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人到50杂病生?老祖宗留的方子,疏肝补血、散瘀驱邪一步到位!

2023-10-01 12:52 作者:中医科主任王杨  | 我要投稿

五十岁之前,人找病;五十岁之后,病找人。”年龄增长给大家带来最直观的感受可能就是:身体大不如前了,头晕眼花、腰酸腿疼......小毛病隔三岔五就找上门。从中医的角度来看,这些归根结底都是肝运转不畅在作怪!

这些疾病,根竟在肝!

眼部疾病



《黄帝内经》中有句话:“肝藏血,开窍于目”,另一句是“五十岁,肝气始衰,肝叶始薄,胆汁始减,目始不明。

简单来说,眼睛能看清东西主要靠肝血充足。当人到了五十岁时,肝气开始减退,肝叶变得薄弱,胆汁减少,眼部会出现视物模糊、昏花不明、干涩等不适。

结节


中医认为“肝主疏泄,调一身气机”。肝气的运行从我们脚的拇指缝开始上行,并经过多个部位如肝胆、胸肺、乳腺和甲状腺。

如果肝气通畅,则全身轻松;反之则会拥堵成结,在哪里堵塞就会产生结节如甲状腺结节和乳腺结节等。

睡眠问题



医圣张仲景在《金匮要略》中曾言:“虚劳之人,肝气不荣,则魂不得藏;魂不得藏,则不得眠。

”清代医学家张秉成在《成方便读》中指出:“凡有夜卧魂梦不安之证,无不皆以治肝为主。”从中医角度看待问题,若是因为血量不足导致的失养,则心神也会失养。

这时晚上睡觉困难、睡眠质量差、易惊醒等问题就会出现。若想沾枕入眠并且一觉到天明,则需清理掉体内多余火气、补充营养以及安抚情绪。

脾胃疾病


《金匮要略》中还有一句话:“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说明了人们的健康与他们的脾胃有着紧密联系。

肝脏是人体重要的消化器官,它的功能正常了,才能够保证胆汁的正常分泌,蛋白质、脂肪等营养物质才能被更好地吸收!肝脏受损则会引起消化不良、食欲不振等方面的肠胃问题。

千古名方:一贯煎

一贯煎,出自清代医家魏玉璜之《续名医类案·心胃痛门》一书,为养阴柔肝的首选方剂

清末名医张山雷在《女科辑要笺正》中称它是“涵养肝阴无上良方”。此方药少力专,沿用至今,疗效仍是有口皆碑!今天把它分享给大家!


组方:沙参、麦冬、当归各9克,生地黄18-30克,枸杞子9-18克,川楝子4.5克。

主治:肝肾阴虚,肝气郁滞证。胸腹疼痛,反酸呕苦,口干咽燥,舌红少津,脉细弱或虚弦。亦可治疗疝气和结节。

方解:方中重用生地黄、枸杞子滋补肝阴、补益肝血、涵养肝木;当归补血养肝、柔和肝气,并有行气之功;沙参、麦冬滋润肺胃之阴,以清金制木并培土荣木;川楝子性寒擅长疏散肝火、理气止痛,能够缓解因肝气郁滞导致的两侧胀痛等不适。诸药合用可滋补肝阴、补益肝血、调畅肝气,从而消除大小杂病。加减化裁:若大便秘结,则加入瓜蒌仁;如有虚热或多汗,则加入地骨皮;如有多痰,则加入川贝母;如舌红而干且阴亏过甚,则加入石斛;如失眠,则加入酸枣仁......

正所谓肝好百病消,大家还是多多关注肝脏这个沉默的器官!如果您护好了肝脏,您会发现头不昏了,眼不花了,曾经三天两头就有的小毛病也莫名其妙消失了!

人到50杂病生?老祖宗留的方子,疏肝补血、散瘀驱邪一步到位!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