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教师职业道德

2023-02-20 18:27 作者:井中天  | 我要投稿

第一章

1、道德的本质

道德由一定的经济基础所决定,并服务于一定的经济基础。

道德按照风俗习惯、社会舆论和人的内心信念发挥作用。

道德是调解个人与个人、个人与集体、个人与社会之间利益关系的工具。

第二章

1、教师职业道德的概念

教师职业道德是教育生活领域中的道德,也称为“教育道德”、“师德”。是指教师在从事教育劳动中必须遵守的行为准则和应具有的道德观念、情操和品质,是教师调节和处理好与他人、社会、集体、职业工作的关系所表现的概念意识和行为品质。

2、教师职业产生的社会动因

原始社会的教育活动是教师职业产生的基础、社会分工是教师职业产生的前提、生产力发展是教师职业产生的根本原因。

3、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功能

①认识功能:教师认识自己对他人、对集体、对社会应尽的责任和义务,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道德观念和道德判断能力,并借助于道德观念等形式来表达。

②调节功能:调节功能是教师职业道德最基本、最主要的功能,它是通过干预教师的思想来干预教师的行为,对学校教育工作的健康和稳步发展起着促进作用。

③教育功能:教师职业道德可以通过评价、激励、说理、事实感化、榜样示范等形式来培养教师的道德信念,提高教师的精神境界和师德水平,并能对学生及其他社会成员发挥出教育意义的一种功能;青少年认识事物、分析问题的能力有限。在他们眼里,教师是一切美好品格的化身和仿效的榜样。教师职业道德的教育功能对于青少年的健康成长起着奠基作用,因而也影响国家的未来。

④对社会的促进功能:因为教师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社会的风气。一是通过培养学生,对社会产生广泛而深远的影响;二是通过教师自身来影响社会,促进社会道德风尚的改变。

4、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内容(同时也是2008年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第三次修订)的内容)

1、爱国守法:教师职业的基本要求。热爱祖国,热爱人民,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自觉遵守教育法律法规,依法履行教师职责权利。不得有违背党和国家方针政策的言行。

2、爱岗敬业:教师职业的本质要求。忠诚于人民教育事业,志存高远,勤恳敬业,乐于奉献。对工作高度负责,认真备课上课,认真辅导学生。不得敷衍塞责。

3、关爱学生:师德的灵魂。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平等公正对待学生。保护学生安全,关心学生健康,维护学生权益。善待学生,不讽刺、挖苦、歧视学生,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

4、教书育人:教师的天职。遵循教育规律,实施素质教育。循循善诱,诲人不倦,因材施教。培养学生良好品行, 激发学生创新精神,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不以分数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 标准。

5、为人师表:教师职业的内在要求。坚守高尚情操,严于律己,以身作则。衣着得体,语言规范,举止文明。关心集体,团结协作。作风正派,廉洁奉公。自觉抵制有偿家教,不利用职务之便谋取私利。

6、终身学习:教师专业发展的不竭动力。现代社会是一个迅速发展的社会, 也是一个竞争激烈的社会,知识总量不断增加,代谢周期日益加快。作为教师,只有坚持终身学习,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

第三章

1、我国古代社会的主要师德观

(1)孔子的师德观

①以身作则、言传身教 ;②学而不厌、诲人不倦;③爱护学生,无私无隐;④讲究教法,循循善诱;

(2)韩愈的师德观

①教师标准: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②勤奋学习;③积极思考;④:因材施教;⑤:启发教育;⑥:坚定学习立场;⑦:改过迁善

2、我国近代社会的主要师德观;

(1)蔡元培的师德观

①教师应具有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教授技能和研究精神; ②教师也是“人的榜样”,“自己的行为要做别人的模范”,所以,教师自身应有较高的道德修养;③要求教师应“满腔热忱地去关心、爱护学生”,并在公正地对待每个学生的同时,努力探索--些灵活的管理方法,以使学生能够冷静地思考问题,从而获得更大的进步。

(2)陶行知的师德观

①教师应爱满天下,心里时刻装着国家和人民;②教师应为人师表;③教师应具有献身教育的精神;

 

第四章

1、新时代教师的角色定位

①教育教学的研究者;②学生学习和发展的引导者、促进者;③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④以社区为基础的开放教师

2、新时代教师素养

①  要具有高尚的师德

②  要具有新时代教育观

③  要有广博的知识

④  要具备娴熟的现代课堂教学能力

⑤  应该“一专多能”

3、新时代教师的时代重任

传播重任:①传播知识;②传播思想;③传播真理;

塑造重任:①塑造灵魂;②塑造生命;③塑造人

4、新时代教师的标准

①思想标准:要有坚定的政治信仰、要有坚定的职业信念、要有现代的教育思想;

②道德标准:要有仁爱之心、坚持教书和育人相统一、坚持言传和身教相统一;

例题:如何坚持教书和育人相统一?教书是育人的前提和基础,是传授知识的过程,育人是教育的起点和目的。要坚持两者相统一,促进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③学识标准:不断提升学习能力、全面建构自身的知识体系、树立终身学习理念;

【补充】

四有好教师:有理想信念、有扎实学识、有道德情操、有仁爱之心;

四个相统一:坚持教书和育人相统一、坚持言传和身教相统一、坚持潜心问道和关注社会相统一、坚持学术自由和学术规范相统一;

四个引路人:做学生锤炼品格的引路人,做学生学习知识的引路人,做学生创新思维的引路人,做学生奉献祖国的引路人。

第五章

1、新时代教师职业道德的指导思想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

自由、平等、公正、法治

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2、新时代教师职业道德的内涵(核心)

①明道信道;②立德垂范;③业精善学;④敬业爱生;

3、新时代教师职业道德的特征

①崇高性;②政治性;③示范性;④专业性;

4、新时代教师职业道德的构成

①职业理想:树立成为新时代优秀人民教师的职业理想、忠诚于人民教育事业的理想;

②职业义务:对社会或他人应尽的责任;

③职业责任:教书育人、言传身教、问道致用;

④职业良心:对教育事业/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教师集体的良心;

第六章

1、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概念

是教师在从事教育教学活动时必须遵守的基本行为规范和道德准则,以及在此基础上表现出来的道德观念和行为品质。

2、新时代中小学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

①坚定政治方向。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不得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及其他场合有损害党中央权威、违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言行;

②自觉爱国守法。忠于祖国,忠于人民,恪守宪法原则,遵守法律法规,依法履行教师职责;不得损害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或违背社会公序良俗;

③传播优秀文化。带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真善美,传递正能量;不得通过课堂、论坛、讲座、信息网络及其他渠道发表、转发错误观点,或编造散布虚假信息、不良信息;

④潜心教书育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遵循教育规律和学生成长规律,因材施教,教学相长;不得违反教学纪律,敷衍教学,或擅自从事影响教育教学本职工作的兼职兼薪行为;

⑤关心爱护学生。严慈相济,诲人不倦,真心关爱学生,严格要求学生,做学生良师益友;不得歧视、侮辱学生,严禁虐待、伤害学生;

⑥加强安全防范。增强安全意识,加强安全教育,保护学生安全,防范事故风险;不得在教育教学活动中遇突发事件、面临危险时,不顾学生安危,擅离职守,自行逃离;

⑦坚持言行雅正。为人师表,以身作则,举止文明,作风正派,自重自爱;不得与学生发生任何不正当关系,严禁任何形式的猥亵、性骚扰行为;

⑧秉持公平诚信。坚持原则,处事公道,光明磊落,为人正直;不得在招生、考试、推优、保送及绩效考核、岗位聘用、职称评聘、评优评奖等工作中徇私舞弊、弄虚作假。

⑨坚守廉洁自律。严于律己,清廉从教;不得索要、收受学生及家长财物或参加由学生及家长付费的宴请、旅游、娱乐休闲等活动,不得向学生推销图书报刊、教辅材料、社会保险或利用家长资源谋取私利;

⑩规范从教行为。勤勉敬业,乐于奉献,自觉抵制不良风气;不得组织、参与有偿补课,或为校外培训机构和他人介绍生源、提供相关信息;

3、对当前《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内涵解读

①爱国守法:爱党、爱社会主义;爱国、爱民;守法;

②爱岗敬业:忠诚事业、乐于奉献、工作严谨;

③关爱学生:尊重学生、严慈相济、保护学生、善待学生;

④教书育人:循“道”施教、因材施教、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教育目标;

⑤为人师表:高尚情操、举止文明、尊重他人、正派廉洁;

⑥终身学习: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必要条件,是社会发展对教师提出的必然要求;

教师职业道德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