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政治经济学教科书》13.2 作为资本的社会总产品。社会总产品的成分

2023-09-16 10:47 作者:晦无  | 我要投稿

【本文转载自人民出版社1959年 仅供学习参考】


2、作为资本的社会总产品。社会总产品的成分


  资本主义再生产既包括直接的生产过程,也包括流通过程。

  为了实现再生产,资本应当有顺利地实现其循环的可能,即由货币形式转到生产形式,由生产形式到商品形式,由商品形式转到货币形式等等。不仅每一个资本是如此,而且社会上所有的资本都是如此。“但个别资本的循环是互相交错的,是互为条件的,正是由于这种交错,才形成社会总资本的运动。”[1]

  社会资本就是互相联系和互相依赖的所有个别资本的总和。各个资本主义企业之间存在着多方面的联系:一些企业把机器、原料及其他生产资料供给另一些企业,另一企业则生产工人和资本家购买的消费品。每一个别资本对其他资本来说是独立的,但同时所有个别资本又是彼此联系和互相依赖的。这一矛盾在社会总资本的再生产和流通过程中暴露出来。由于资本主义所固有的生产无政府状态,各个资本家之间多方面的互相联系和互相依赖是自发地表现出来的。

  在考察社会总资本的再生产和流通过程时,为了不使问题复杂化,我们假定以下两点:第一,国家整个经济都是按资本主义的原则进行的[2],第二,全部不变资本在一年内消耗掉,它的价值全部转移到年产品上去。在这种假定的条件下,社会总产品就是以商品形式退出生产过程的社会资本[3]

  要使生产能够继续,社会产品应当通过流通过程。 在流通过程。 在流通过程中,社会产品的每一部分都是先有商品形式变为货币形式,然后再由货币形式变为继续生产所必需的商品形式。社会产品的实现就是下列形式的变换:商品形式变为货币形式,货币形式再变为新的商品形式。

  前面已经说过,社会总产品按价值分为部分:第一部分补偿不变资本,第二部分补偿可变资本,第三部分是剩余价值。这样,社会产品的价值等于c+v+m。社会产品的这些不同部分在再生产过程中起着不同的作用。不变资本应当在生产过程中继续服务。可变资本变为工资,由工人用于自己的消费,即劳动力的再生产。剩余价值在简单再生产条件下全部为资本家所消费,而在扩大再生产条件下,一部分为资本家所消费,一部分用来购买追加生产资料和雇用追加劳动力。

  就实物形式来说,社会总产品由生产资料和消费品构成。与此相适应,全部社会生产分为两大部类:第一部类Ⅰ       生产资料的生产,第二部类II       消费品的生产。消费品又分为两种:一种是满足工人阶级、劳动群众需要的生活必需品,一种是只有剥削阶级及其奴才才能享受的奢侈品。

  社会产品按实物形式区分,也表示社会产品的不同部分在再生产过程中起着不同的作用。例如织布机是专门用来织布的,不能用于其他目的;另一方面,制成的衣服则应当用于个人消费。

  在分析个别资本的循环和周转时,我们抛开产品将在什么地方和怎样出售、工人将在什么地方购买消费品和资本家将在什么地方购买生产资料的问题不谈,因为这与此种分析无关。在考察社会总资本的再生产和流通时,社会所生产的商品的实物形式就具有重要的意义,因为要使生产过程不断更新,必须有一定数量的生产资料和消费品以便保持它们的必要比例。

  于是发生一个问题:在资本主义生产无政府状态的条件下,社会产品是怎样实现的呢?列宁指出:“实现问题也就是分析社会产品的各部分如何按价值和物质形式补偿的问题。”[4]因此,问题在于:怎样在市场上为每一部分社会产品按其价值[5]和实物形式[6]找到接替它的另一部分产品。

  考察扩大再生产时,这里还牵涉到一个问题,就是剩余价值怎样变成资本,即追加的生产资料和扩大生产时所需的追加工人的消费品从何而来。


注:

[1] 马克思:《资本论》,1957年人民出版社版,第2卷第430-431页。

[2] 即社会仅由资本家和工人组成。

[3] 加上剩余价值。

[4] 列宁:《评经济浪漫主义》,《列宁全集》,俄文版第2卷第144页。

[5] 不变资本、可变资本和剩余价值。

[6] 生产资料、消费品。

《政治经济学教科书》13.2 作为资本的社会总产品。社会总产品的成分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