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急性肺血栓栓塞症动物模型【实验外包】

2022-06-21 16:55 作者:吉田bio  | 我要投稿

急性肺血栓栓塞症动物模型【实验外包】

【造模机制】静脉注射胶原蛋白与肾上腺素的混合血栓诱导剂,可致动物血液黏度增加,并处于应激状态,促使肺血栓形成;或将自体血加凝血酶后形成的纤维蛋白原制备的自体血栓,由股静脉输人,可致急性肺栓塞(acute pulmonary embolism,APE),临床上称肺血栓栓塞症(pulmonary thromboembolism,PTE)。

【造模方法】

1.小鼠 PTE模型 尾静脉注射胶原蛋白(225μ8/只)与肾上腺素(9μg/只)的混合诱导剂,注射后观察5分钟内小鼠死亡数。

2.家兔PTE模型家兔,体重2.5~3.0kg,雌雄不限。在无菌条件下,自耳缘静脉取血2ml,加入20U凝血酶后于5ml注射器内混匀,室温下静置过夜,形成牢固血栓。将其制成直径 2~4mm,长 7~10mm的圆柱形栓子后备用。静脉缓慢推注戍***钠(30mg/kg)麻醉动物,仰卧位固定,颈部剪毛后,碘酒酒精局部消毒,再切开一长约2cm的横向切口。暴露并切开左侧颈静脉,插入5F导管,深度约4~5cm或直至右心房,经导管注入栓子后快速推注生理盐水5ml以防栓子滞留于导管或颈静脉内,栓子数目以两个为宜。结扎颈静脉并缝合切口后,持续密切观察家兔的体征变化。观察实验所需时限后,无菌条件下麻醉家兔,打开胸腔腹腔后,迅速取出肺脏、心脏、肝脏、主动脉和脂肪等器官和组织。沿其走行剥离肺动脉树。因肺组织失血变白,可很快找到注入栓子,再以其为标志区分并获取所需栓塞或非栓塞的肺动脉及其相应肺组织。

3.犬PTE模型,实验组在消毒平皿内预先加入胶原蛋白 20mg,后采犬自体静脉血10m置于消毒平皿内,并加入凝血酶200U,静置2小时后,切成约 5mm×5mm×5mm 的凝血块,将其悬浮于 10ml生理盐水中备用。用 3%戊***钠 1ml/kg(30mg/kg)肌注麻醉犬,经股静脉注入血栓,随后给予10ml生理盐水快速推入,建立急性 PTE 模型。

【模型特点】

1.小鼠 PIE 模型 尾静脉注射胶原蛋白与肾上腺素混合诱导剂后,小鼠出现呼吸急促,5分钟内小鼠死亡。

3.犬PIE模型 该模型在血流动力学变化显示:栓塞后,心率明显增快,肺毛细血管楔压(PAWP)基本不变,肺动脉平均压(PAMP)、肺动脉收缩压(PASP)、肺动脉舒张压(PADP)栓塞后即刻明显升高,栓塞约1小时左右上述指标下降。血管造影、CT检测呈现肺栓塞典型阳性表现。病理检测大体标本可见肺膨胀不均匀,顶部指向肺门的楔形梗死灶,胸膜及切面可见散在出血点灶,显微镜下可见多处肺动脉血栓栓塞。D二聚体检测在栓塞后约30分钟左右明显升高,1~2小时达到高峰,48小时左右开始下降,7天左右恢复正常。

2.家兔 PIE模型 注入栓子后10~20分钟,家兔均出现呼吸急促,口唇发绀和肺内干湿啰音等肺栓塞体征,解剖检查肺内血栓形成。家兔体积比鼠大,有利于做肺的数字减影检查和查找栓子。

【应用范围】用于探讨急性肺血栓栓塞症发病机制研究及其防治措施和药物疗效的评价研究。

【注意事项】控制所注射的栓子大小,避免过大体积栓子直接栓塞肺主干动脉或心脏冠状动脉主干,而导致动物猝死。

【模型评估】本模型复制方法,具有操作方便、重复性好的优点。

文章转载于北京吉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可承接动物实验外包


急性肺血栓栓塞症动物模型【实验外包】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