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三秦恐龙:龙脉上的中国龙!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唐.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唐.李白《子夜吴歌·秋歌》
陕西,亦称三秦大地,是我的家乡。她的地图如同一尊按箭引弓的兵俑守望着中华巨龙的最中心。故而,这里也成了中华文明的根。半坡的炊烟在这里升起,轩辕的征途从这里启程。从“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的礼周强邦到“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的大秦锐士。从“大风起兮云飞扬”的汉家傲骨到“小邑犹藏万家室”的大唐盛世。再从废都时期“宫阙万间都做了土”的迷茫到那巍巍宝塔山下的峥嵘岁月……可以说这片土地承载了太多的东西,华夏民族的诞生,礼义,统一,自信,迷惘与重生都在这片山水之间绽放。




三秦有如此灿烂的历史,实乃民族之瑰宝。但是号称华夏龙脉的三秦大地难道只有人类的历史?在人类诞生之前的中生代,这里难道没有恐龙吗,答案是否定的。别忘了陕西可是中国古生物学家祖师爷杨钟健老人的故乡。自然也不会少了这些雄伟壮阔的巨兽的
那么今天就让我们来看看,这片诞生了华夏祖龙和中华龙王的土地究竟还会有什么样的“龙”生活过呢。
洛南 秦岭龙
Qinlingosaurus luonanensis
分类
蜥脚型亚目 泰坦巨龙类
体长
15-20米
体重
8-18吨
分布
中国 陕西省
时代
晚白垩世

在恐龙家族里,最引人注目的自然是那些提醒巨大,长脖子长尾巴的蜥脚类恐龙。在陕西发现的恐龙种类中,最有名的自然就是属于蜥脚类的秦岭龙啦。

秦岭龙,顾名思义是在秦岭山脉发现的恐龙,它的体长大约15-20米,体重大概8-18吨。这个个头在大块头频出的蜥脚类家族中显然不算什么。但是秦岭龙生活在白垩纪的最后时刻,那个时候亚洲大陆蜥脚类早已经在之前的土伦期灭绝事件中元气大伤。因此在6600万年前的中华大地上。秦岭龙还可以算是筷子里的旗杆--是当时亚洲比较大型的蜥脚类恐龙呢。

秦岭龙的化石并不算多,至今只发现了一块完整的右肠骨,不太完整的坐骨和三块脊椎骨。但是仅仅这点骨头就已经可以告诉我们一些有趣的特征,秦岭龙有着77厘米长且低矮的肠骨,它的肠骨前后两段都强烈地向外翘。更加奇特的是,秦岭龙的耻骨突位置居中且粗壮,这使得秦岭龙的耻骨和坐骨之间有着非常宽阔的间距和平缓的弧度,表明秦岭龙有着十分宽大的髋臼,这样的结构可以给秦岭龙带来粗壮的腿脚和稳定的走姿,能让它们优雅地漫步在史前的三秦大地上。同时,这些特征也表明秦岭龙和其它的泰坦巨龙存在差别,它们属于一种比较进步的泰坦龙类。

兴许有的朋友对上面的秦岭龙不屑一顾,切,这种又粗又硬的大恐龙有什么好看的。你们那有没有娇小一些的小可爱,没问题,接下来的山阳龙或许可以满足你。
牛膀沟 山阳龙
Shanyangosaurus niupanggouensis
分类
兽脚亚目 虚骨龙类 窃蛋龙类( ?)
体长
1.5-2米
体重
13-30kg
分布
中国 陕西省
时代
晚白垩世
论名气,山阳龙虽然没有秦岭龙大,但是如果论发现时间,那么秦岭龙和山阳龙其实是同辈的龙--它们俩都是1996年被命名的。山阳龙的化石发现有肩胛骨,肱骨,股骨和胫骨等部分,它们的肢骨中空且纤细加上较小的体型,显然不算是一个强悍的杀手,但是山阳龙的胫骨足足有32厘米长,股骨长度也大约是胫骨的四分之三,还拥有着12厘米长且伸出很长的蹠骨,这一切都表明山阳龙拥有一双大长腿,它们能够以非常快的速度奔跑,山阳龙平时可能会利用速度优势捕猎一些同样敏捷的小型动物并且躲避敌害。除此之外,山阳龙还有比较宽的肱骨,这意味着它们有着比较发达的前臂,这双前臂的作用,辅助猎食之外应该就是遇到危险时能在一定程度上抵挡一下敌害好为自己争取到逃命的时间

因为中空的肢骨加上股骨和脚趾上的一些特征,山阳龙被科学家归入虚骨龙类,除此之外还有一些比较激进的科学家觉得山阳龙在虚骨龙类下应该被归入窃蛋龙类。但是如今的认知水平下大部分学者只能将山阳龙分类算到虚骨龙类处,它的演化和分类位置至今仍然是一个迷。

如果只是说陕西的“特产”恐龙,那么便是只发现了秦岭龙和山阳龙。不过当时的陕西远不是这么单调。在陕西发现的另一种恐龙是我们的老朋友山东龙。它们在山东的同类们凭借着接近17米的个头,24吨的体重直接坐上了最大鸟臀目恐龙的宝座,在陕西发现的山东龙有着1.4米长的股骨,比起山东的同类们个子小了些。但是仍然是一个体长超过13米,重达9吨的巨兽!目前的研究认为陕西的山东龙和山东的山东龙非常相似,同属不同种。

有了巨型蜥脚类和鸭嘴龙,自然也不会少了以它们为食物的史前屠夫。在陕西山阳的五家沟曾经出土过一枚长度接近9厘米的骇人尖牙。牙齿的两侧边缘还生有锯齿,这些可以让这位掠食者更加有效的致残猎物。根据牙齿的生长方向,锯齿密度以及以及表面的纹路,科学家推测它们可能属于霸王龙科的特暴龙,如果这真的是特暴龙的话,那么当时特暴龙家族的疆土可真就如同全盛时期的大唐一样,北达西伯利亚,南至广东,东抵黑龙江,西到西域!

总得来说,比起同为文化强省的河南,山东和甘肃。陕西的恐龙家族可以说是相当的寒酸了。这和陕西的恐龙化石都太过破碎有很大关系。根据对山阳盆地附近地层的研究,可以得出在6600万年前的三秦大地上,当时的气候远比今天干热,那时候的陕西地形平坦,还有相对充足的水系。秦岭龙和山东龙这样的大型素食者们终日拖着庞大的身躯游荡在平原上寻找食物,而小巧的山阳龙则整日在灌木丛中捕食小动物。在那些巨大的素食者身后,强悍的特暴龙正瞪着阴沉的眼睛,时刻寻找那些老弱病残下手……这样的日子持续了一日又一日,一年又一年。直到一颗从天而降的陨石终结了恐龙的帝国。在恐龙们安息的土地上,一条名叫渭河的崭新河流滋润起三秦大地来,半坡人曾在这里舀过水,祖龙嬴政的千军万马也是从这里将整个华夏消化成一个中国,高祖刘邦也曾在这里按剑长歌。在后来的长安城里,公孙大娘剑舞凝光,李谪仙醉赋沉香亭,吴道子破壁点睛,许合子与念奴高歌入云。因一骑红尘荔枝来而甜笑的羞花美人在霓裳羽衣舞中绽放。可惜这一切都被渔阳的隆隆战鼓声踏碎了,自此……盛世不在。
直到千年之后,在那个华夏民族救亡图存的年代,一支从瑞金而尚且弱小的部队跨过了二万五千里的征途,在那日的陕西北部扎下了根。这支尚且稚嫩的队伍,最终演化为了解放华夏的千军万马!那日的三秦,中国龙王也早已从华州走向了世界,让沉睡亿年的巨兽重见天日。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秦时的明月,那李白诗篇里吟诵千年的月光,也曾在恐龙的头顶挥洒而下。她也终将照耀更加灿烂的未来!


资料来源:
维基百科
微信公众号 中国古动物馆
薛祥煦《秦岭东段山间盆地的发育及自然环境变迁》
感谢
酸色黑樱桃
为本文提供资料