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安徽省的莎草科植物之一

2023-07-30 18:38 作者:苏宋旺  | 我要投稿

2018-10-22 20:30:34

<安徽植物志>(莎草科) 预修订 ( 之一)                                                    苏宋旺       2012年6月20日 莎草科是单子叶植物中三大科之一,次于兰科和禾本科之后。全世界有106属,约5400种。我国有33属,865种。 1992年<安徽植物志>第5卷记载有17属,为:1 藨草属Scirpus ,2 荆三棱属Bolboschoenus,3 水葱属Schoenoplectus,4 龙须草属Baeothryon,5 毛瓣莎属Fuirena,6 荸荠属Eleocharis,7 球柱草属Bulbostylis,8 飘拂草属Fimbristylis ,9 刺子莞属Rhynchospora,10 湖瓜草属Lipocarpha,11 砖子苗属 Mariscus,12 水蜈蚣属 Kyllinga,13 莎草属 Cyperus,14 水莎草属 Juncellus,15 扁莎草属 Pycreus,16 珍珠茅属 Scleria,17 薹草属 Carex。 在这17个属中,2  荆三棱属Bloboschoenus,3  水葱属Schoenoplectus 和4  龙须草属Baeothryon 这三个属在<中国植物志>11卷(莎草科)中是隶属于藨草属Scirpus。<安徽植物志>第5卷(莎草科)在编写过程中,根据当时所掌握的文献资料,经过分析研究,未跟从<中国植物志>(莎草科),而是采用将它们分出的观点。2010年<中国植物志>(英文版)23卷 (莎草科)出版,其中对中文版11卷莎草科中原隶属于藨草属的一些类群 如同<安徽植物志>第5卷那样,将它们分立出来,为:三棱草属Bloboschoenus  ,水葱属Schoenoplectus 和针蔺属 Trichophorum   。而<安徽植物志>(莎草科)中的原龙须草属的拉丁属名 Baeothryon  则被作为针蔺属Trichophorum的异名。此外,<中国植物志>英文版23卷(莎草科)又将中文版11卷(莎草科)中的砖子苗属Mariscus和水莎草属Juncellus回归合并于莎草属Cyperus中 。这样安徽省的莎草科植物仅有15属。现分述如下: 1 藨草属Scirpus Linn. 约35种,大多数分布于北半球温带地区,北美也有。我国有12种。安徽省有4种。 (1)华东藨草 Scirpus karuisawensis Makino 产金寨、岳西、桐城、宣州、泾县等地。生于河、溪边及山坡、路边水湿地。分布于东北地区,江苏、浙江、山东、河南、河北、山西等省。朝  鲜,日本也有。 (2) 庐山藨草 Scirpus lushanensis Ohwi 产皖南及大别山区。生于溪边、沼地及山坡、路边湿地。分布于广东、福建、湖南、江西、湖北、浙江、江苏、山东、山西、广西、贵州、四川、云南等省(区)。印度,朝鲜,日本,俄罗斯(远东地区)也有。 (3) 百穗藨草 Scirpus  ternatanus Reinw. ex  Miq. 产休宁、太湖等地。生于山坡、路边湿地。分布于海南、广东、广西、台湾、湖南、湖北、四川、江西、山东等省(区)。日本,不丹,印度,泰国,越南,印度尼西亚,菲律宾,太平洋群岛也有。 (4) 百球藨草 Scirpus rosthornii Diels 产黄山。生于山坡、林缘、路边湿地及溪、沼边。分布于广东、福建、湖南、湖北、浙江、江西、山东、河南、广西、贵州、四川、陕西、云南、西藏、新疆等省(区)。尼泊尔,日本也有。 2 荊三棱属      三棱草属 (中国植物志 英文版)    Bolboschoenus (Ascherson) Palla 约8种,分布于世界各地,以东亚和北美为多。我国有3种,安徽省2种。 (1) 荊三棱 (安徽植物志)     三棱草 (中国植物志 英文版) Bolboschoenus yagara (Ohwi) Y. C. Yang & M. Zhan 产本省各地。生于湖、河、池塘等浅水中。生于东北、华北,内蒙、新疆、贵州、云南、湖北、湖南、浙江、江苏等省(区)。印度,越南,哈萨克斯坦,朝鲜,日本,欧洲也有。 (2) 扁秆荆三棱 Bolboschoenus planiculmis (Fr. Schmidt) Egor. 产本省各地。生于田边、沟边湿地和浅水中。分布于东北,内蒙古、陕西、甘肃、青海、新疆、云南、山西、河北、河南、山东、江苏、浙江、台湾等省(区)。印度,菲律宾,巴布亚-新几内亚,塔吉克斯坦,日本,朝鲜,俄罗斯(远东地区)也有。 3 水葱属 Schoenoplectus (H.G.L.Reichenbach) Palla 约77种,分布于世界各地。我国22种。安徽省有5种,2亚种。 (1) 藨莞 (安徽植物志)   三棱水葱 (中国植物志 英文版) Schoenoplectus triqueter (Linn.) Palla 产本省各地。生于湖、河、沟、塘边湿地。,分布于广东、广西、福建、湖南、湖北、广西、四川、西藏、甘肃、河北、河南、江苏等省(区)。 印度,巴基斯坦,阿富汗,塔吉克斯坦、乌兹别克,东南亚,大西洋诸岛,欧洲,朝鲜,日本,俄罗斯(远东地区)也有。 (2) 水葱 Schoenoplectus  tabernaemontani (C.C.Gnelin) Palla (Schoenoplectus lacustris (L.) palla subsp.validus (Vahl.) T. Koyama) 产本省各地,以沿江地区较常见,野生或栽培。生于江、湖滩地及沟、塘浅水中。分布于广东、贵州、四川、新疆、青海、甘肃、陕西、宁夏、山西、河北、湖南、湖北、江苏、台湾等省(区)。印度,克什米尔,阿富汗,尼泊尔,巴基斯坦,哈萨克斯坦,菲律宾,巴布亚新几内亚,朝鲜,日本,太平洋群岛也有。' (3) 水毛花 Schoenoplectus mucronatus (Linn.) Palla subsp. robustus (Miq.) T. Koyama 产本省各地。生于江、湖滩地及沟、圹边湿地。分布于海南、广东、广西、云南、贵州、四川、新疆、陕西、山西、山东、江苏、江西、浙江、台湾等省(区)。印度,斯里兰卡,印度尼西亚,马达加斯加,朝鲜,日本也有。 (4) 萤蔺 Schoenoplectus juncoides (Roxb.) Palla 产本省各地。生于沟、塘及水田边湿地。分布于海南、广东、广西、四川、重庆、云南、贵州、西藏、新疆、陕西、甘肃、山西、山东、江苏、江西、浙江、台湾等省(区)。印度,克什米尔,尼泊尔,泰国,斯里兰卡,巴基斯坦,塔吉克斯坦,乌兹别克,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菲律宾,巴布亚新几内亚,马达加斯加,印度洋及太平洋群岛也有。 (5) 猪毛草 Schoenoplectus wallichii (Nees) T. Koyama 产本省南部和沿江一带。生于湖、河边水湿地和水田。分布于广东、广西、贵州、云南、福建、台湾、湖北、湖南、浙江、江西、江苏等省(区)。印度,越南,菲律宾,马来西亚,朝鲜,日本也有。 (6) 侧花莞 (安徽植物志)     稻田仰卧秆水葱 (中国植物志 英文版) Schoenoplectus supinus (Linn.) Palla subsp. lateriflorus (Gmelin) Sojak 产铜陵、泾县等地。生于田边湿地。分布于广东、广西、云南、江苏、台湾等省(区)。印度,斯里兰卡,阿富汗,尼泊尔,巴基斯坦,泰国,越南,印度尼西亚,马达加斯加,澳大利亚也有。 (7) 单穗水葱   (中国植物志 英文版) Schoenoplectus monocephalus (J.Q.He) S. Yun Liang 产阜阳。生于路边湿地。 4 针蔺属 Trichophorum Persoon 约10种,分布于北极和近北极地区,以及温带和热带地区的中、高山。我国有6种。安徽省有1种。 (1) 龙须草(安徽植物志) 玉山针蔺  (中国植物志 英文版) Trichophorum subcapitatus (Thwaites & Hooker) D.A.Simpson (Baeothryon subcapitatum (Thwaites) T. Koyama) 产皖南及大别山区。生于山坡、林缘及石隙水湿处。分布于广东、福建、台湾、江西、浙江、湖南、湖北、贵州、四川等省。 印度,斯里兰卡,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菲律宾,巴布亚新几内亚,越南,日本也有。 5 芙兰草属 Fuirena Rottb. 约30种,分布于热带和亚热带地区。我国有3种,分布于华东、华南和西南各省区。安徽省有1种。 (1) 毛芙兰草   毛瓣莎 Fuirena ciliaris (Linn.) Roxb. 产铜陵大通等地。生于田边、河边湿地。分布于海南、广东、广西、台湾、云南、河北、山东、江苏等省。印度,老挝,尼泊尔,斯里兰卡,孟加拉,柬埔寨,泰国,越南,印度尼西亚,菲律宾,巴布亚新几内亚,非洲,大洋洲也有。 6 荸荠属 Eleocharis R.Brown 约250种,分布于全球温暖地区。我国有35种,遍布全国各地。本省有9种,2变种。 (1) 荸荠 Eleocharis dulcis  (N. L. Burm.) Trinius ex Henschel (Eleocharis dulcis (Burm.f.) Trinius ex Henschel var. tuberosa (Roxb.) T. Koyama) 本省及全国各地均有栽种。生于水田。印度,尼泊尔,巴基斯坦,斯里兰卡,越南,泰国,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菲律宾,巴布亚新几内亚,热带非洲,大洋洲,印度洋、太平洋群岛也有。 (2)  牛毛毡 Eleocharis yokoscensis (Franch. et Savat.) Tang  et F. T. Wang 本省各地均有,生于水田、塘边、积水沼地。分布于广东、福建、台湾、广西、四川、云南、新疆、东北地区,陕西、山西、山东、湖南、湖北、江西、浙江、江苏等省(区)。印度,缅甸,越南,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朝鲜,日本,俄罗斯(远东地区)也有。 (3)  羽毛荸荠 Eleocharis wichurai  Boeckeler 产岳西等地。生于潮湿山坡、水边草丛中。,分布于湖北、浙江、江苏、山东、河北、甘肃、内蒙古和东北地区。朝鲜,日本,俄罗斯(远东地区)也有。 (4)  龙师草 Eleocharis tetraquetra Nees ex Wight 产休宁、祁门、黟县、绩溪、青阳、铜陵等地。生于沟、塘边湿地。分布于海南、广东、福建、台湾、浙江、湖南、江西、江苏、广西、贵州、云南及东北地区。印度,尼泊尔,不丹、阿富汗,斯里兰卡,巴基斯坦,泰国,越南,印度尼西亚,菲律宾,巴布亚新几内亚,大洋洲也有。 (5)  透明鳞荸荠 Eleocharis pellucida J. Presl & C. Presl 产黄山、岳西、宿松等地。生于沟、塘近水边和山坡、路边积水湿地。,分布海南、广东、福建、广西、贵州、四川、云南、湖南、湖北、江西、浙江、江苏、山西、陕西、辽宁等省(区)。 (5) 1  稻田荸荠 Eleocharis pelluicda J. presl & C. Presl var. japonica (Miquel) Tang & F.T. Wang 秆通常极矮小,下位刚毛短于小坚果,疏生倒刺。小坚果长0.8-0.9  mm.,宿存花柱基通常多少延伸。 生于稻田、浅水处。分布于福建、江西、湖南、湖北、浙江、江苏、河南、四川、云南等省。泰国,朝鲜、日本也有。 (6)   宻花荸荠 Eleocharis congesta D.Don 产祁门、青阳、安庆、太湖、潜山等地。生于山区溪、塘、沼边和林缘湿地。分布云南等省。印度,克什米尔,不丹,尼泊尔,斯里兰卡,巴基斯坦,泰国,越南,菲律宾,太平洋群岛也有。 (7)  渐尖穗荸荠 Eleocharis attenuata (Franch. et Savat.) Palla 产安庆、合肥等地。生于水田和湖、塘、沟边。分布于福建、广西、湖南、湖北、浙江、江苏、河南、陕西等省(区)。巴布亚新几内亚,越南、南朝鲜,日本,俄罗斯(远东地区)也有。 (8)  紫果蔺 Eleocharis atropurpurea (Retz.) J. Presl & C. Presl 产铜陵、宣州等地。生于水田边和沿河、湖边湿地。分布于海南、广东、台湾、广西、贵州、四川、云南、湖南、江苏等省区。印度,尼泊尔,巴基斯坦,印度尼西亚,菲律宾,巴布亚新几内亚,马达加斯加,中美、南美和北美洲,欧洲也有。 (9)  江南荸荠 Eleocharis migoana Ohwi & T. Koyama 产东至、安庆(模式标本产地)、铜陵、合肥等地。生于沟、塘、湖边湿地和浅水中。分布于江西、浙江、江苏等省。 (10)  刚毛荸荠    具刚毛荸荠  (中国植物志 英文版) Eleocharis valleculosa Ohwi var. setosa Ohwi 产芜湖等地。生于沟、塘边湿地。分布于贵州、四川、云南、新疆、西藏、青海、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北、河南、山东等省(区)。朝鲜,日本也有。 


安徽省的莎草科植物之一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