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二海军战巡介绍—冯·德·坦恩号(SMS Von der Tann)
公海舰队的第一艘战列巡洋舰——冯·德·坦恩号。

1905年初,英国海军部向英国政府提交了1906年海军预算,其中有一项关于新型装甲巡洋舰描述:
“战舰装备8门12英寸主炮,能够追捕并摧毁敌方任何类型的巡洋舰,在遇到更为强大的对手时,将凭借25节的高速摆脱对手的纠缠……这种‘理想型巡洋舰’将会成为真正的巡洋舰杀手!”
这一新型装甲巡洋舰就是后来的初代战列巡洋舰无敌级。

当德国海军部从驻伦敦海军武官的报告中获知无敌级巡洋舰将安装12英寸主炮的情况后,他们立刻意识到了自己还在船台上的E号巡洋舰(布吕歇尔号大型巡洋舰)铁定不是其对手,必须立刻行动起来。

生不逢时的布吕歇尔号大型巡洋舰
标准排水量:15342t
满载排水量:17500t
舰艇尺寸:161.8m×24.5m×8.84m
航速:24.8节
武备:
6座双联装210mm/45倍径舰炮
8座单装150mm/45倍径副炮
16座单装88mm/45倍径速射炮
4具450mm鱼雷发射管
于1909年10月服役
无敌级首舰无敌号于同年3月服役
经过大量的方案论证后,德皇威廉二世于1907年6月签署了新的F号大型巡洋舰建造命令,之后便是招标与建造准备工作。1908年3月25日,新舰在汉堡的布洛姆·福斯造船厂开工,1909年3月20日下水,1910年9月1日服役。

与拿骚级战列舰相比,冯德坦恩号减少了两座主炮塔,所节约的空间与重量被用来安装更新的动力装置,这使后者成为了德国海军第一种安装蒸汽轮机的大型主力战舰。


舰员:923人
标准排水量:19370t
满载排水量:21300t
舰艇尺寸:171.6 m×26.6m×9.17m
装甲防护:水线装甲带50-250mm,甲板50mm,水密舱隔板150mm,炮塔230-80mm,指挥塔250mm(主装甲带仅比拿骚级少20mm)
动力:18台锅炉,2台帕森斯蒸汽轮机;主机最大输出功率42000马力(改造后79000马力);4轴
续航力:4400海里/14节,3520海里/18节
航速:24.8节(改造后27.4节)

武备:
4座双联装283mm/45倍径舰炮
10座单装150mm/45倍径副炮
12座单装120mm速射炮
4座单装88mm速射炮
4座450mm鱼雷发射管

冯·德·坦恩号的诞生对于德国主力舰制造有着重要的意义,其首次使用了大功率蒸汽轮机,在德国海军技术史上是一次飞跃。与无敌级相比,冯·德·坦恩具有相当的火力和航速,但是在防护能力上却要大大高于前者。

在日德兰大海战中,冯·德·坦恩号与吕佐夫号、德弗林格尔号、塞德利茨号、毛奇号一同归属公海舰队第1侦察分舰队。

1916年5月31日下午,15时20分,在北海波涛汹涌的海浪中,英德双方的战列巡洋舰都已经能够通过肉眼观测到对方了。15时33分,德国侦察舰队司令官希佩尔命令舰队转向西南,他要带着英国舰队进入公海舰队主力早已设下的伏击圈。15时48分,德国战列巡洋舰在15400米距离上首先开火,而英国战列巡洋舰立即还击,日德兰海战中主力舰的较量正式展开。相对于德舰,英国战列巡洋舰拥有数量和射程上的优势,不过由于光线的不利影响,其打的并不准。交战5分钟后,双方的距离拉近到11800米,凭借着更优秀的测距仪和光学瞄准具,德国战列巡洋舰发射的炮弹首先命中了对手,不过英国人很快也回敬了对手。15时57分,一枚从天而降的炮弹贯穿了贝蒂所在的狮号战列巡洋舰的Q炮塔顶部并在炮塔内部爆炸,要不是炮塔指挥官哈维少校在临死前下令关闭弹药舱门,皇家海军又得多一条殉爆的战巡。

16时,冯·德·坦恩号战列巡洋舰的几轮齐射命中了英国的不倦号(HMS Indefatigable)战列巡洋舰,炮弹击穿了炮塔并诱发弹药库爆炸。在冲天的火光中,不倦号带着1015名船员消失在海面上,不倦号成为日德兰海战中第一艘被击沉的战舰。

不过该舰也被随后赶到的英国第五战列舰分舰队的两艘女王级战列舰厌战号和马来亚号击伤。

德国公海舰队虽然获得了日德兰大海战战术上的胜利,但在战略上的目标却并未实现,德国仍然处在英国皇家海军的封锁之中。冯德坦恩号自此之后也再没有什么傲人的战绩了。

1918年11月11日英法同德国签订停战协定后,德国公海舰队的70多艘军舰正式向协约国投降,之后,这些舰只分批驶入了斯卡帕湾被解除武装。

1919年6月21日上午11点,随着冯.罗伊特海军少将升起了信号旗发出了凿沉军舰的命令,冯德坦恩号也在悲壮的彩虹行动中结束了短暂的一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