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吕思勉说三国》摘录06(董卓的扰乱)

2020-12-07 11:53 作者:安記士多  | 我要投稿

此系列依up主记录习惯而摘,并不一定逐字抄出。如需引用,请查阅原文。 

《吕思勉说三国》,吕思勉著,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16年7月1版1印。

前十六篇来自上海开明书店《三国史话》初版本,后四篇来自《论学集林》《三国史话之余》,附录十八篇来自《论学集林》《吕思勉遗文集》等。


董卓的扰乱

  • 专制时代的君主,虽然实际也无甚能力。然而天下太平,大家都听中央政府的命令惯了,无机可乘。后汉时,离封建时代还近,尊君的思想极为普遍。

  • 董卓喜欢的人,只做军官,并不参政。倘他真能听这一班名士的话,约束手下的武人,政治也未始不可渐上轨道。苦于他其实是不懂政治的人。一上政治舞台,便做了一件给人家借口的事——无故废立。

  • 而他所以失败,尤其在于不能约束兵士。杀、劫、掠。

  • 东方的兵一起,董卓的所作所为,更不成话。他的兵虽相当地强,然而名不正、言不顺。且东方的兵,声势浩大,也不易力敌。于是想到从洛阳迁都长安。一者路途遥远,且有函谷关(本在今河南灵宝县,汉武帝时,东移到现在河南新安县。这是从河南到陕西一条狭路的东口。西口是现在的潼关。)之险可守。二者董卓是西凉人,兵是西凉兵,长安离他的老家近些。

  • 当时东方的兵,如果能声罪致讨,至多经过一两次战事,就平定了。苦于这些州牧、郡守,都只想占据地盘,保存实力,没一个肯先进兵。只有曹操,到底是有大略的人。单靠曹操一人的力量,自然不够。兵到荥阳(今河南荥阳县东北,有旧荥泽),就给董卓部将徐荣打败。然而曹操兵虽少,却能力战一天。徐荣以为东诸侯的兵都是如此,也就不敢追赶。

  • 却有一个孙坚,从豫南而来。汉朝时候,湖南还未甚开辟。倘长沙太守是一个苟且偷安的人,大可以闭境息民。孙坚却是有野心的。他听得东诸侯奇兵讨董,也就立刻起兵,路过荆州、南阳,把刺史太守都杀了。前到鲁阳(现河南鲁山县,从南阳到洛阳的要道),屯兵在此的袁术便表荐孙坚做豫州刺史。孙坚北进,败给徐荣。第二年,孙坚收兵再进。董卓使吕布、胡轸据敌,二人不和,军中自乱,败,都督华雄被孙坚所杀。孙坚进兵,离洛阳只有九十里,董卓自出战,败。董卓留兵分屯关外,自己退到长安。

  • 孙坚进到洛阳,修复了汉帝墓,无力再进,仍退到鲁阳。董卓在关中的郿县(现陕西眉县)造了一个坞,堆积了三十年的粮食。说“事成雄踞天下,事不成,守此也足以终身了。”乱世的风波,多着呢,险着呢,哪有这种容易的事?而且他一昧暴虐,不论文武,要杀就杀。于是再没有人归心他。

  • 王允虽然公忠,手腕却缺乏。没有下一道敕令暂安董卓旧部的心,然后徐图措置。

    ……

  • 胡本来是匈奴人的名称。后来汉朝人把北边的异族都称为胡。其初,还称匈奴东方的异族为东胡,西方的异族为西胡,再后来,把西字去了,竟称之为胡了。


《吕思勉说三国》摘录06(董卓的扰乱)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