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老师进行教学设计的几个转变

2022-07-23 14:13 作者:盼望小可  | 我要投稿

新课程标准颁布后,也开启了新一轮的教育教学改革。老师在进行教学设计的时候,也需要进行相应的转变。下面,101教育给我们介绍一下教学设计的几个转变。

1、从“备教”到“学教同备”。过去的备课只谈教师准备什么、讲什么,却很少有关于学生的分析。即时有关于学生的分析,也常常是,“先…后…”而事实上,教学中师生活动不是依次的,而是同时以不同方式活动的。所以备课要“学教同备”。

2、从“师生对话”到“备师生活动”由于受戏剧的“对白”的影响,教师在备课时尽量地采用“对话”方式,甚至连学生齐声回答也出现在备课中,学生不是在“参与活动实现学习的,而是要通过互动方式的学习活动来达成学习目标的。

3、从“直线型教案”到“分支型教案”

直线型教案是按教师安排顺序进展下学的,分支型教案是根据学生活动的可能不同而计划了多种方案。

4、要“有所备”也“有所不备”因为不少时髦是“备了也白备”教师的机智与临场能力是非常重要的,但过分的教学准备性,会显示教师的创造性。我们宁可教师在即学情况下,偶尔说错几句,也不愿为教师在准确中说得“滴水不漏”。

5、不要为“渗透而渗透”,现在很时髦的是在“×××中渗透××”,没有渗透就好像这节课的设计思路不宽、境界不高,所以有些教师就开始为渗透而渗透。

渗透是一种特殊的学习机制,它必须是自然的,隐示的、潜在的,而不能把所有的“擦边球”都作为渗透,然后为了渗透而设计明了的强加的擦边球。

老师只有将新课程这个理念渗透到了日常教学中,那么在备课的时候,才能根据这个理念去备课,并在教学设计中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修改,备出的课也就能令学生满意,老师也能有成就感。想要了解更多相关知识请关注101教育。


老师进行教学设计的几个转变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