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怪故事·聊斋志异(六十二)
265,大人

深山岂意觏防风,贯颊长条计亦工。
纵有天生奇女子,铜锤未许奏全功。
【 防风:防风氏,中国传说中上古人物或部落名,巨人族,他有三丈三尺高,又称汪芒氏,《国语·鲁语下》记载:“昔禹致群神于会稽之山,防风氏后至,禹杀而戮之,其骨节专车。”】
长山县孝廉李质君一次去青州府时,路上遇到六七个人,听口音像是燕地人,细看他们两颊都有瘢痕【伤疤】,像铜钱大小。李质君很惊异,就问他们为什么都得一样的病。客人说:“前几年我们客居云南时,一天天黑后迷失了道路,走进了大山里。绝壁悬崖,崇山峻岭,找不到路出来。见山谷中有一棵大树,几尺长的树条,软绵绵地下垂着,树荫足有一亩地大。我们无计可施,便都拴住马,解下行李,依傍在这棵大树下休息。夜深了,老虎、豹子、猫头鹰,此起彼伏地嗥叫着,我们都抱着腿面面相觑,不敢睡下。忽然看见一个巨人走来,有一丈多高。我们吓得团团趴在地上,大气不敢出。那个巨人来到跟前,用手抓住马就吃,六七匹马顷刻就被他吃光了。接着他又折下树上的长条,抓住我们的脑袋,像串鱼那佯,把我们串成一串。提着走了几步,枝条发出脆弱断裂的声音。巨人好像怕坠落到地上,就把枝条弯曲起来,用一块巨大的石头压住枝条两端走了。我们觉得他走远了,便拿出佩刀砍断串着的枝条,忍着疼痛急忙逃跑。刚跑几步,见巨人又领着一个人来了。我们害怕万分,忙趴下藏在草丛中。看见领来的那个人更加高大,来到树下,往来巡视,好像找什么东西又找不到。一会儿,这人发出喊叫声,好像大鸟在叫,很生气的样子,怨恨巨人欺哄它,用手掌打他的耳光。巨人弯着身子,很恭敬地挨着打,不敢有一点争执。不一会儿,二人都走了,我们才仓惶逃出来。
在荒野中逃了很久,远远看见山岭上边有灯光。大伙一块跑过去,到了一看,是一间石屋,有个男人住在里面。我们进去,都拜见了他,并且讲了刚才受的苦。男子拉起我们,让我们坐下。说:“这东西特别可恨,但是我也没有办法制服它。等我妹妹回来,再同她商量。”不多会儿,一个女子挑着两只老虎从外边进来,问客人是从哪里来的。我们忙伏地叩头,告诉她来由。女子说:‘早就知道这两个东西为害,没料到凶顽到这程度!应当马上除掉它。’说着,从石屋中拿出一柄铜锤,重三四百斤,然后出门不见了。那男人便煮老虎肉招待我们。肉还没熟,女子已经回来了,说:‘他们看见我想逃,我追了数十里路。打断了他一个指头就回来了。’说着把指头扔到地上,见那截指头有人的腿骨那么粗。众人惊骇极了,问她的姓名,女子不答。稍过了一会儿,虎肉熟了,我们腮上的创伤疼得我们不能吃东西。女子便用药屑给我们涂抹伤处,疼痛立刻止住了。天明了,女子送我们来到那棵大树下,行李都在。我们各自背起行李走了十多里路,经过昨天夜里争斗的地方,女子指给我们看,石洼中残留的血迹还有一盆多。一直送我们出了山,女子才告别返回山中。【这就是所谓一物降一物吧】
266,向杲

布袍著体变於菟,利簇惊魂返故吾。
南面宰官嗤诞妄,可曾知有使君无?
【於菟:老虎的别称。使君:《太平御览》卷八九二引南朝梁·任昉《述异记》:汉宣城(今安徽宣城)郡守封邵,一日忽然化为虎,食君民。民呼曰:封使君。因去,不复来。故时人语曰:“无作封使君,生不治民死食民”。使君,指太守。后诗文中以“封使君”为虎的代称。】
向杲,字初旦,是太原人。他与庶母所生的哥哥向晟的感情最为深厚。向晟结交了一位妓女,名叫波斯,与向晟有割臂为誓终生永好的盟约。困为波斯的鸨母要的价钱太高,两人始终没有如愿。正好鸨母想要从良,愿意先把波斯嫁出去。有一个姓庄的公子,一向喜欢波斯,向鸨母请求买下波斯做妾。波斯对鸨母说:“既然母亲和我愿脱离这地狱而登入天堂,如果把我卖给别人做妾,与当妓女又有什么区别!如果肯依从我的志向,只有向晟才合我的意。”鸨母答应了,并把她的意思转告向晟。当时向晟的妻子死了,尚未再娶,他非常高兴,竭尽家中所有的钱财,把波斯娶了回家。庄公子听说后,恼怒向晟夺走了他喜欢的女人。一次在路上偶然碰到向晟,便大骂一顿。向晟不服,庄公子就叫随从毒打向晟,打得快要死了,他们才走。向杲听到消息急忙跑去看,他的哥哥已经死了。
向杲不胜哀痛悲愤,写好了状子到郡城去告状。庄公子对上下官府都行了贿,使他有理得不到伸张。向杲心中愤怒郁结,没有地方控告诉说,只想着要在路上刺杀庄公子。每天揣着锋利的刀,伏在山间路旁的草丛里。时间长了,机密逐渐泄露出去。庄公子知道了他的打算,每出门就戒备森严。听说汾州有个叫焦桐的人,很勇敢而且擅长射箭,庄公子便用很多钱把他聘来做护卫。向杲没有办法实旋他的计划,但还是每天在路边等着。有一天,他刚刚藏好,忽然下起了倾盆大雨,全身上下都湿透了,冻得打颤,颇吃苦头,不一会狂风四起,又下起了冰雹。向杲身上忽然没有了知觉,不知痛痒。山岭上以前有座山神庙,他强支撑着跑到那里。进了庙以后,就看见一个他认识的道士在那里。从前,这个道士曾经在村里讨饭,向杲经常给他饭吃,因此道士也认识向杲。道士见向杲的衣服都湿透了,就给他一件布袍,说:“暂且把这件布袍换上。”向杲换上布袍,忍着寒冷,像狗一样蹲着。自己看着身上,忽然长出了皮毛。身子变成了老虎。道士已不知道哪里去了。向果心中既吃惊又愤恨。可转念一想,这样能找到仇人而吃他的肉,办法也不错。就下山到原来藏身的地方。看见自己的尸体趴在草丛中,才明白自己的前身已经死了。他还恐怕自己的身子被乌鸦和老鹰吃了,时时巡回守护着它。
过了一天,庄公子才从这里经过,老虎猛然窜出,把庄公子从马上扑落下来,咬下庄公子的脑袋,吞了下去。焦桐掉转马头,向老虎射了一箭,射中老虎的肚子,老虎倒下接着就死了。向杲在荆棘丛中,恍然好像一场大梦初醒。又过了一个晚上,才能行动走路,昏昏沉沉地回到家里。家里人因为他一连几晚上不回来,正在惊骇疑虑,见到他,都高兴地来安慰探问他。向杲只是躺着,反应迟钝不能说话。过了一会儿,家人听说了庄公子被虎咬死的消息,争着到床头高兴地告诉他,向杲才自己说:“老虎就是我。”接着就讲述了他奇异的经过。这事从此传播出去。庄公子的儿子悲痛父亲死得太惨,听说以后很恼火,就去告了向杲。官府认为这件事很荒诞,而且没有证据,置于一边不予理睬。
异史氏说:壮士为完成志愿,必定有去无回,这是千古最遗憾的事。借别人的身体以杀死仇人从而活命,仙人的法术真是很神奇啊!然而天下令人发指的事有很多,只是心有仇怨的人一直是人,恨不能暂时变作老虎!【先前见过有老虎为人报仇的故事,但自己变成老虎去报仇的这还是第一篇】
267,董公子

尚书家法肃中门,圣帝神威今尚存。
试看逆奴骈戮日,寝床犹有宝刀痕。
青州的董可畏尚书家的规矩很严厉,内宅外宅的男人和女人,不敢互相说一句话。一天,有个丫鬟和男仆在中门外调笑,公子看见便怒叱了他们,两人各自奔散。
到了夜晚,公子和书僮睡在书房中。当时正是盛夏,房门大敞着。夜深的时候,书僮听到床上有剧烈的声响,被惊醒了。在月光下,见白天和丫鬟调笑的那个仆人提着一样东西出门走了。因为他是家里的仆人,书憧也没多疑,就又睡了。忽然听见有大声走路的靴子声,一个魁伟的男子,红脸长须,好像汉寿亭侯关羽的模样,手里提着一颗人头走了进来。书僮非常害怕,便像蛇那样钻入床底下。听到床上吱吱咯略的响,像是抖衣服,又像按摩腹部,过了一会才完事。靴子声重又晌起来,那人就出去了。书僮伸着脖子慢慢从床底下出来,见窗棂上有了晨光。用手摸到床上,沾了一手湿漉漉的东西,闻了闻有血腥气味,吓得他大呼公子,公子正好醒来。书僮便把见到的情形告诉他,并拿火来照,一看血满枕席。公子和书僮大惊,却不知道这是怎么回事。
忽然有官府的差役前来敲门,公子出门接见,差役很惊讶,嘴里直说怪事。公子追问,差役告诉说:“刚才衙门前有一个人神色迷乱恍惚,大声说:‘我杀了主人了!’众人见他衣服上有血污,便抓住他告了官。经过审问,知道是您家的仆人。他说已经杀了您,把人头埋到关帝庙旁边了。我们前往那里去验证,看到挖的坑土还很新,但却没有人头。”公子大为惊异,便赶往公堂,见那犯人就是先前和丫鬟调笑的仆人。于是叙述了事情的奇异经过。官听了非常怀疑惶恐不安,便狠狠地打了仆人一顿后释放了他。公子不想和小人结下仇怨,就把那个丫鬟许配给这个仆人,让他们回家去了。
过了几天,这个仆人的邻居夜间听到他房子里一声震响,像是什么东西崩裂了,急忙起来喊他,没人应声。撞开门进去一看,见仆人夫妇连同他们睡的床,都截然而断,成了两半,木头和肉体上全有刀削的痕迹,好像是一刀砍断的。关公显灵的事迹非常多,但是没有比这件事更神奇的了。【看来是那个仆人砍下董公子的头给埋了,却被关公捡回来接上】
268,周三

铁面虬髯意气殊,请从假馆效驰驱。
周三不讳诛同类,莫是狐中剑侠無?
泰安州的张太华是个很富裕的州吏。他家里有狐骚扰,虽多次驱赶遏止,也不起作用。他把这事说给知州听,知州也无能为力。当时州东也有狐居住在村民家里,人们都看见过狐是一个白发老头。这老头和村里人互通礼仪往来,如同常人一样。他自称排行第二,人都叫他胡二爷。恰巧有个秀才来拜见知州,谈话间提到了胡二爷的奇异。知州便为张吏出谋,让他前去问胡叟。那时胡叟住的村子里有个在州衙当差的人,张吏向他打听胡叟的情况,果然不假,于是和他一同前往,就在衙役家里设筵请胡叟。胡叟来到,礼让敬酒,和常人没有不同的地方。张吏便把请求驱狐的事告诉了胡叟。胡叟说:“我本来很清楚地知道这回事,只是不能为您效力。我的朋友周三,寓居在岱庙,他能降伏它们,我定当代您求他。”张吏大喜,再三致谢。胡叟临走时和张吏约好,让他明天在岱庙的东面设筵等待。张吏都答应照办。
第二天,胡叟果然领着周三来到约定的地点。周三的脸像铁一样,上面长满卷曲的胡须,穿一身骑马服装。酒过数巡,周三对张吏说:“刚才胡二弟把您的意思告诉了我,事情已经知道得很详细了。只是此辈确实有很多同伙,不可好言相告,难免动用武力。请允许我就借居在您家,有什么吩咐也在所不辞。”张吏转念一想,去掉一狐,再来一孤,是用凶暴换凶暴,因而迟疑不决,没敢立即答应。周三已知道了他的心思,说:“不用害怕,我和那些狐不一样,而且和您还有同住一起的缘分,请勿怀疑。”张吏答应了他。周三又嘱咐他明日和全家人一起关上门坐在屋子里,不要喧哗。
张吏回到家中,全都遵照周三的吩咐安排好。不久便听到院子里有攻击刺斗的声响,过了一个时辰才静下来。开门出来一看,鲜血点点洒满台阶,台阶上有好几个小狐狸头,像杯碗大小。又去看为周三清扫准备的房间,见他端坐在里面,拱手笑着说:“蒙您重托,妖类已全部消灭了。”周三从此住在张家,相见如宾主一般。【有一个看家护院的“门神”还算不错,周三也不是什么奸戾之人】
269,鸽异

撮口何人作异声?连翻双鸽斗飞鸣。
雁门食雁真堪叹,不惜珍奇付鼎烹。
【雁门食雁:指以贿赂得官者。语出(《后汉书·王符传》卷四十九):后度辽将军皇甫规解官归安定,乡人有以货(贿赂)得雁门太守者,亦去职还家,书刺谒规。规卧不迎,既入而问:“卿前在郡食雁美乎?”此谓爱好养鸽子,鸽子反被食。指名不副实。】
鸽子种类繁多。山西有“坤星”,山东有“鹤秀”,贵州有“腋蝶”,河南一带有“翻跳”,吴越一带有“诸尖”,这都是品种出色的上好鸽子。另外有靴头、点子、大白、黑石、夫妇雀、花狗眼等,名类繁多,数不胜数,只有玩鸽内行的人,才能辨识清楚。
邹平县有位张幼量公子,特别喜好鸽子。他按照《鸽经》上所列的名堂,四处搜求,力求搜寻到天下所有品种。他养鸽子,如同养育婴儿一样。天冷了,就用甘草粉给鸽子疗护;天热了,就给鸽子吃点盐粒。鸽子好睡觉,但睡得太多,容易得麻木症死掉。张公子在扬州花十两银子买到一只鸽子,身材最小,很喜欢走动,把它放到地上,盘旋着走动,没有停止的时候,不到死不会停下来。所以,平日常常需要人把着它。夜间,便把它放到鸽群中,使它惊动其它鸽子,可以防止麻痹病。这种鸽子,人们叫它“夜游”。山东一带养鸽子的行家,以张公子家为最著称,张公子也常以善养鸽子,自我夸耀。
一天夜晚,张公子独坐在书斋中,忽然一位身着白衣的少年叩门进来。张公子一看,素不相识,问他是什么人,回答说:“四处漂泊的人,姓名有什么可说的?听传闻说公子蓄养的鸽子最多,这是我生平中最爱好的,愿意观赏您养的鸽子。”张公子就把自己所蓄养的鸽子,全都展示出来,各种颜色的鸽子都有,五光十色璀璨如锦。少年笑着说:“人传说的真不假啊!公子真可称得上包罗天下名鸽的人了。我也养有一两头,公子愿意观赏吧?”张公子听罢很高兴,就跟着少年去了。
月色朦胧,旷野中显出一片萧条的景象,张公子心里有些怀疑畏惧。少年向前指着说:“请再走一段路,我的住处就在前边不远。”又走了几步,见一座道院,院内仅有两间屋子。少年拉着张公子的手走了进去,院里暗淡,没有灯火。少年站立在院子的中央,口里学着鸽子的叫声。忽然有两只鸽子飞了出来,形状如同平常的鸽子,但身上的羽毛纯白,飞到房檐那么高,边叫边斗,每次相扑,必定翻筋头。少年一挥胳膊,两只鸽子一齐飞去了。少年又紧撮起嘴唇,发出一种奇异的声音,又有两只鸽子飞出来,大的如同鸭子大,小的才如拳头;两只鸽子并立在台阶上,学着仙鹤起舞。大的伸长脖颈,张开两只翅膀,作孔雀开屏的样子,旋转着边叫边跳,好像在引着小鸽子;小鸽子上下飞鸣着,时而飞到大鸽子的头顶上,翅翼翩翩,如同燕子飞落在蒲叶上,声音细碎,如同敲击拨浪鼓;大的伸长脖颈不敢动。叫的声音越急,声音就变得如同磐石一般清脆悦耳。两只鸽子鸣叫相合,相互间杂,很合节拍。接着,小鸽子飞起来,大鸽子就上下摆动着逗引它。张公子赞赏不已,感到自己的鸽子委实比不上,望洋兴叹。
张公子向少年行礼,请求少年能够割爱。少年不同意,张公子又恳切地乞求。少年让两只舞蹈的鸽子飞去后,又学着以前唤鸽的声音,招两只白鸽来,伸手捉住,对张公子说:“若不嫌弃,就把这两只白鸽送给您,聊以塞责。”张公子把两只白鸽接到手,细心地观看着,只见白鸽两只眼睛在月光映照下,呈现琥珀色,两眼通明透亮,好像中间没有间隔一样,中间的黑眼珠,圆如花椒粒。掀起鸽子的翅膀看,肋间的肌肉,如同晶莹的水晶,五脏六腑都看得清楚。张公子感到很奇异,但还是觉得不满足,乞求少年再送给他几只。少年说:“我还有两种未敢奉献,现在不敢再请您观赏了。”两人刚在争执间,家人点着麻杆火把来找主人。张公子回头看少年,已化为一只白鸽,大如鸡,冲天飞去。又看眼前的院落、房舍,都消失了,只有一座小坟墓,两棵柏树。张公子与家人抱着白鸽,惊骇叹息而归。回到家中,试验着让白鸽飞翔,异常驯良,边飞边斗如初见时一样,虽然算不上少年养鸽中的优良品种,但也是人世间绝无仅有的。张公子对两只鸽子爱惜备至。过了两年,这对白鸽又生了小公鸽小母鸽各三只,亲朋好友来求给也不肯给。
有一位张公子父亲的朋友是个贵官。一天,见到公子,问:“你养了多少只鸽呵?”张公子谨慎地回答几句,就退下来。怀疑某公是爱好鸽子的,想赠送两只鸽子,但是实在舍不得。又想到长辈来索求,不能过于抹他的面子,而且也不敢以平常的鸽子送给他应付差使,就选两只白鸽,用笼子盛着去送给他,自己以为就是送千金的礼物,也不如这两只鸽子珍贵。过了几天张公子见到某公,自己脸上很有居功得意之色,而某公说话间,并无一语感谢赠送鸽子的事。张公子不能忍耐,便问:“前天我送的鸽子可中意?”某公回答说:“也挺肥美。”张公子惊讶地说:“大人把鸽子烹了?”某公回答说:“是啊!”张公子大惊地说:“这不是寻常的鸽子,就是平常所说的佳种‘靼鞑’的。”某公回想了一下说:“味道也没什么特别的。”张公子听罢,悔恨地回到家里。
到夜里,张公子梦见白衣少年来见他,责备说:“我原以为你能很爱惜鸽子,所以把子孙托付于你。你怎么能把明珠投到黑暗中,致使我的子孙丧身于锅、鼎!今日我就率子孙去了。”说罢,化作鸽子,张公子所豢养的白鸽全都跟着它飞走了。天明,张公子去看笼中的白鸽子,果然都不见了。心中很悔恨,接着把所养的鸽子,分别赠送给自己的好友,几日内就分光了。
异史氏说:任何东西都会汇聚在爱好它们的人那里,所以叶公喜欢龙,真龙就进入他屋子,何况是学士渴求好友,贤君渴求良臣叽?独有钱这东西,喜好的人更多,而得到的人却很少,从这里可以看出鬼神是生贪婪人的气而不生痴心人的气。
从前有一个朋友给孙禹年公子送红鲫鱼,他家中没有聪明的仆人,就找一个老仆人去送。到了孙家门前,老仆人泼掉了水,拿出鱼来,向孙家要了一个盘子装上去送。等到了孙公子住处,鱼已经干死了。公子笑笑没说话,让拿酒犒劳那老仆,就把那鱼做熟了让他吃。回去之后,主人问他:“孙公子得到那鱼,高兴吗?”老仆回答说:“高兴得很。”主人又问:“你怎么知道?”老仆说:“公子见到鱼便高兴得脸上带着笑容,立刻赏我酒喝,并且烹了几条用来犒赏我。”主人听了很吃惊,自己想想所赠的东西并不粗劣,哪里至于烹熟了赏赐给下人呢!就责备那老仆说:“一定是你愚蠢无礼,所以公子转而把气出在我身上。”那老仆挥舞着手极力辩解说:“我本来就没见识,拙笨,不懂事理。到了公子门前,我小心翼翼,还怕用水筲【水桶】不文雅,恭敬地向他们要了一个盘子出来,一条一条均匀地摆好了送上去的,有什么不周到的呢?”主人骂了他一顿,把他解雇了。
灵隐寺某和尚,因为茶出了名。他煎茶捣茶用的铛和臼都很精良。然而他所藏的茶叶有好几等,总是看客人身分贵贱来烹煮献上。其中最上等的,不是贵客或者懂得品茶的人,一次也没拿出来过。有一天,有一位贵官来了,那和尚行礼拜见,态度十分恭谨,拿出上好茶叶亲自沏好奉献上去,希望得到称赞。贵官沉默不语,和尚感到疑惑不解。他又用最上等的茶叶沏好了进奉给贵官。快喝光了,那贵官却没有一句称赞的话。和尚急得忍不住了,向贵官鞠了一躬说:“茶怎么样?”那贵官端起茶碗来拱手说:“有点烫。”这两件事可以与张公子赠鸽的事同样可以一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