al反应,生成了致密、坚固的氧化膜,阻止金属与浓H₂SO₄接触,从而保护了金属。因此常温下可用Fe,Al制容器盛放浓H₂SO₄。
  2. 金属单质或低价金属的盐与浓H₂SO₄反应时,浓H₂SO₄既显氧化性又显酸性。


例题2

已知:

①Zn +H₂SO₄(稀) =ZnSO₄ +H₂

②Zn +2H₂SO₄(浓) =△=ZnSO₄ +SO₂ +2H₂O。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浓硫酸和稀硫酸均有氧化性,所以硫酸是氧化性酸【浓硫酸不是氧化性酸,只是因为H⁺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不算氧化性的酸】

B. 过量的Zn在浓硫酸中反应可得SO₂和H₂【浓酸变稀】

C. Zn与稀硫酸反应的氧化产物是ZnSO₄【被氧化的产物就是氧化产物】

D. 不管是浓硫酸还是稀硫酸,若反应过程中被还原的H₂SO₄物质的量相等,则生成气体的物质的量相等


2️⃣二氧化硫

二氧化硫物理性质

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有毒气体,密度比空气大,易溶于水(1体积的水能溶解约40体积的二氧化硫)。


二氧化硫的化学性质

一:SO₂是酸性氧化物,具有酸性氧化物的通性

  1. 与水的反应:SO₂ +H₂O ⇌H₂SO₃
  2. 与碱反应:

(1)少量SO₂通入NaOH溶液:SO₂ +2OH⁻ =SO₃²⁻ +H₂O

(2)过量SO₂通入NaOH溶液:OH⁻ +SO₂ =HSO₃⁻

二、SO₂中硫元素+4价,处于中间价态,

所以SO₂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以还原性为主。

  1. SO₂具有还原性:

(1)二氧化硫在适当的温度并有催化剂存在的条件下,可以被氧气氧化,生成三氧化硫。三氧化硫也是一种酸性氧化物,溶于水时与水发生剧烈反应,生成硫酸。

2SO₂ +O₂ ⇌催化剂 △⇌2SO₃

SO₃ +H₂O =H₂SO₄


硫酸的工业制法

工业上一般以硫磺或其它含硫矿物(如黄铁矿)为原料来制备硫酸。金属冶炼时产生的含二氧化硫废气经回收后也可用于制备硫酸。

4FeS₂ +11O₂ =高温=2Fe₂O₃ +8SO₂

2SO₂ +O₂ ⇌V₂O₅ △⇌2SO₃

SO₃ +H₂O =H₂SO₄


(2)能被H₂O₂、Cl₂、Br₂、I₂、Fe³⁺、KMnO₄、HNO₃、ClO⁻等强氧化剂氧化生成SO₄²⁻

  • SO₂ +H₂O₂ =H₂SO₄
  • SO₂ +Cl₂ +H₂O =H₂SO₄ +2HCl
  • SO₂ +Br₂ +H₂O =H₂SO₄ +2HBr
  • SO₂ +I₂ +H₂O =H₂SO₄ +2HI
  • SO₂ +2Fe³⁺ +2H₂O =SO₄²⁻ +2Fe²⁺ +4H⁺
  • 5SO₂ +2MnO₄⁻ +2H₂O =2Mn²⁺ +5SO₄²⁻ +4H⁺


2. SO₂具有氧化性

SO₂与H₂S发生反应:

  • SO₂ +2H₂S =3S +2H₂O


3. SO₃具有漂白性

(1)二氧化硫具有漂白作用,能使品红溶液等有色物质褪色。

(2)SO₂漂白的原理是二氧化硫与有色物质结合生成了不稳定的无色物质。加热后又显红色,是由于不稳定的无色物质又分解为原来物质的缘故。

(3)SO₂能漂白品红、鲜花等有机色素,不能漂白酸碱指示剂,如酚酞、石蕊等。工业上常用二氧化硫来漂白纸浆、毛、丝、草帽辫等,还用于消毒、杀菌等。

(4)Cl₂水的漂白原理与SO₂不同,Cl₂水的漂白原理是Cl₂与H₂O反应后生成了HCIO具有强氧化性,将有色的物质氧化为无色的物质,褪色后不能恢复原来的颜色

(5)SO₂能使溴水、高锰酸钾褪色,是因为SO₂还原性而不是漂白性。


3️⃣硫酸根离子检验

  1. 检验原理:在溶液中,SO₄²⁻可与Ba²⁺反应,生成不溶于稀盐酸的白色BaSO₄沉淀。
  2. 操作方法:

取少许待测液于洁净试管中,先加足量稀HCl酸化,

无明显现象(若有沉淀,则静置后取上层清液),滴加BaCl₂溶液

若有白色沉淀产生,则说明待测液中含有SO₄²⁻;

若无白色沉淀产生,则说明待测液中不含SO₄²⁻。


注意事项:

  1. 不能只加入BaCl₂,且盐酸和BaCl₂的顺序不可以颠倒
  2. 不可以引入硝酸根,例如不可以加HNO₃酸化或是加Ba(NO₃)₂


例题1

有一瓶Na₂SO₃溶液,由于它可能部分被氧化,某同学进行如下实验:取少量溶液,滴入Ba(NO₃)₂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再加入足量稀硝酸,充分振荡后,仍有白色沉淀。对此实验下述结论正确的是

A. Na₂SO₃已部分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无法得到结论】

B. 加入Ba(NO₃)₂溶液后,生成的沉淀中一定含有BaSO₄【可能是BaSO₃,因为现在的NO₃⁻并不是酸化效果】

C. 加硝酸后的不溶性沉淀一定是BaSO₄

D. 此实验能确定Na₂SO₃是否被部分氧化


例题2

某无色溶液中的阴离子可能是Cl⁻、Br⁻、I⁻、SO₃²⁻、SO₄²⁻的一种或几种,取少量该溶液于试管中,滴加少量氯水,溶液仍为无色。将试管中的溶液分成两份,分别加入AgNO₃溶液和BaCl₂溶液,均有白色沉淀产生。

则原溶液中一定存在的阴离子是SO₃²⁻

可能存在的阴离子是I⁻、Br⁻、SO₄²⁻、Cl⁻

  • 溴水是橙黄色、碘水是黄色
  • 还原性顺序:S²⁻ > SO₃²⁻ > I⁻ > Fe²⁺ > Br⁻ > Cl⁻ > Mn²⁺


4️⃣硫的重要性质之高考20问

不同价态含硫物质通过氧化还原反应相互转化

2H₂S +SO₂ =3S +2H₂O

S +2H₂SO₄(浓) =△= 3SO₂ +2H₂O


硫及其化合物的相互转化

(1)SO₂可漂白纸浆,不可用于杀菌、消毒(x

(2)向NaHSO₃溶液中滴加氢硫酸,产生淡黄色沉淀,证明HSO₃⁻具有氧化性(

(3)浓H₂SO₄具有强吸水性,能吸收糖类化合物中的水分并使其炭化(x【脱水性】

(4)SO₂通入酸性KMnO₄溶液中:5SO₂ +2H₂O +2MnO4⁻ =5SO₄²⁻ +4H⁺ +2Mn²⁺(

(5)铜丝插入热的浓硫酸中:Cu +H₂SO₄ =CuSO₄ +H₂(x

  • Cu +2H₂SO₄(浓)=△= CuSO₄ +SO₂ +2H₂O

(6)S(S) —O₂(g) 点燃→ SO₃(g) —H₂O(l)→ H₂SO₄(aq)(x【SO₂】

(7)硫元素在自然界的存在形式有硫单质、硫化物和硫酸盐等(

(8)SO₂与过量氨水反应生成(NH₄)₂SO₃ (

(9)因为SO₂具有氧化性,所以可用于纸浆漂白(x【漂白性】

(10)Cl₂、SO₂均能使品红溶液褪色,说明二者均有氧化性(x【SO₂是漂白性】

(11)碘化钾与浓硫酸反应可制备碘化氢(x【你得发生氧化还原反应,I⁻变价;并且浓硫酸不能干燥NH₃、H₂S、HI、HBr】

(12)将SO₂通入溴水中证明SO₂具有漂白性(x【还原性】

(13)实验操作和现象:向久置的Na₂SO3溶液中加入足量BaCl₂溶液,出现白色沉淀;再加入足量稀盐酸,部分沉淀溶解。实验结论:部分Na₂SO₃被氧化(✓)

(14)燃煤中加入CaO可以减少酸雨的形成及温室气体的排放(x

  • CaO +2SO₂ +O₂ =高温= 2CaSO₄
  • CaO +CO₂ =CaCO₃
  • 但是CaCO₃ =高温= CaO +CO₂

(15)二氧化硫作纸浆的漂白剂,没有发生化学变化(x【化合形成一种不稳定的物质】

(16)在未知液中滴加BaCl₂溶液出现白色沉淀,加稀硝酸,沉淀不溶解,说明该未知液中存在SO₂或SO₃(x【或者有Ag⁺】

(17)SO₂和SO₃混合气体通入Ba(NO₃)₂溶液可得到BaSO₃和和BaSO₄(x【此时溶液有HNO₃,BaSO₃会氧化成BaSO₄】

(18)H₂、SO₂、CO₂三种气体都可用浓硫酸干燥(✓)

(19)向Na₂SiO₃溶液中通入过量SO₂: SiO₃ +SO₂ +H₂O = H₂SiO₃ +SO₃²⁻【HSO₃⁻】

(20)将浓硫酸滴到蔗糖表面,固体变黑膨胀,说明浓硫酸有脱水性和强氧化性(✓)【变黑是脱水性;膨胀是强氧化性】

  • C +2H₂SO₄(浓)=CO₂ +2SO₂ +2H₂O


5️⃣二氧化硫重点题型剖析

SO₂气体的验证

下列实验中能证明某气体为SO₂的是

①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CO₂也可以】

②使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变红【CO₂也可以】

③使品红溶液褪色【Cl₂也可以】

④通入足量NaOH溶液中,再滴加BaCl₂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该沉淀溶于稀盐酸【CO₂也可以】

⑤通入溴水中,能使溴水褪色,再滴加Ba(NO₃)₂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能使溴水褪色:SO₂,SO₂被氧化,沉淀是BaSO₄】

⑥通入氢硫酸,使溶液变浑浊【Cl₂、O₂都可以】

A. 都能证明

B. 都不能证明

C. ③④⑤均能证明

D. 只有⑤能证明


SO₂ / CO₂的比较

  1. 下列溶液或用品中:①澄清石灰水;②H₂S溶液;③酸性KMnO₄溶液;④溴水;⑤Ba(NO₃)₂溶液;⑥品红溶液;⑦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

不能区别SO₂和CO₂气体的是①⑦

  • SO₂虽然有漂白性,但是不能使指示剂褪色


2. 欲除去CO₂中混有的少量SO₂气体,可选用的试剂是

A. 饱和食盐水

B. 饱和NaHCO₃溶液【吸收SO₂,生成CO₂】

C. 足量澄清石灰水【都反应】

D. NaOH溶液【都反应】


SO₂ / SO₃ / CO₂的检验


SO₂气体的制备与性质检验

二氧化硫是一种大气污染物,可用氨水吸收处理。下图是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硫并验证其部分性质的装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使用品红溶液是用来验证SO₂的还原性【漂白性】

B. SO₂的发生装置中,使用70%的浓硫酸既可以加快反应速率又有利于生成的SO₂逸出

C. K₂Cr₂O₇溶液由橙红色变成绿色(生成Cr³⁺),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是3∶1【1:3】

  • Cr₂O₇²⁻ +3SO₂ +2H⁺ =2Cr³⁺ +3SO₄²⁻ +H₂O

D. 过量的氨水吸收SO₂气体可以生成亚硫酸氢铵【少量SO₂形成亚硫酸铵】


SO₂重要易错知识点

  1. SO₂能使蓝色石蕊试纸先变红后褪色(x
  2. SO₂能使沾有KMnO₄溶液的滤纸褪色,证明了SO₂具有还原性(✓)
  3. SO₂能使溴水褪色,证明了SO₂具有漂白性(x【还原性】
  4. SO能使品红试纸褪色,证明了SO₂的漂白性(✓)
  5. SO₂能使蘸有酚酞和NaOH溶液的滤纸褪色,证明了SO₂是酸性氧化物(✓)
  6. SO₂是还原性气体,浓H₂SO₄是强氧化性物质,因此SO₂不能用浓H₂SO₄作干燥剂(x【他们没有中间价态,不反应】
  7. SO₂既是形成酸雨的主要气体,也是引起光化学烟雾污染的主要气体(x【光化学烟雾:NOₓ】
  8. 葡萄酒中含有SO₂,起保鲜、杀菌和抗氧化作用(✓)


6️⃣浓硫酸与金属的计算题型

浓硫酸与金属反应的氧化还原分析

mg铜与足量的浓H₂SO₄共热时完全反应,在标准状况下生成nL气体,则被还原的浓硫酸

  • 首先写化学方程式、然后列关系的量
  • 注意这道题问的是被还原的浓硫酸,要找变价的

浓硫酸与铜的反应问题

用18.4mol/L的浓硫酸20mL和铜共热一段时间后,待反应混合物冷却,滤去多余的铜,将滤液加水定容到100mL,所得SO₄²⁻离子浓度为2.68mol/L,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方程式写出来,找到关系的式
  • 物质的量是中心的桥梁
  • 反应前n(浓H₂SO₄)=18.4mol/L*0.02L =0.368mol
  • 反应后n(SO₄²⁻)=2.68mol/L*0.1L=0.268mol
  • n(SO₂) =0.368-0.268 =0.1mol

A. 溶解的铜的质量为6.4g【0.1*64】

B. 生成的SO₂在标况下为2.24L【22.4L*0.1】

C. 反应中消耗的硫酸为0.1mol【0.2mol】

D. 反应后c(CuSO₄)为1.0mol/L【0.1mol/0.1L】

浓硫酸与锌的反应问题

锌与100 mL 18.5 mol·L⁻¹的浓硫酸充分反应后,锌完全溶解,同时生成气体甲33.6L(标准状况)。将反应后的溶液稀释至1L,测得溶液的c(H⁺) =0.1 mol/L。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反应前n(浓H₂SO₄)=18.5mol/L*0.1L =1.85mol
  • 这个气体可以是SO₂+H₂的混合气体
  • 反应后n(H⁺)=0.1mol
  • 剩余n(H₂SO₄)=0.05mol
  • 气体总共1.5mol
  • 反应掉H₂SO₄ 1.8mol

A. 反应中共消耗1.8 molH₂SO₄

B. 气体甲中SOz与H的体积比为4∶1【1:4】

C. 反应中共消耗97.5 g Zn【1.5mol*65g/mol】

D. 反应中共转移3 mol电子【看Zn,1.5mol*2e⁻=3mol e⁻】


【一化】硫及化合物 基础与方法全集!从零开始,高中化学重难点自学|查漏补缺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