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问人在撒谎-UMLChina建模知识竞赛第3赛季第21轮
DDD领域驱动设计批评文集>>《软件方法》强化自测题集>>《软件方法》各章合集>>参考潘加宇在《软件方法》和UMLChina公众号文章中发表的内容,在本文下留言回答,先全部答对者得分,本轮总分为3分。1. [多选]有人提出这样的疑问:我所在团队目前采用的是敏捷(提问人原话)的做法,简单讨论后,根据经验直接开干(编码),做出来后有需要或有时间再补文档。根据我观察,说实话这样干很多时候出的话质量也挺好的。这样的做法和《软件方法》中强调的“业务建模→需求→分析→设计”步骤顺序相反了,不同团队是否应该有适合自身情况的顺序?针对这个问题,以下说法正确的有: A) 该团队的开发过程没有违背“业务建模→需求→分析→设计”的工作流顺序。 B) 这充分说明团队变得敏捷的重要性,充分发挥敏捷的主观能动性,客观规律能为你而变。 C) 提问人在撒谎,这样思维颠倒的团队,产出物的质量不可能高。 D) 如果加强各工作流技能的训练,即使开发过程表面上没有变化,产出物的质量也可以进一步提高。2. [多选]关于UML和SysML,以下说法错误的有: A) 因为所开发的信息系统越来越复杂,超出了UML能应对的范围,于是便有了SysML作为UML的补充。 B) UML仅用于建模处理信息流的系统,而SysML可以用于建模处理物质流、能量流的系统。 C) 因为UML所建模的信息系统往往只是SysML所建模的更大系统的一个组件,所以SysML建模需要的思考往往要比UML建模复杂得多。 D) 和领域驱动设计一样,SysML是革命性的创造,是划时代的洞见。3. [多选]伪创新往往会比真创新更宽容,更有气度,表现可能有: A) 如果条件允许,闷声大发财,不批评别人。 B) 发表观点之前,先花大量时间研究前人的贡献,在了解前人贡献的基础上发言。 C) 站在更宏大的格局看问题。例如:不管什么方法,能把项目做成功就是好方法。 D) 兼容并包,在采用“造词”、“换词”、“删词”、“凑词”等手段对真创新改头换面后,把它增加到伪创新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