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203咨询日记:不要把自己钉在确定感的十字架上
做心理咨询师,学习最多的是各种理论,这些理论为我们找到一个暂时的解释提供了很多帮助,为什么说是暂时的?因为下一刻我们就会发现,这个确定的解释应对不了不确定的咨访互动,可以说,在咨询当中,唯一确定的就是下一刻的不确定,我们刚把来访的某个行为“定”在某个解释中,ta立刻又变成了另一个模样。原本缓解焦虑的解释孕育出了新焦虑。
我没有孩子,但在学习有关儿童发展阶段的理论时会把觉得很有启发的文章发给做了妈妈不久的同行,前不久看到一篇安娜弗洛伊德的文章,《发展线的概念》,于是转手就发给她了,她在看了材料后回复我说,用来理解来访可以,对养孩子的实用性不太强,徒增了焦虑。
我一下子反应过来,也理解她在说什么,这跟做咨询的过程一样的,但此刻我又落入全能感的圈套中,不过没关系,我每天无数次地掉入全能感的圈套中,在这个问题上,我也像西西弗斯一样,掉进去再爬出来,再掉进去,再爬出来。
学习各种理论,练习一种心态:永远相信不确定性,用理论总结可以,切不要以此来预测未来,但偶尔预测了也不气馁,告诉自己不过犯了全天下人都会犯的错而已,继续上路即可。
共勉,希望大家也不要把自己钉在确定感的十字架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